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父亲 写在《源咏》编辑之时

河源日报 2019-11-28 07:58

□黄小柳

龙川县的西部,有一处峰回路转且如河似洞的山旯旮,那是父亲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河洞村。那里,百姓以耕田为业,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淳朴,村风和畅。如今,“交通靠走、通信靠吼、取暖靠抖、治安靠狗”的年代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那挥之不去的记忆与乡愁始终萦绕在父亲的故乡情结之中。

自上世纪50年代以后,河洞村崇文重教日渐成风,“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成为全村人的共识与行动。昔日书声琅琅的联兴小学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一所班级完全的小学,学子鼎盛时期有500之众,山沟沟里曾走出一批乡音不改、土气十足的教书先生,并孕育了多名德高望重、被俗称为“山长”的学校掌舵人,父亲便是其中之一。于是,人们对父亲频率最高的称呼莫过于校长。

父亲视读书看报为最大爱好,书报是爱不释手,其学历不高但学问不低,属自学成才的文化人。父亲虽没有职称头衔,却是那个年代初级教育阶段的多能教师。他执教之余酷爱舞文弄墨,尤以赋诗吟词见长。曾几何时,父亲表露出编印诗集的意愿,得到我们兄弟姐妹的积极呼应,并为之四处张罗。父亲字井名源,我随心所欲之下提出诗集定名《源咏》,也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在协助诗集《源咏》的编辑过程中,作为第一读者,我认为父亲诗作读之朗朗上口,品之韵味浓郁,并颇具雅俗共赏之风格,如诗集中有几首思乡怀旧的打油诗,看似俗气却很接地气,听似话土却是话粗理不粗。一首诗浓缩了一段故事,记载着一桩往事,对诗作涉及其人其事,我此前也是有的闻所未闻,有的虽有所闻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是在与父亲更多地交流沟通中解惑释疑,才能感悟诗如其人,才能分享其人生的幸福与喜悦。

为人师表。父亲于1950年步入教坛,执鞭30余年直至退休,没有萌发过转行换岗念头,早些年,他拿到国家人社部、教育部颁发的乡村教育30年荣誉证书时竟喜极而泣。他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桃李芬芳;他爱校园如家园,视学子为弟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激励学生品学兼优,培养出不少学霸考霸。作为一校之长,他治学严谨,视校风学风为兴学立校之本,善于教育和转化差生,为不少曾经迷惘、彷徨的学生指点迷津,补偏救弊,让他们走出阴霾。他工于钻研教学,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得心应手,不失为复合型的教育人才。

乐善好施。父亲为人正直、心地善良,一向广交朋友,无论是远方宾客,还是乡里乡亲,不分三六九等,以“过家就是客”诚以待之,十分讲究人情世故。他与人为善,从不与他人积怨结仇,虽然在“文革”期间受到委屈,但当组织上给予平反定论后他不再提及陈年往事,对当年误入歧途的“造反派”包容多多。他处事公道,是非分明,有时爱管闲事,如遇到同事间、师生间或邻里间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疑难杂症”时,还扮演起“调停者”“和事佬”的角色,其春风化雨之举常常使矛盾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欢。有回外出坐车,为化解两个摩托仔的“抢客”纷争,他竞不惜破费摆平。父亲还是一位乐善好施之人,年少时因家境贫寒遭遇求学麻烦,多亏两位叔公积极斡旋并说服祖父,最终幸免辍学。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亲参加工作后,定期或不定期资助两位叔公,直至其寿终正寝。父亲晚年在老家生活居多,每每遇到村里修桥筑路等公益性集资活动,总要略尽绵薄之力。对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父亲同情之余不忘送钱送物。

知足常乐。父亲长期担任校长职务,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是名副其实的穷教书匠。早年间,因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十几口的衣食住行医,五六个人的读书开销,仅靠父亲一份微薄的工资来安排,经济拮据不言而喻。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当年按月到学校总务处领取工资时只是签个名而已,工资都扣还了借款,身无分文是常态。父亲还由于身体原因,早于上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前退休,久而久之便由过去全镇最高工资变为最低工资,当不少人工资是过去的二三百倍时,父亲的退休工资还远达不到平均涨幅,属于改革开放中的“弱势群体”。即便如此,他始终保持乐观心态,言行举止不失正能量。他虽然对教育情有独钟,说话三句不离本行,“官”至校长也不过是行政级别中的科员而已,而他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政界的科长处长局长,有经商做生意的经理老板,有农村种养专业户。父亲风风雨雨几十年,既没有当官,也没有发财,却快乐生活,其淡泊名利的品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敬慕。

父爱如山。我的家是个大家庭,父亲任教时,正值我们兄弟姐妹再加舅父共六人分别上小学、初中、高中或大学,作为家庭的主心骨,父亲扛起沉甸甸的养家糊口责任,为我们的学业、生活、就业等日夜操劳,呕心沥血。还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我们兄弟姐妹有幸全部念完高中,招来一些人的不解。在家庭完全没有劳动力的年代里,我们家是全村有名的“超支户”,直至兄弟姐妹参加工作后才彻底摘掉“超支户”帽子。那年月虽说家庭贫穷,但父亲确保了全家的衣食住行和读书费用,每年春节全家老少均能添置一套新衣服,逢年过节全家人能吃上一顿体面的美味佳肴。我们兄弟姐妹能如愿以偿完成学业,然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继而成家立业和安居乐业,父亲功不可没。多年来,父亲曾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阿叔”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财产,只有个人的全部诗稿。此时此刻,看到一叠叠纸质发黄的诗稿,我们更多的是默默无语,心中却荡起一阵阵波澜,久久不能平静。是啊,金钱诚可贵,精神价更高,把原汁原味的诗稿完整收存,让呼之欲出的《源咏》有滋有味,既是父亲的唯一心愿,更是晚辈对长辈的最大感恩。

长时间以来,父亲无论是在故乡河洞村,还是在异地他乡,登门拜访者众多。愿借《源咏》诗集一角,谨向所有关心我父亲、关注我家庭的亲朋好友、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新闻推荐

紫市镇永新地区教育基金会 12年筹资300万支持当地教育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杨立权近日,紫市镇永新地区教育基金会召开理事会换届暨壮大教育基金表彰大会,对过去五年教育基金奖励、运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