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咖河源论剑5G终端创新之道
手机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今年我国进入5G商用元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国,作为信息通信业最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终端产业在5G商用牌照的发放以及5G正式商用的助推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5G时代,手机终端的创新之道在何方?11月6日,在2019年中国5G终端创新峰会上,来自全国5G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智能终端产业链的企业家、设计师,以及投资人、开发者齐聚一堂,探讨5G时代中国智能终端生态的变迁和创新。
全球5G商用步伐,中国厂商扮演重要角色,而这其中华为、中兴总部在广东。毫无疑问,广东5G产业,依然是全球5G的创新中心。在此机遇面前,河源如何占据5G手机终端发展的制高点,各位专家进行了支招献策。
欧洲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发展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
共享5G技术带来的智能生活
在昨日举行的中国5G终端创新峰会上,欧洲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发展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结合自己的认识,作了题为《社会文化视野下的5G手机及创新》的演讲。
熊澄宇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零开始到E—mail诞生、到ICQ问世、再到后来的QQ和微信,包含创新、创业、创意、创造在内的创文化始终引领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速、泛在、低延时、微基站等特性赋予了“万物皆媒”的能力,必将引领媒介更迭换代、产业创新发展、生活方式变革。那么,从5G功能属性回归到目标定位,只有让人们共享5G技术带来的智能生活,才能够对5G发展的意义和初心予以鲜活的表述。比如通过虚拟现实手段再现消失的文明,甚至可以畅想在虚拟世界里建构第二人生等,最终突破技术、媒介、产业的功能属性,回归对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提升。
GSMA大中华区战略合作总经理庞策:
5G将促进创新创业发展
庞策说,每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都重新定义了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移动话音业务出现到2010年移动平台出现,在2020年以后的10年,将实现网络软件化。
庞策介绍,全球5G发展迎来了一系列机遇。到2025年,全球5G用户数(不含物联网)将达到16亿,其中中国用户数占比近40%。到2026年,5G将新增交通(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制造、能源和公共设施、公共安全、医疗保健、媒体与娱乐、金融服务、零售等行业领域,这意味着5G手机行业相关企业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分享“市场蛋糕”。5G的发展将让大量企业聚焦5G,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庞策说,目前,5G手机行业商业模式还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规模大,希望政府部门制定支持政策,帮助运营商进一步建设网络。
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张星楠:
华为将在5G时代持续创新
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张星楠表示,华为在5G上的投入是持续和长期的,目前在全球整个5G的技术提案上有超过18000件提案,在整个基础专利贡献上占比超过20%,在世界排名第一。
华为在全世界已经有60个5G商业合同了,将为消费者提供到位的方案,因此在提供5G终端的时候,会有多重考量,强调必须是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兼容的,同时搭载首款旗舰5GSoC芯片,5G双模SA/NSA,方便消费者体验。华为今年提供了最先进的5GSoC,目前在旗舰芯片领域,预计在接近半年的周期里面,将保持持续领先的状态。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华为会在手机的设计上,包括外观、形态、功能体验上持续创新,打造全新的生态和环境,方便人们的体验,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中国联通终端与渠道支撑中心副总经理陈丰伟:
