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镇大埠村: 连平县聚焦灾后重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题教育显成效 灾区群众展欢颜

河源日报 2019-11-20 08:15

■11月15日,上坪镇石陂村3户全倒户集中喜迁新居,亲朋好友一起来祝贺。图为大家一边忙着做饭,一边拉家常,大家脸上挂满了笑容。谢昱佳 摄■10月1日,连平县内莞镇衡水村全倒户周辉球(前排左一)喜迁新居,和前来祝贺的帮扶干部、志愿者在自家的新房里观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直播。洪灾以来,连平县全力加快灾后重建,以灾后重建工作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冯晓铭 摄■全倒户谢其轩成功申请到保障房,一家人得以在县城安家落户。图为谢其轩的新家。谭绍丁 摄■元善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引导“全倒户”因地制宜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养蜂产业,加快推动群众脱贫致富。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蜂箱,为养蜂做好前期准备。冯晓铭 摄核心提示

中国人历来有房子情结,自古就把房子当成安身立命之所。

今年6月10日,连平县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灾后重建工作千头万绪,但老百姓最盼望、最亟需的还是住房。

灾后重建工作启动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该县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灾后重建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主战场,各级机关改进作风的大考场,锤炼干部的大课堂,迸发出强大的“连平力量”,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连平速度”,奏响了一曲愈挫愈勇的重建壮歌。

截至目前,连平县已经全面消灭了灾痕,复产重建工作取得了初步胜利。特别是194户“全倒户”重建工作中,158户“全倒户”的新房已经具备入住条件,7户全倒户新房即将封顶,剩余29户“全倒户”已经全部落实购房事宜,“全倒户”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灾后重建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果,让全县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新作风新气象。

加快进度受灾群众早入新居

日前,记者来到连平县元善镇密溪村,村民冯水荫正和爱人在楼顶上给建筑工人们打下手。他家的二楼已经顺利封顶,正在进行楼顶围墙和阁楼建设。今年的“6·10”特大洪灾冲毁了他们的房子,他们靠着党的好政策住上了崭新的楼房,这对于他们一家来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冯水荫今年60岁,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年近四十才结婚。他爱人身体非常差,患有多种疾病,女儿在广东海洋大学读大三,儿子就读于连平惠化中学,都是村里的低保户。

冯水荫的新家,占地92平方米,一楼为三房一厅一厨一卫,二楼则是四房一厅一卫的格局。

“6月30日正式动工、9月20日封顶、10月8日迁新居、10月17日二楼封顶……”在冯水荫的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小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很多信息,哪一天买了什么材料花了多少钱都记得清清楚楚。记者初略统计,两层楼房一共花费了14万余元。冯水荫告诉记者,这14万元中的8万元为政府出资,他们只筹措了6万余元。

冯水荫说,老房子被冲毁后,本来他们是没钱起新房的,但是灾后不久,当地政府就进村入户调查灾情,第一时间将他们家列为“全倒户”,还安排专门人员对他们家进行帮扶。从“全倒户”的认定,到新房的选址,再到新房的建设,帮扶干部比他们还上心,这让他非常感动。

冯水荫一家的经历,只是连平县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加快推进“6·10”特大洪灾“全倒户”重建工作的一个缩影。灾后,连平县委县政府将受灾房屋修复重建工作当作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连平县要求把灾后重建工作作为“一票否决”的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对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单位和部门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度。

为了推动“全倒户”房屋重建工作,连平县制定了“全倒户”房屋重建工作方案,在明确力争2020年元旦前全面完成“全倒户”房屋重建目标的基础上,实行责任人挂牌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根据连平县灾后复产重建相关规定,灾后农村住房重建补助标准为每户8万元,新房建设面积80平方米以上,所有“全倒户”全部列入补助范围,县财政根据重建台账,按照重建进度分期、分批发放补助资金,异地购房的全倒户也享受同样政策。

