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全产业链发展油茶产业,努力打造绿色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 打造大湾区高端“油瓶子”

河源日报 2019-11-20 08:22

■随着龙头企业加入油茶种植行列,一些先进加工工艺被逐步使用。图为龙川县绿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对油茶果进行烘干脱壳处理。■龙川县赤光镇油茶果喜获丰收,油茶树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树。■ 龙川县麻布岗琪丰源油茶种植基地核心提示

油茶种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位于北纬24°的龙川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的土壤养分充足,最适合高品质油茶树生长。当前,全县种植了41万亩油茶林,年创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数十万群众受惠。

龙川县在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持续推动与大湾区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做优做强做大山茶油文章,把龙川县建成大湾区高端食用油的“油瓶子”,进一步为该县建设成为全市融湾生态排头兵和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注入新动能。

按照龙川县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龙川县油茶产业的意见》,坚持“依靠科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循序渐进、逐年发展种植”的原则,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不断扩大新造高产油茶林面积。

目前,龙川县以建设省级油茶产业园为突破口和主抓手,加强招商工作,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有特色、适合本地发展的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园区优势产业加快形成,把油茶树变成“摇钱树”、油茶林变成“绿色银行”,油茶产业成为龙川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山茶油成为龙川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产业兴,乡村旺。作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龙川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发挥优美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优势,大力种植传统白花油茶树,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食用油的“油瓶子”,为龙川建设成为全市融湾生态排头兵、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注入活力。

追溯龙川县种植油茶历史,据相关史料记载,龙川民间早有种植油茶的习俗,距今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这一习俗一直传承下来,上世纪60年代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18万多亩。

2009年,龙川县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油茶示范县”。该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鼓励茶油精深加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把油茶产业打造成龙川的绿色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依托油茶资源优势,龙川县鼓励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优势及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在村民种植油茶积极性高的地区,龙川县积极引导农户按照“入社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专业合作社,开展联户种植、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努力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全县初步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林油发展一体化。

据统计,目前全县油茶种植总面积41万亩,主要分布在义都、四都、黄石、赤光、麻布岗等镇。其中,挂果成片老油茶林18万亩,零星分布油茶林近6万亩,主要是本地油茶品种。近年新种油茶林面积17万亩,主要是赣无系列、赣石系列、湘林系列等国家认定油茶品种。

2018年,全县产油茶籽2.4万吨,产值达7.2亿元,加上油茶深加工带来的经济效益,总产值达12亿元,成为龙川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政策扶持龙头带动打造叫得响的山茶油品牌

龙川县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实行品种化栽培、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着力创新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提高油茶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

近年来,龙川县积极争取全国油茶林示范林建设基地项目、东江上游油茶产业带项目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支持,以项目建设助力企业及合作社快速发展。比如争取到2015年度东江上游油茶产业带扶持资金990多万元。同时,龙川县也出台了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县级财政对新种植且经有关部门认可品种油茶和改造现有低产油茶林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对新上油茶精深加工项目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

在政策扶持和政府的引导下,龙川县成立了各类油茶企业(合作社)40多个。其中,龙川县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川县星汇山林开发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龙川县穗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019年4月26日,龙川县油茶产业协会成立运作。

产业要做强,品牌打造是关键。龙川县实施品牌、名牌发展战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培育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申请并获得QS、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全力创办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

经过努力,龙川先后培育出“绿优原生”“森林源”“花果树”“上山打油”“湾叶”“霍山”“琪丰源”“双峰茶油”等16个油茶专用品牌。“上山打油”和“森林源”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绿优原生”获绿色食品认证;8家企业获食品生产许可证(QS认证)。“绿优原生”和“上山打油”获广东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另外有4个品牌获得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荣誉称号,1个品牌获得河源市金牌农产品奖。

