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岭村:挖掘古村落人文历史 焕发“秀才村”荣光

河源日报 2019-12-26 08:08

■经过修缮保护和开发后的古建筑重新焕发生机■深入挖掘村里优秀传统文化,让民间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图为村里师傅正在向村中的学生讲解“打马灯”艺术。黄岭村,广东省古村落,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建村历史。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素有“文化之乡,秀才之乡”的美誉。

悠久的历史,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该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统马灯舞、舞龙舞狮。现存古民居建筑100多处,其中24座属市、县保护级古建筑,有保存较完好的叶氏宗祠、九天十八井、三栋四横的围龙屋及古桥、古井等。

作为第三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五个主体村之一,黄岭村通过两年的建设,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村主干道进行扩建并铺上沥青,安装了200多盏路灯,方便了村民出行。建设了村文化广场和4个自然村小文化广场,为村民休闲和文娱活动提供了场所。全村实现了集中供水,村民喝上了安全、合格的自来水。建设了卫生站、农贸市场等生活设施,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

新农村既要外在美,也要内在美。文化内涵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在省级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黄岭村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对市、县保护级古建筑进行修缮,对有价值和特殊意义的古民居、碉楼进行抢救性修缮,加强对人文历史资料的收集,讲好“进士秀才连三代,一屋考出十秀才”“嘉庆院试惠州府,黄岭一榜五秀才”的“秀才村”故事。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黄岭村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同时,成立村马灯舞乐团和舞龙舞狮文化队伍,开展一系列传统民间民俗活动,并在节假日开展送戏下乡、周末广场娱乐等活动,让黄岭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我希望有年轻人把打马灯等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黄岭村小学校长叶国新是一名马灯迷,在村马灯舞乐团担任跑马教练。他说,新农村连片示范区把当地传统文化传承列入建设当中,这是非常好的,希望能借这个机会让更多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不仅如此,黄岭村还把古村落的人文历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历史人文及古建筑“活起来”。据黄岭村支部书记、主任叶础星介绍,在规划产业发展方面,黄岭村注重以山水空间环境与古村落特色为载体,以“秀才文化、古民居文化”为特色,以黄岭碉楼、梅塘角叶屋、珠树分荣叶屋等现有的古民居古建筑为依托,打造独具黄岭特质的乡土文化保护及人文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村。

“新农村建设让家乡变得干净卫生,民风更纯朴,村民生活更和谐。”叶文彬说,之前家乡脏乱差且落后,外出的游子不想回家。如今,“回家”成为了在外打拼的黄岭人的一个坚定信念。

叶文彬是黄岭村的杰出乡贤,在深圳投资办企业,同时担任深圳龙川丰稔商会会长一职。对于家乡新农村建设,叶文彬积极参与,并组织发动商会会员为家乡建设出资捐物。

事实上,黄岭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改变的不仅是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让民风更纯更正,崇文重教、孝敬老人、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等新老风尚成为主流。今年,该村考上大学的学子共26名,其中9人进入重本院校深造;有4户家庭被丰稔镇政府评为“最美家庭”。

“打麻将的少了,打马灯、舞龙舞狮的多了,跳广场舞的多了,创业就业的人多了,村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叶础星说。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让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受,对该项工作也给予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村小学到碉楼的村道因为狭窄破旧,纳入了扩宽和新建计划。道路经过村民叶伯初三兄弟的自留地,他们无偿提供了近百平方米的用地,支持道路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好事,支持道路建设自己也是受益者。”叶伯初用最朴实的话,道出了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可。

新闻推荐

流浪人员在龙川有固定“家”啦 龙川县让爱回家志愿服务中心工作室揭牌成立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曾焕阳通讯员曾祥太)12月15日,河源市龙川县让爱回家志愿服务中心工作室在龙川县城水坑社区揭牌成立,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