复产重建工作开展以来,连平各镇党委政府、县驻村指挥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原则,围绕时间节点,列出每一户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全力做好受灾房屋修复重建工作。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倒户建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大家更加振奋精神,集中精力建设美好家园:筹措资金、新房选址、亲友帮工、投工投劳、巧匠组合、以师带徒、边干边学……热火朝天的灾后重建场景在连平大地随处可见。

截至11月13日,194户“全倒户”中,除去29户拟购买商品房外,剩余165户的新房全部选址动工建设,其中的158户已经具备入住条件,另外7户即将封顶。2020年元旦前,全县新建房全倒户可全面实现重建入住。

异地购房村里人变身城里人

对于上坪镇三洞村村民谢观飞来说,在县城买房并不在他们未来几年的规划当中,即使他们家已经在县城住了很多年。

谢观飞今年55岁,家有11口人。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县城打工,小儿子则在中山工作,他自己则是县财政局的一名保安。大约在八九年前,谢观飞一家开始在县城生活,租住在连平县城东街的一处民房里,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农忙季节才回三洞村。近10年来,随着4个孙子、孙女的相继出生,80平米的租房愈发显得拥挤,在县城买一套房一直是谢观飞一家的梦想。

三洞村是连平县上坪镇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该村最远的村民小组——上留洞离上坪镇街大约18公里。在今年6月的特大洪灾中,该村是连平县最迟通路、通水、通电的村,一度与外界“失联”超过18小时,救灾物资也只能通过空投的方式运达。

被认定为“全倒户”之后,谢观飞一家决定在县城买房。经过多方物色,他们最终选定了县文化馆附近的一套四房一厅、套内面积126平米的房子。在选定房子之后,县国土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谢观飞办理了房产证,银行方面也在第一时间为他们办理了购房贷款。

“要是没有政府的补助和协调,我们也不敢下那么大的决心买房。”谢观飞说,租房住了这么多年,他没想到还能在县城买上房。购房后,帮扶干部也在第一时间为谢观飞申请“全倒户”建房(购房)补助。目前,第一、第二批补助共计6万元已经拨付,第三批2万元补助也已完成申请手续,待审核后将在第一时间下拨至谢观飞账户中。

和谢观飞一样成功在县城落户的还有三洞村村民谢其轩。房子被洪水冲毁后,谢其轩以全倒户的身份申请了县城的保障房名额,申请很快就顺利通过,谢其轩分到了县城尖山矿保障房小区的一套三房一厅的房子。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新房已经装修完毕,谢其轩一家5口也于近日入住新房,正式在县城安家落户。

据谢其轩介绍,新房总价18万元,如果按照一般商品房的价格,大概要花30万元。而实际上,他们家仅花了5万元首付就拿到了新房,剩余的款项政府部门也将统一办理相关按揭手续,以后他们只需按月供房即可,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谢其轩告诉记者,自从决定买房以来,国土部门、住建部门、上坪镇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经常开会,研究解决他们家购房难题,第一时间为他们开具无房证明,指导他们准备相关材料,最终成功为他们申请了保障房。

“我们家就是种田的,如果没有政府的好政策,我们是没有资格申请保障房的。”言谈中,这个年届四十、即将成为城里人的农家汉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谢观飞、谢其轩只是连平县异地购房的“全倒户”的典型代表。灾后,连平县当地党委政府结合受灾群众的意愿,鼓励有经济能力、想到城里发展的“全倒户”进城买房安家,县、镇有关部门将协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截至目前,29户全倒户都已经完成购房。

“我们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尽最大努力为购房的“全倒户”提供帮助,协助解决他们购房和装修过程中的难题,督促他们加快进度,尽快入住新房。”连平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户8万元的购房补助是按进度发放的,越早入住新房,补助就越早下拨。