同时,龙川大力发展电商产业,为山茶油搭建走出山门的快速通道。龙川县建立了龙川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龙川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平台,目前已进驻40家涉农及电商企业。优质山茶油,通过电商平台,走出山门,走进千家万户。今年“双11”期间,龙川山茶油成为最畅销的农产品之一。

建设省级油茶产业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11月15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传来喜讯,交易会现场公布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广东有14个品牌上榜,其中包括河源市龙川山茶油。在此之前,今年8月份,龙川山茶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跻身首批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行列。

龙川山茶油,从一度籍籍无名到跻身于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行列,龙川油茶产业一路阔步前进。特别是2018年,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产业项目,龙川县建设省级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为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产业园建设范围重点包括黄石、四都、丰稔、黎咀、赤光等5个油茶种植大镇及周边镇村,引进从事油茶加工的农业企业共12家,种植专业合作社45家;种植大户1128户,从业人员1万多人。

依托产业园建设,龙川县进一步强化产业科技支撑,走“产、学、研”同步发展的油茶强县之路。2018年9月27日,“龙川油茶研究所”在龙川县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龙川走科技兴农之路、提升油茶产业科研含量迈进坚实一步。

目前,产业园内企业积极与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成立广东省茶油加工及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油茶产品研发机构等,建立起了“产、学、研”一条龙服务和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提高产品附加值。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框架,借助高等涉农院校的技术与人才力量,为龙川县油茶产业发展谋篇布局定航向,推动龙川从油茶大县向油茶强县迈进。

当前,部分有实力的油茶企业,依托科技逐步走上油茶深加工发展之路。龙川县星汇山林开发有限公司及龙川县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开发出护发素、洗发水、沐浴露、香皂及洁面乳等油茶延伸产品,油茶产品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提升了油茶产值。

生态产业融湾

促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龙川县进一步明确了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坚定不移以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持续推动与大湾区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全力打造全市融湾生态排头兵和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

把油茶打造成为一项特色、富民产业,将油茶树变成农民的“摇钱树”,将油茶林变成群众的“绿色银行”,把龙川县建设成为大湾区的“油瓶子”,促一方百姓通过种植油茶脱贫致富,就是龙川县践行绿色发展、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动实践。

油茶是龙川县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龙川县以油茶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将龙川油茶这项传统农业产业发扬光大。目前,龙川县已规划建成赤光片和黄石片两个油茶生产区,其中有28个省定贫困村共8500户贫困户发展油茶生产,面积达到2万多亩。

据了解,龙川县在册登记的相对贫困户,以扶贫开发资金投资入股油茶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共同发展油茶种植产业。目前,全县有587户贫困户1700多人入股,平均每户增收约3500元。另外,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贫困户1524户种植油茶。

龙川县星汇山林开发有限公司在黄石镇长洲村开发了有机油茶副产品的精准扶贫项目,吸收了77户贫困户共337万元的扶贫开发资金参股,贫困户年户均分红达到4930元以上。龙川县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互联网”的模式进行生产和加工,目前与公司合作的农户共有764户,其中有251户是精准扶贫对象。龙头企业还通过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为农户解决销售难题,带动农民致富。

充分发挥产业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据悉,龙川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以“核心区+主产区+辐射区”三区联动的规划模式建设油茶产业园,预计可直接或间接带动5万农户从事油茶产业相关工作,户均年增收3000—4000元以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黄土地生长出的41万亩白花小茶果,历经岁月打磨,在年复一年花开花落中,蔚成了漫山遍野的热闹繁华,同时也鼓起了群众的腰包,让数十万群众绽开幸福笑颜。

组稿:本报记者陈小玲特约记者曾祥太通讯员陈维明黄乐

摄影:本报记者冯晓铭

新闻推荐

龙川加强对库区环境综合整治 依法拆除6家非法餐饮作坊

○本报讯通讯员陈维明日前,龙川县环境整治联合执法工作队和赤光镇党委政府协同作战,集中整治枫树坝水库岸边违法建(构)筑物,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