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如网

河源日报 2019-11-30 07:56

□木头人

走出仙鹤厅,斜阳正好照在台阶上,远辉兄再也见不道这阳光,他安静地躺在花丛中,消瘦的脸上还保留着昔日的笑容。

不,他此刻是躺在书房的椅子上用心读着某位诗人的诗集,为诗人写评论做准备。

每个人都怀着沉重的心情来为远辉兄送行。

仙鹤厅摆满鲜花,哀乐低回,啜泣声轻轻的,此起彼伏,怕惊扰走累了正在憩息的他,世宾老师的悼词是人们悼念远辉兄共同的心声,咚荻的悼词是女儿对失去父亲的无尽追思,字字珠矶,句句真情,肺腑之言,催人泪下。

不说再见,只是道别。远辉兄去世的噩讯传开后,文坛为之剧痛,网络上微信平台、朋友圈都在发布有关他去世的消息和他生前的诗歌,写诗或发文章悼念,《诗刊》等平台推了他的诗,足见他在诗坛的影响。

他离开前的几个小时,我从小卢兄弟处获悉医院给他家属发出病危通知书的情况,也已经预感事情发生,但心中依然祈祷奇迹出现,所以直到女儿问妈妈,说爸爸是否知道温伯伯走了?

告诉她知道了。

女儿说,这么好的伯伯怎么就这样走了,她心里好难过。嘱咐妈妈要注意我的情绪,小心开车。

当时,我开着车与妻子正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准备去看一位朋友。

女儿知道温伯伯生病,每次去看他都会要我代她向伯伯请安;听完女儿的话,我把车停在服务区,泪水忍不住流下来,妻子也流着泪不停地安慰我。

这时,我发了一条朋友圈……

认识远辉兄是个偶然的机会,尽管早就知道名字,读过他不少的诗,这么有名气的人,第一次认识他时是如此亲和,更让我惊讶的是他说起读过我的作品,后来我知道他一直都关注基层的写作者;他又说是客家人,还说了几句客家话,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让我很感动;在他身上没有我见过的一些名家架势,此后的交往中,他成了我老师更是兄长,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他知道我除了写作的同时,喜欢拍农村百年客家老房子,就建议我将这些图片搞一个展出,留住乡愁。

2016年9月,由县博物馆主办的“诗意乡村”紫金百年客家民居——邓醒群个人摄影展在县博物馆举行,他与郭小东、伊始、济昌等一批著名作家、诗人、画家等从广州过来出席开展仪式,他与郭小东、伊始老师还专门作了发言,给予我莫大的鼓励,这次展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研究与保护客家民居的重视,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后来,又先后陪他到南岭文天祥屯兵地及苏区革命根据地和我老家省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百年援疆第一人邓缵先故居了解客家历史文化。

可是,当博物馆再次为我举办“书香遍野,紫金百年私塾”摄影展时,他却因身体原因不能出席了,由此,见到他时还多次说起这事。

“生命真是很脆弱的,总是貌似强大,却在不经意之间,被弱小的东西击溃,就像琴弦,常常在激越难抑的时候,倏尔崩断。”远辉兄在《唯有诗,是时间和生命河流的归宿》开篇的这段话,体现了他对诗歌独到的见解,更体现了对生命的禅悟。他生病时,每次看他都会嘱咐从大老远的地方跑过来没必要,以后不要过来,他会很快好起来的。他总是这样豁达,这样替人着想。他临走的那些时间,去看了他两次,最后一次与平章兄去医院看他,我是流着泪离开病房。在路上微信同小东、红栓等老师说了他病情,大家心里都难受。

他说,要给我写点文章,要到我家喝茶,到我农村老家小住,如今这些已成追忆。

何光顺老师在一篇悼念温远辉兄的文章写道:“温先生对广东诗歌的推动是非常大的,他以其人格力量和对于诗歌的理解,对我们广东每个地区的正在写作的诗人朋友们都予以鼓励和肯定。他虽然走了,但他却如一条永恒的精神纽带,将更进一步地连接起广东诗人乃至中国的诗人们。从邓醒群先生所说,我能理解,诗人温远辉先生当然也希望我们这些后学晚辈能承担起这样一份对于诗歌的责任,能将他所编织起来的诗歌的纽带继续牵连起来,以让广东诗歌和中国诗歌更好地成长。”

与何光顺老师素未谋面,只是远辉兄生前多次说起他,还说待身体好些后,一起去访何老师,这些已经都成为来生之约。

远辉兄乃谦谦真君子,光明磊落的大丈夫,不愧一代“儒侠”之称,伊始老师挽联温远辉联写得极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温润如斯分明谦谦真君子,不卑不亢不愧不怍坦荡若此实乃磊磊大丈夫。”

虽然从此人道殊,但诗歌永恒,诗魂永驻,一如他写下的诗“都是无法挥动的手臂,无法彻底告别”。

走下仙鹤厅的台阶,“白光如网”。

新闻推荐

一桥通南北 党心连民心紫金九和龙塘村“连心桥”在“四级联动+群众参与”机制推动下,本月26日开建

紫金县九和镇龙塘村,有一座“连心桥”(村民称“三中桥”),由于年久失修,该桥被列为危桥,禁止通行,桥北岸的村民要到南岸村委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