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家政”为河源融湾注入新动能今年输出粤港澳大湾区和境外家政服务人员达2400多人

河源日报 2019-10-29 07:23

■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展示服务技能开栏语:

目前,河源市正在大力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将重点实施技能提升、就业创业、品牌创建、权益保障四项专项行动计划,抓好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四个重点培训项目,在促进河源市劳动力技能提升、实现更高就业的同时,解决长期以来河源市家政服务领域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家政服务需求。

为了在全市掀起关注、传播河源市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的热潮,营造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河源市人社局与河源日报社合作,今起开设“"南粤家政"工程促就业惠民生”专栏,以展示家政服务明星风采、家政服务企业形象,介绍家庭保洁等知识,讲述河源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推动河源市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的生动实践。

近日,随着河源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南粤家政”工程启动,河源家政行业进一步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家政服务不仅满足无数家庭的需求,托起希望的旭日,拥抱辉煌的夕阳,同时家政行业正在为河源全面全域融湾注入新动能。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家政服务企业213家,今年以来输出粤港澳大湾区家政服务类劳务人员2256人,输出境外家政服务人员162人。

月嫂吃香

家政走上发展快车道

“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现在想回家工作,所以就来这儿参加培训!”10月25日,在河源柏林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参加培训的一位学员这样告诉记者。

当天,记者在河源柏林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看到,有数十名来自河源各个县区的农村妇女正在公司接受培训。

东源县灯塔镇人冯秀珍原来在灯塔圩镇上卖菜,后来外出务工,什么活都干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成为一名月嫂。现在,她不仅成为河源家政行业的领军人物,使自己的家庭脱贫致富,而且还带动数千名村民从事月嫂工作,让大家都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像冯秀珍这样通过家政专业培训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范例不胜枚举。

据了解,现在人们对高水平家政服务的需求逐渐常态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和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购买家政服务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更为家政服务业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河源市“南粤家政”工程启动之后,家政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今年9月至10月,河源市新成立家政服务企业就达到21家,调研的企业中有两家都刚刚从路边小店搬进了写字楼,从个体户变成了公司。

市县联动

河源家政全面融湾

河源市于10月10日在全省率先举行“南粤家政”工程启动仪式。河源家协与深圳家协签订融湾协议,河源市人社局与省外人社部门签订战略协议,河源市人社局与部分河源市家政企业签订创业贴息贷款协议。

河源市“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启动实施之后,各县区都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市人社部门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各县区深入落实“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促进市县实现共建共生、共赢共享。10月28日,源城区举行了“南粤家政”工程启动仪式,其他县区也正在积极筹备中,近期将举行“南粤家政”工程启动仪式。

据了解,目前河源市家政企业培养的月嫂多数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就业,河源的家政公司普遍与大湾区家政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部分企业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家政企业的加盟商。这些企业在河源发动本地劳动力参加月嫂培训,在河源学习理论课程,然后安排到大湾区城市的月子中心进行实习,结业后直接输送到大湾区城市就业。据统计,今年以来输出大湾区家政服务类劳务人员2256人,今年以来输出境外家政服务人员162人。

接下来,河源市将推动家政服务行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按照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标准,对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再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高质量人才。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优化家政服务行业结构,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本报记者苏勇军通讯员程子跞/文肖斌/图

新闻推荐

交警持续开展夜查酒驾专项行动 5天查处酒驾82起

○本报讯记者欧阳瓒通讯员马玉刚日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持续开展夜查酒驾专项行动(右图。欧阳瓒摄),5天内82名驾驶员因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