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陈志新:拿出年轻时的干劲投入扶贫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怡天
陈志新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的消息,在深圳、河源传开后,两地干部群众一点也不惊讶,因为他的名字,早已被人熟知。
曾任福田区政协主席的陈志新,自2017年5月退休后,一直奔走在扶贫一线,仅用3个月便走遍了河源17个镇42个省定贫困村;不到两年时间,帮助1367户贫困户达到预脱贫指标,占帮扶总户数的99.42%。他兢兢业业为贫困群众谋脱贫谋幸福的事迹打动了许多人。
退而不休 花甲之年勇挑扶贫重担
2016年10月,陈志新从领导岗位退下来,随即接到新任务——到河源市和平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于是,他毅然踏上了脱贫攻坚的新征程。
“这辈子与农村有着不解的缘分,刚参加工作是从农村开始的,如今又去农村参与扶贫攻坚,感到很欣慰、很幸福。”陈志新说,他是拿出年轻时的干劲儿投入到扶贫工作中的。
每周一至周五,他与驻县工作组同志走村串户、巡查督导,陪同帮扶单位进村调研、推进脱贫项目,有的贫困村甚至走了好几遍,短短3个月,迅速摸清了当地扶贫的基本情况。每季度,陈志新都亲自撰写工作报告,向区委、区政府和帮扶单位领导报告扶贫有关工作。即便是回到家中,他也放不下手中工作,经常微信反馈问题、撰写简要情况,及时督导扶贫工作。
“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午休"两个字,不是进村就是在去村里的路上。”与陈志新一起扶贫的同事回忆道,他每天都想着如何帮助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如何帮助群众提高收入、解决销路难题、打造亮点树立品牌……
陈志新先行先试,探索引进较大型种植基地,鼓励尝试集体股份制公司化运作,推进“金融扶贫”在河源率先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好基础。经过他的努力,福田区给予省定贫困村扶贫资金从每村300万元调整到500万元,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也参与到和平县的扶贫工作中。福田区对口帮扶和平县脱贫成效显著,帮扶力量不断凝聚,连续3年在深圳市、河源市扶贫考核工作中名列前茅,顺利通过2018年省扶贫成效考核。
俯首践行 彰显孺子牛本色
作为一名有着43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志新时常教育派驻干部:“我们特区来的扶贫干部,不能认为自己是带着资金来扶贫的,我们扶贫是来回报党恩、回报人民、回报社会的。”这样朴素的认知让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
陈志新也从来不搞特殊,住员工宿舍、吃土菜,还经常把深圳家里的食材带到和平宿舍饭堂改善工作人员伙食。有时进村调研到天黑,村干部挽留他吃饭,陈志新一概婉拒,如用餐,则一定要求是简易工作餐,且要村干部收下他的饭钱。
3年来,陈志新为扶贫工作殚精竭虑,却很少考虑自己的年龄和身体。身边的同事注意到,每顿饭前他都会从口袋里掏出一袋五颜六色的药丸就着汤水咽下;有时候凌晨两点陈志新的房间依然灯火通明;周末完成工作从驻地回到深圳,他还得去医院看病……
身边同事看着心疼,问他为什么那么拼。“这是响应组织号召,为了扶贫事业,力所能及贡献一点力量,况且有工作是一种幸福,奋斗在扶贫路上也是一种幸福。”陈志新回答。
心怀大爱 山区绽放扶贫之花
陈志新不仅对扶贫工作呕心沥血,对贫困居民也是心怀大爱。
每次在贫困村遇到孤苦老人,陈志新总会掏出一两百,塞到老人手中。下次来时,一定会专程捎上米油给这些老人。
参与第一轮对口湛江扶贫时,陈志新便与朋友一起捐助20多个孩子上学。五六年过去了,有的孩子已经顺利考上大学,他仍然资助这些孩子直到毕业就业。每过一段时间,他会拿出部分工资给这些孩子交学费、生活费,想方设法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每次从和平回到深圳,陈志新都不忘四处“化缘”,寻找慈善机构、基金会参与扶贫工作,寻找爱心企业家捐资助学,帮助贫困村的老人和孩子。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陈志新常以此话勉励大家,教育扶贫干部要锻铸忠诚之心、秉持感恩之心、勇立担当之心、胸怀公仆之心、长存敬畏之心,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用心用情用力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不辜负组织重托。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记者朱景优通讯员陈嘉俊日前,和平县对在粤赣高速大坝省际公安检查站缴获的一批“三有”野生动物进行放生和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