5G新终端带来合作新机遇
5G终端,离不开运营商网络和技术制式规范,运营商渠道也是终端市场重要渠道。中国联通终端与渠道支撑中心副总经理陈丰伟从运营商的角度与在场的参会者分享题为《5G新终端,合作新机遇》的报告。他认为,未来除了手机,更多的泛智能终端和行业终端仍有较大空间,具备挖掘潜力。在创新的终端,消费类终端属于滚雪球性的效应,品牌、渠道、产品的研发是长期的过程,同时行业内的终端和泛智能终端只要满足用户需求就有可能“一夜成名”,对于终端产业链而言,5G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据陈丰伟介绍,中国联通对5G终端的发展作出了手机5G化、制式通用化、价格民众化和终端泛在化的四化判断,通过半年多的推进,中国的5G和5G终端的发展远远超出预期,预计到2022年,中国手机市场80%以上会是5G手机。这就意味着,随着5G时代的发展,5G新终端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vivoNEX产品总监丁冠力:
终端厂商的使命在于推动技术成熟
在本次大赛中,vivoNEX35G版是第七届中国手机大赛最高奖“天鹅奖”获奖作品之一,vivoNEX产品总监丁冠力从终端厂商的角度作了题为《天线创新与5G终端设计》的报告,与大家分享了终端厂商对5G的理解。
他表示,任何一个技术的迭代,都会经历从实验室走向产品的过程,产品实现量产后,在有一定用户的基础上,生态才会逐渐完善,才会催生新的应用场景,这其中,终端厂商需要不断输入,将对消费者的理解反哺到技术工作标准的全程制定中去,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终端的消费者。也就是说,终端厂商的重要使命就是推动行业技术生态快速发展和成熟,为行业新的应用场景夯实基础。
MIUI品牌设计总监李飞龙:
MIUI将为用户创造更好体验
MIUI是小米的一个手机操作系统,MIUI动态字体系统钟的字体不单单是字体,里面还有一项技术,作为中文系统字体定制的先驱,MIUI字体中除了有文本的数字之外,还有一些为特殊场景定制的字体,字体就像人一样有不同的气质、不同的表情,或者在什么样的场合应该有什么样的表情,该哭或者该笑。这些数字是专门定制的数字,因为这些数字能够更好更贴切地传达应用的特征。
MIUI品牌设计总监李飞龙表示,要解决用户对字体粗细不同、字体粗细多样化的需求,MIUI做了无限档,可以简单理解为它有N个字种,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字体的粗细,前所未有地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商副总裁陆义:
5G时代,让产品说话
5G来了,给中国手机行业带来了什么变化?江湖变了,环境变了,市场变了,不变的是让产品说话。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商副总裁陆义结合自身近20年的从业经验,作了题为《在5G时代,让产品说话》的主旨演讲。
陆义表示,从刚刚过去的金九银十手机市场情况来分析,4000元以上手机的份额和数量都在增加,手机均价也逆势上涨了2000多元,这给未来5G时代的手机产品方向带来启示。一是市场变大了,5G从原来的供应个人消费品市场向供应家庭、行业两个市场扩张,后两者的产值、总价值都会比前者大大提高。二是消费升级,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陆义认为,5G时代,手机行业仍然要回归产品为王,要让产品说话,靠的是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5G时代也不会出现寡头垄断、赢者通吃的局面,因为5G既有三大运营场景,又有多样市场,以及无数的垂直应用和包罗万象的互联网科技应用,将是各自精彩的时代。
努比亚品牌首款产品nubiaZ5项目经理王建法:
不断创新5G终端技术与手机设计
努比亚品牌首款产品nubiaZ5项目经理、被誉为“努比亚Z5”之父的王建法以《G终端技术创新与手机设计》为题作了精彩的发言。
王建法表示,努比亚对创新、对技术的追求从诞生的一刻就开始深入骨髓的。努比亚一直以技术和产品性能见长,自2012年品牌创立伊始,努比亚就以摄影为品牌基因,先后开发了“对焦测光分离”“电子光圈”“长曝光”等多项重大专利技术。还有努比亚开发的红魔电竞游戏手机,作为一款针对专业电竞量身打造的手机,开创性地采用了风冷技术等四项散热黑科技,能为游戏玩家提供更为稳定的游戏体验,在游戏手机中独树一帜。未来,企业将紧紧抓住5G发展机遇,秉承创新精神,在摄影和游戏领域继续深耕细作,不断创新5G终端技术和手机设计,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为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信部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陆峰:
5G将赋能智能终端实现转型升级
在此次峰会上,《5G终端产业白皮书(2019年)》正式发布。白皮书梳理了5G产业发展概况,总结了5G终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了若干措施建议。
