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新区城东学校:开拓进取 笃定前行

河源日报 2019-09-29 09:00

■江东新区城东学校校门■城东学子在校园运动会上展风采核心提示

江东新区城东学校(下称城东学校)自开办以来,始终秉持“以学生成功和发展为根本,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源泉,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动力”的办学理念,以“求新的桥梁、求善的摇篮、求美的舞台、求学的乐园”为办学目标,以“博学笃志,崇文知礼”为校训,营造了“敬业、爱生、务实、善教”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合作、创新”的学风,奋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鲜明办学特色、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示范性学校。

锐意进取展新貌凝心聚力谱新篇

2010年9月,为解决河源市农民工子女读书难问题,在原河源市工业学校旧址建起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源南学校。肩负着神圣的育人使命,源南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与“现代管理”相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教育科研工作,被评为“河源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

2015年1月起,该校由河源江东新区接管,校名更名为城东学校。改名后的城东学校,立足现实基础,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抓好内部管理,深耕特色教育。学校办学质量稳步上升,还被评为“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广东省书香校园”“河源市德育示范学校”“河源市文明校园”“河源市三八红旗集体”“河源市平安校园”“河源市家长委员会建设示范校”“河源市中小学开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办校9年来,城东学校一步一脚印,一年一台阶,不断锐意进取展新貌,凝心聚力谱新篇。该校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创办初期全校仅有18个教学班,学生722人,教职工59人。现有教职工169人,小学部52人,中学部117人;高级教师占22.4%,一级教师占34%;现有教学班53个,学生2702人,住宿生1361人。

创设平台助发展引领教师共成长

“李妙燕、刘城老师分别获广东省第八届体育教学展示初中组、小学组二等奖;黄运枚、顾珊珊老师分别曾获2017年河源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二等奖……”该校获得立项并结题的省级科研课题8个,正在研究的省、市、区级科研课题共11个。

“学校发展的质量导向是以教学、德育为抓手,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城东学校校长温海平说,为此,学校特别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注重为年轻教师成长创设平台。

今年6月份被评为“河源市优秀指导老师”的黄琦告诉记者,“我是一名青年教师,大学刚毕业就来到城东学校任教,现已工作7年。李小群、许丽霞等老师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我们这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记者了解到,学校会对新近聘请及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落实三课、师徒结队、赛教评优,培植各科“教学能手”。

公式搭建爱心平台

关爱学子护成长

城东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早在2011年3月,该校就为留守儿童成立了源城区第一所“希望家园”。“建校初期,学校就对这群特殊学生群体开展过德育课题研究,对他们在校的纪律表现、行为习惯作出调查。搭建"希望家园"爱心平台,是我校探索出德育工作促使特殊家庭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城东学校副校长缪正良还介绍说,“希望家园”设有舞蹈室、读书室、棋艺室、心灵交流室,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对越作战法卡山“坚守英雄连”连长、一等功臣丘潭安作《生死较量,尽显军人本色》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组织大学生村官作“读书成长、立志成才”前途理想教育专题报告……九(1)班学生江碧旋的父母都在深圳打工,她寄住在大姨家,班主任吴耀华定期前去家访。“吴老师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从不觉得孤单。”她说。

该校学生肖嘉欣曾获2017年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蔡仕琪、何彦妍、曾子涵分别获2018年河源市中学生现场作文比赛一、二、三等奖……2019年,有60位学生考上市重点高中,其中学生何振浩以684分的好成绩勇夺河源市公办学校第一名。

人文书香添新彩客家文化融教改

走进城东学校,处处都能听到琅琅书声。原来,为了方便学生看书,已开设2间阅读室;为方便学生取书,学校统一购置图书柜,每班设立图书角,全开放式地让学生尽情地借书、看书。除此之外,开展读书周、读书月活动,每学期评出书香班级、举办系列读书竞赛:文学常识大赛、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这所校园处处萦绕浓郁的书香气息。该校努力打造以“书香文化”为特色的校园项目,于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

该校还以“客家文化进校园”为突破口,把客家文化与课程教学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营造“客味”十足的校园文化。课堂上,老师们把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居住地理,客家名人故事等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客家文化,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课后,开展以客家山歌传唱、客家民谣传颂为形式的“诚信”“友善”“感恩”主题活动,如“好家风·好家训”客家谚语征集评比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文/图谢旖纳缪正良

新闻推荐

创新改革提升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河源教育发展十大亮点扫描

■组稿:本报记者谢少娜通讯员李颖敏制图:朱伟平核心提示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几十年来,特别是建市以来,河源始终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