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柳城镇中心小学: 抓住机遇谋发展 不辱使命创辉煌
柳城镇中心小学是东源县与龙川县交界处的一所革命老区山区小学,创办于1957年,占地面积27600平方米。2012年,在东源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柳城镇党政和学校领导抓住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历史性机遇,高瞻远瞩绘蓝图,以内涵引领发展,以活力创品质学校,打造人民满意的有活力、有品质的学校。
2012年,东源县委、县政府投入4000多万元,拆除了校园里的砖瓦房,建起了5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和综合楼,修砌了近3000米长的围墙和护土墙,填垫土石30万立方米,修筑起运动场,结束了办学60多年来校园无运动场的历史,并绿化校园,种植树木1000多棵。目前,学校有教职工52人,学生826人,教学楼、综合楼、师生宿舍楼各一栋。运动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有200米塑胶环形跑道、篮球场、运动场、羽毛球场,配有单双杠、沙池、升旗台等设施。综合楼设有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语音室、广播室、仪器室、电脑室等,学校设有校园网,实现了教学平台、班班通和教学媒体全覆盖。
以内涵引领发展
柳城镇中心小学校长陈维云是一名一生奋斗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现年59岁。陈维云获评广东省南粤优秀山区教师,河源市十佳校长,管理经验丰富。他告诉记者,只有学校内涵提升了,学校才能持续发展。
建好班子、立德树标。陈维云通过抓党建,促进班子多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发挥党员干部、班子成员先锋模范作用,并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悉心打造了一个思想过硬、团结务实、勇于担当、廉洁奉公、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
创建师德高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团队。作为山区学校,每学期因种种原因教师流动较大,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往往被调进城市,而补充的教师一般是年轻教师。为帮助教师快速成长,学校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开展以老带新“一对一”传帮带活动;同时,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制定等级教师和等级班主任评比方案,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教育。此外,还开展校本培训,聘请退休的银龄教师为教师作讲座,制定教研课题,教学质量成绩考核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奖励方案,并将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评职评先依据。
狠抓主业不放松。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做到计划周详,方案具体,措施得当,方法可行,效果明显;做到环环相扣,从严把关,及时化疑,绝不放松。同时,学校还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的篮球、舞蹈、声乐、民乐和故事会等文体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前途理想、感恩和励志教育,使学生能初步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活力创品质学校
2017年,东源县创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柳城中心小学创建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学校根据校情实际,打造和实施“红柳”特色文化教育,树立让“红色”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该办学理念旨在树立勤学、精思、好问、向上的学风,创建敬业、爱生、严谨、善教的教风,形成尚德、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
借东源县创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东风,柳城镇中心小学的教师专业素养得到了普遍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校教师52人中,先后有9人评上副高级教师职称,获评县级以上先进个人45人;学生参加县级以上赛事获奖132人,教师获奖56人。
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东源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学质量连续10年名列全县前茅。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学校获评县教学质量“双优”单位;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获县“两考一评价”比率达标奖和基础贡献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获评“东源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12年12月,获评广东省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条件达标学校、河源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河源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河源市绿色学校、河源市文明校园、河源市平安校园、东源县平安校园、东源县德育示范学校和东源县无毒校园。学校内涵的提高,学校品质的提升,吸引了龙川县、蓝口镇等地的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东源县小学办学的一面旗帜。
62载风雨兼程,62年砥砺奋进。回望过去,柳城镇中心小学生机勃勃,不辱使命,创立“红柳”特色文化教育,筑起山区教育高地。展望未来,这座历史悠久的学校,将不忘初心,打造人民满意的有活力有品质的学校。
■组稿/摄影本报记者欧阳瓒
通讯员张洪明
新闻推荐
东源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主题教育开展 蓄势而发起好步 周密部署开好局
○本报讯特约记者黄廷首东源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把“不忘初心、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