工信部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陆峰表示,5G网络要发挥极致效应,光靠网络是不行的,5G需要靠三驾马车,第一个是5G网络,第二个是5G的终端,第三个是云,5G网络要发挥极致的效应,发挥它的低时延、大流量、大连接优势。
5G赋能智能终端实现智能转型升级,未来各行各业都需要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基于5G的行业应用终端会逐步落地,最近两年来,5G具有很强的经济社会效益。5G终端产业发展面临着基带芯片技术产业有待完善、行业级应用开发平台不完善等问题,未来要加快5G关键技术的突破,特别是要加快在中高端频器件方面的产业化。同时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产业生态体系构建,要加快行业应用场景挖掘,推动地方示范基地建设。要推动消费端多形态终端发展,目前手机是5G终端的一种表现形式。陆峰认为,未来无人驾驶汽车也是5G的一个终端。
紫光展悦消费电子产品规划部部长钟宝星:
没有AI的大数据不是真正的大数据
紫光展悦消费电子产品规划部部长钟宝星表示,没有AI的大数据成不了真正的大数据。5G+AI实现了资源突破,端云的联系亲密化。5G带来的种类繁多的数据导致云端的变化,基于全局数据计算的云成为接入云+控制云,基于局部数据计算的端成为智能端。5G+AI增加了AI性能提升需求,通过5G连接更多的设备,将周边情境信息拷贝到AI设备,AI沉浸在情境中的训练和判断。5G+AI解决了传输带宽和速率困境,数据处理边缘化实现端到端的全面连接,端的数据处理能力得到提高,AI处理路径缩短,而且AI处理延时更低。
钟宝星介绍,5G应用场景的本质是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安全。5G的出现,让AI变得无处不在,5G也会让AI更加智能,5G延伸出各行各业的应用。大家看到一些应用场景已经发生在身边,比如安防、人脸识别、人脸支付等一系列应用。5G加上AI以后,可以赋能各个产业革命性的升级,导致社会变革。
广东省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业务部部长董晓波:
5G终端产品质量将很快进入稳定期
广东省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业务部部长董晓波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打电话的通讯工具,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手机普及率非常高,但是手机质量的不合格发现率还是比较偏高。中心检测的手机存在产品相关的质量问题,占整体质量问题的35%,主要缺失像手机不能够在飞机起降、加油站、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等方面运用的产品安全说明,还有一些手机外壳防火性能不合格,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热、发烫、电池兼容、静电的骚扰等安全问题。因此,要对手机进行安全测试,测试后发现如果有些危险确实无法避免,就要贴必要的安全警示、安全标识,减少危险。
董晓波说,将来的5G通信在电磁兼容性、抗干扰性以及对人体的电磁辐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风险,但国内移动终端配套的产业链经过20年的经验积累,技术已经比较成熟,5G终端产品的发展将会进入正轨,产品质量状况很快会进入稳定期。
工信部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彭健:
加大5G核心技术攻关的财政支持
工信部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彭健表示,广东5G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明显,截至今年10月,全国手机4G用户为12亿户,其中,广东手机用户数和4G用户数均为全国各省(区、市)第一名。广东全省21个地市均开通5G网络,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地级市均开通5G网络商用的省。5G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去年,华为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5450件,其中30%是5G相关专利,排名全球第一。
彭健建议,要加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混改力度,引入更多社会资本。要加大2G和3G退网力度,加大5G铁塔的共享力度,达到节省5G建设投资的目的。要加大5G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国际交流对话,完善产学研一体化体制机制,集中力量突破薄弱环节。同时,建议国内市场培育与产品体系输出相结合,加快谋划全省5G产业布局,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深圳汇芯通信技术公司首席架构师樊永辉:
5G手机对射频器件的需求将成倍增长
