中共龙川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部署今年工作,提出举全县之力“融湾”“融深” 鼓满风帆乘风远航 推动高质量发展

河源日报 2020-01-15 07:45

■宜居宜业宜游的龙川县城核心提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龙川奋力推动“12345”发展新思路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之年。

1月14日召开的中共龙川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奋力推动“12345”发展新思路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全会强调,发力“八大聚焦”,鼓满风帆,乘风远航,举全县之力,“融湾”“融深”。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突出政治建设统领,巩固思想建设阵地,夯实组织建设基础,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强化作风建设保障,坚守纪律建设底线,为“融湾”“融深”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力补齐发展短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龙川全会报告提出,将全力补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复产重建等“融湾”“融深”的发展短板,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今年上半年相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健全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做好“生态+扶贫”文章,健全完善“以工哺农”光伏产业扶贫新模式,坚持政策和资金优先向重点村、重点户倾斜,集中资源力量攻下贫困最后堡垒,确保今年上半年相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四好农村路”等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体制机制,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努力实现全部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行政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获得感。

全力完成灾后复产重建工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四沿三区”建设与灾后复产重建工作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科学规划美丽乡村,推动灾区振兴发展,努力将受灾镇村建设得更安全、更美丽、更富裕。

聚焦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全力夯实产业基础

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产业协同互补发展,是龙川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龙川全会报告提出,将主动融入“双区”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双区”现代产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大力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今年龙川将大力实施园区产值倍增、主导产业培育、环境优化计划,深入开展“园区管理提升年”活动,持续完善园区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积极对标国家高新区,把工业园区打造成“融湾”“融深”示范区。进一步完善与深圳宝安的对口帮扶及产业共建机制,大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绿色低碳的优质项目,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高效发展。

大力完善现代产业协作体系。主动对接“双区”产业分工体系、资源配置体系,大力推广“"双区"总部+龙川制造基地”“"双区"科研+龙川生产基地”等模式,吸引更多“双区”优质企业到龙川设立区域总部、研发副中心、生产基地,构建与“双区”有机联系的产业链、供应链。积极引进“双区”先进制造业,全产业链承接大湾区产业集群,健全“以建筑工业化为引领,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加快打造“国家级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

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出台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实施意见和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主动承接“双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外溢资源,落实省市加快5G产业发展计划,谋划建设5G产业体系,开展重点领域“5G+”应用试点示范。主动对接“双区”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改革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市场占有率高、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

聚焦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全力强化支撑保障

实现互联互通是“融湾”“融深”的先导条件。龙川全会报告提出,今年将从优化融入“双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着手,强化龙川在大湾区东北部的交通枢纽功能,拉近与“双区”城市的时空距离,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深入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按照“一机场一航道五高速六铁路”规划,推进赣深客专、梅龙铁路建设及龙汕铁路、龙韶铁路、连梅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全力推进龙川通用机场立项报批、东江航道复航升级,加快构建与“双区”水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打造“双区”核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生活圈。深入推进体制机制“软联通”,坚决破除与“双区”深度融合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探索与“双区”在铁路、学校、医院、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领域共建共享,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更加开放的“融湾”“融深”平台,完善枢纽通道布局,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及物流基地、分拨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无水港、区域物流分拨中心等平台建设,全力推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工作实现关键性突破。加快构建陆空衔接、陆海相通的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的“大物流、大枢纽、大节点”。持续健全现代招商体系,深入开展驻点招商、产业招商、专场招商、以商引商、敲门招商等活动,大力引进优秀企业和优质项目。

聚焦加快建设现代新城

全力优化城市环境

建设现代新城,是实现“融湾”“融深”的重要保障。龙川全会报告提出,今年将坚持集中集聚、适度扩容、提质发展的方向推进县城建设,推动龙川有机融入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深圳大都市圈。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按照“三区三城”发展思路,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幸福新城、泰嵋新城,依托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和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旅游业,形成中心城区和“三区三城”规划、管理、政策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新格局。规划建设“美丽龙川”,把“美丽龙川”融入到“美丽湾区”建设中去,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致力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县。

强化县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城与“三区三城”、中心镇、重要交通枢纽站点、旅游景点等功能板块的快速连接通道建设,重点推动G205改线、G236和G238升级改造及一批省县乡道路升级工程建设,切实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力。

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吸引“双区”现代服务业向龙川延伸拓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智能物流、数字金融、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业,全力推进铁路综合物流园区、东贸粮食物流、百城百汇、中农联、汇源汽车城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作用,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形成有“双区”特质、龙川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聚焦推进科技协同创新

全力构建创新体系

协同创新是“融湾”“融深”的动力源泉。2020年,龙川县将积极对接“双区”国际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强化科技创新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着力实现与“双区”协同创新,加快打造“双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坚持依托现有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推进金属实验室及土建实验室、核级焊培中心、绿色建筑创新院、中科院大学双创基地、深圳大学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零的突破。推进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孵化平台共建、科技企业孵化服务对接合作,主动承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创新创业资源。健全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孵化体系,建设一批面向“双区”的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进与“双区”协同创新,推进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紧跟“双区”科技创新前沿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取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龙川布局。围绕龙川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转化、运用,在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中培育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加快培育支撑龙川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聚焦坚持推动绿色发展

全力厚植生态优势

优美生态环境是龙川“融湾”“融深”的核心优势。龙川全会报告中提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增长极,努力建设成为全市融入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和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整改,全力配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优战和净土防御战,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走在全省前列,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切实改善。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做好“生态+旅游”文章,充分发挥红色、古色、绿色叠加优势,开发乡村旅游,打造“双区”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历史文化旅游中心、休闲度假后花园。做好“生态+工业”文章,谋划发展一批现代建筑、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绿色产业。做好“生态+农业”文章,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市场平台、基地承载平台建设,实施“双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油瓶子”“茶罐子”系列培育工程,加快推进该县优质农产品对接“双区”大市场。

聚焦强化社会治理水平

全力健全法治保障

良好的社会治安和有效的社会治理,是“融湾”“融深”的重要保障。2020年,龙川将持续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着力构建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把龙川建设成为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加强政务环境建设,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继续落实服务企业“代办制”、重点项目县领导“包干制”,构建与“双区”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致力打造与珠三角同等水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大力推进“法治龙川”建设,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环境建设,推进“平安龙川”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防范化解管控重大风险隐患;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突出刑事犯罪,不断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探索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和谐社会。

聚焦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全力建设优质生活圈

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融湾”“融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龙川全会报告提出,2020年将加快构建与“双区”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用功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加快推进文明创建,全力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级试点工作,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X”建设工程,做实做活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市民文明行动培育工程,持续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广泛宣传龙川“中国好人”“广东好人”等先进典型,积极培育现代龙川精神。加强文化强县建设,深度对接“双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挖掘开发龙川岭南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加快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办好民生“十件实事”。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不足、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与“双区”各类学校开展合作办学。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实施“健康龙川”行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县第二人民医院基本完成建设、县人民医院新院2021年底投入运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落实民生保障政策,深化社保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做好房地产市场管理工作。谋划推进一批基层“微改革”项目,注重从制度上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切实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

本版组稿文/本报记者陈小玲图/冯晓铭特约记者曾祥太

新闻推荐

龙川县集中建设区“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幸福之城

○本报讯记者陈小玲特约记者曾祥太从近期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传来消息,龙川县集中建设区“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