亮点点击

重建和乡村振兴同步推进

10月7日,连平县元善镇大埠村“全倒户”重建家园示范点一片喜气洋洋,8户“全倒户”和亲友们正忙着搬进新居。一幅幅感恩党、感恩政府的对联,彰显着受灾群众对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元善镇大埠村是“6·10”洪灾重灾区,全村有“全倒户”8户。为将大埠村“全倒户”新家园建成全县重建家园示范点,驻大埠村工作队充分考虑群众的主观意愿和生活便利等事项,经过多方查勘、组织村民代表座谈后,最终选定在地势较高,周边较平坦,环境舒适宜人的胶合板厂旧址上建新房。

确定房址后,工作队聘请专业规划设计研究机构,结合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等政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示范点规划面积约6000平方米,安排28户住房,一期8户“全倒户”,每户平面面积80平方米,地基按三层楼标准奠定。示范点配套党建文化园、绿化景观、篮球场、健身器材、文化墙等公共设施,为受灾群众打造一个优美、干净、舒适的新家园。

该示范点7月18日动工建设,历经近3个月的奋战,10月7日,8户“全倒户”全部入住,比县委县政府规定的日期提早了近3个月。

为加强该示范点受灾群众的管理,该村还临时成立由村委会负责人兼任组长的新村小组管理机构,协助做好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协助做好示范点建设过程中的有关事宜,协助镇村做好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元善镇政府还积极引导“全倒户”因地制宜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养蜂产业,加快推动群众脱贫致富,切实把示范点这项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同时,为打造“拆旧与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大埠村还依托特有的山清水秀生态优势,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等政策机遇,结合元善镇打造“山水大埠”的区域规划,正在加快设计、规划长约5公里、宽3.5米的绿水碧道及其配套设施,以求为大埠村村民和10公里外的县城居民创建集健身、休闲、娱乐、亲水为一体的公共景观廊道。

近日,记者再次走进示范点,一幢幢小楼整齐划一,洁白的墙面在青山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显眼。示范点配套的党建文化园、绿化景观、篮球场、健身器材、文化墙、纳凉亭等公共设施建设已经接近尾声。经过3个多月的建设,一个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产业发展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宜居、宜养、宜业、宜游”的“四美四宜”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初具雏形。

■本报记者田红秀谭绍丁特约记者谢鑫通讯员黄新

记者手记

入住新房受灾群众展欢颜

因为事先没有打招呼,对于记者的到访,冯水荫显得有点意外。得知记者的身份后,冯水荫第一句话就是“记者同志,我要跟您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委政府和领导们的关怀,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建新房。”从一家人挤在破旧的砖瓦房里,到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冯水荫毫不掩饰自己对当地党委政府的感激之情。6月的那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小山城原本的平静、安详被突然打破,连平县遭受历史性的重创,至今依旧能从相关媒体报道中一睹当时的惨烈场景。时隔4个多月,记者再次来到连平县,深入元善镇、上坪镇、内莞镇和陂头镇等重灾区走访,让人欣慰的是,曾经的重灾区,已恢复往日的生产生活和秩序。转变的背后,记者被连平人民擦干眼泪、重建家园的行动所鼓舞,被连平人民不屈、豁达和向上的精神所折服。灾后复产重建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灾区群众和连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灾后,连平县开展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党员主题月活动,近两个月内,全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和志愿者深入灾区,为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出钱出力、出谋划策,大大加快了灾区复产重建的步伐。

“感谢党、感谢政府”。在记者走访的连平县元善镇、上坪镇、内莞镇和陂头镇,这句话是受灾群众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尤其对于“全倒户”来说,他们大多数家庭经济是相对困难的,原本建房的压力就很大,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得以建起新房,因此他们对当地党委政府的评价尤其满意。九连山下,一幢幢崭新的楼房在灾区拔地而起,街道上也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热闹,长者、孩童重露欢颜……经历了“6·10”特大洪灾后,连平人民在万物复苏中静待2020年的到来。

新闻推荐

县委2019年度议军会议召开 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上新台阶

○本报讯特约记者谢鑫日前,连平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俞志锋主持召开县委2019年度议军会议,分析连平武装工作形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