5G加持下的全场景智慧时代即将来临,消费者正期待一场全新的体验革命,5G智慧终端呼之欲出,5G终端必然面临设计变革与挑战,也必然对中高频器件带来需求。深圳汇芯通信技术公司首席架构师樊永辉在活动中作了题为《5G终端射频器件的市场和技术路线》的报告,从高频器件和创新中心目前现状、高频器件在终端通信中的应用状况、未来的发展路线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樊永辉认为,5G手机将来会发生一些变化,单个手机对射频器件的需求将成倍增长,5G每一部手机对射频器件的需求都会成倍增长。对于手机市场而言,市场规模和成本需要一并考量,才有机会进入手机市场。同时,5G时代到来后,对手机性能、数量要求将越来越高,氮化镓芯片等半导体的选择将给手机市场带来不确定性,这同样是一种机会,提供了无限的创造与可能。
高通产品市场总监郭霁明:
高通将为5G终端提供集成解决方案
在实现5G真正终端商用的过程当中,我们认为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保证终端和4G终端相比,保证尺寸大小和4G终端比不那么笨重,同时保证终端和LTE终端相比,它的功耗和待机达到相同的水平,同时帮助实现毫米波系统在5G方面的应用和商用。在解决这几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高通公司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解决这方面的工程问题,随着5G的提出,终端的多模多态包括射频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这种高技术能力的要求下,在终端的实现还有很多设计约束,这些设计约束包括终端的外形尺寸、终端的散热和能耗。
高通基于多年LTE方面的研发经验,可以提供调制解调器、射频收发器和射频前端器的集成解决方案,而且这个继承的解决方案可以有相应的反馈和控制,提供系统级集成,使调制解调器和射频实现1+1>2的效果,5G要在高频上应用拓展,就要求终端有更高的发射功率,对射频器件提出了更高的传输效率方面的要求,从这方面来说,特别在5G商用初期,采用芯片基带和射频集成的解决方案有利于解决5G终端商用初期的设计约束,同时保证终端在上市方面的要求。
爱佩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洪航庆:
5G时代将带来拍摄极致体验
手机拍照是手机核心卖点。而手机拍照最关键的能力就是防抖,作为手机防抖的领导厂商,爱佩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不断创新,突破传统防抖模式,其创新方案也荣获此次大赛的年度最佳解决方案奖。爱佩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洪航庆在活动中作了题为《创新影像防抖,极致5G体验》的报告,通过该公司创新案例的分享,回顾手机影像的发展,分析动态影像防抖优化过程,深入探讨5G时代对于影像防抖功能的需求。
他表示,随着手机通讯行业的发展,手机功能已不单纯只有社交功能,手机拍摄功能广泛用于生活方方面面,已基本替代专业相机满足用户的拍照需求,软件的不断提升收获了图像的不断优化。而在5G手机中,影像视频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大流量、低时延的5G时代将为用户带来图片及视频拍摄的极致体验,不仅如此,防抖技术还将广泛应用于执法记录仪、无人机等终端。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河源众拓光电技术公司总经理李国强:
在核心芯片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河源众拓光电技术公司总经理李国强表示,今年,中美贸易战及美国制裁华为、中兴事件不断发酵,折射出我国的缺芯之痛,目前我国芯片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核心芯片极度缺乏,在2018年我国芯片的进口就已达到3000亿美元,可以看出我国要发展自主芯片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李国强说,河源众拓光电技术公司在2017年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生产团队,目前有博士近30人,硕士30多人,本科生80多人,获得国家级奖项8项,在材料芯片和封装上都有自己完整的工艺和稳定的客户。李国强说,河源众拓光电技术公司近10年通过材料创新、设备发明、工艺革新,在芯片设计、制造、封测领域,已经获得了70多项国内外核心发明专利,实现了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一系列核心芯片设计、制造和销售,可以说河源众拓光电技术公司在核心芯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文/本报记者郝晓楠曾俊霖敖海冲刘昕邓燕琴冯晓铭
■统筹/邓燕琴
新闻推荐
蓝信移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婷婷: 期待与河源有更多合作
张婷婷表示,虽然来河源的时间不长,但感觉这里创新创业的氛围非常好,无论是城市面貌,还是在本次活动的服务上,河源都让她感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