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河源分行: 坚持党建引领 服务实体经济打造山区科学发展银行
1988年,中国工商银行河源分行(以下简称河源工行)伴随河源建市而设。31年来,该行坚持党建引领、科学发展,不断改进服务,加大地方经济支持力度,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从支持市建设重大项目、支持小微企业、支持“走出去”企业、支持民生金融、提升服务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六方面着力,开创了上级行、政府、客户、员工“四满意”的良好局面,并有力推进了自身业务的发展。
据悉,河源工行经营绩效综合考核在全国工行系统294家二级分行中实现连续5年蝉联“30强”,是粤东西北地区唯一连续5年进入“30强”的二级分行,走出了后发地区金融企业科学发展之路。
党建引领全局
河源工行成立31年来,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工商银行广东省总行及河源市委市政府各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纽带作用,不折不扣落实好金融“三大任务”。
第一,不折不扣支持当地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河源工行支持了一批交通、水利、教育、医疗以及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近5年各项贷款年均增长11%,各项贷款累放414亿元,其中公司贷款累放319亿元,个人贷款累放95亿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近5年累放贷款超过2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亿元,5年翻了一番,累放169亿元。近5年累计贡献税收2.6亿元,充分发挥了工行作为国有大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河源工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持民营经济,不断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截至2019年8月末,河源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1.56亿元,近5年年平均增长率6.8%,民营企业贷款占总公司贷款比重提升至82.56%,有力地支持了本土民企做大做强。同时,河源工行多措并举,通过出台专项规模优惠、免收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费政策、无还本续贷业务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助力“走出去”企业健康发展。依托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全面灵活的金融产品、优质高效的品牌优势,河源工行为企业提供了存款、贷款、结算、公司金融、投行服务和金融中介等全面的金融服务。截至2019年6月末,河源工行灵活运用传统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及各类创新产品组合,共为各类“走出去”企业办理国际贸易融资3.93亿元;国际结算7.05亿美元、结售汇3.97亿美元,国际结算量连续7年居河源同业第一。近5年累计办理贸易融资38.66亿美元,办理国际结算76.46亿美元,办理结售汇31.57亿美元。
第二,坚持从严治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断强化内控合规精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每年一主题深入开展加强内控案防活动,持续巩固和深化了内控管理。截至2018年,实现连续11年保持全省“内控评价一类行”、连续21年安全运营,为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良好经营环境。坚持从严治贷,积极践行“审慎、稳健、高效”的信贷文化,将从严治贷理念传达至全行每一名员工、贯穿每一笔业务;建立了前、中、后台三道风险防线,加强风险预警,全过程加强信贷风控管理,信贷质量在未打包、未核销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系统和同业优秀水平,有效防控了资产质量风险。
第三,持续深化改革,加强金融创新。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河源工行坚持把“普惠”落到实处,积极联动当地政府机构、保险公司等推出“科技贷”“风险补偿金贷款”“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资金业务”等互保贷普惠金融产品。2018年以来,陆续推出“税易通”“经营快贷”“e抵快贷”等线上创新产品,有效支持普惠金融客户,取得较好的成果,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从2016年的8.13亿元增长到2019年6月的14.83亿元,增幅82.4%。
创新推动消费升级。河源工行通过创新工具、创新产品等方式,深入推进“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先后推出了“快速放款”“e贷通”“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安居乐”“公务员车改”等一批创新消费产品,满足了个人客户购车、购车位、装修、教育、旅游、购买大宗商品等各方面需求。截至2019年上半年,河源工行创新型产品贷款余额13.02亿元,近5年累放23.88亿元,有力促进了当地消费结构升级。
创新服务民生金融。河源工行加强了社保卡、银医一卡通、非税等一批民生领域金融的应用。截至2019年上半年,河源工行社保卡发卡总量达56.4万张,近年来先后在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上线银医一卡通服务系统,加强金融服务在就诊方面的运用。
快速响应国家新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河源工行快速响应国家新政号召,积极拓展发行渠道,加大对ETC用户的优惠力度,包括免费安装价值200元的电子标签,高速通行可享受7.5折起优惠、百元加油券大赠送等,不断加大资源投入贯彻国家新政。
履行社会责任
在做好金融服务的同时,河源工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广泛开展了关爱社会、服务群众、扶贫献爱心、义务献血等系列志愿活动,与上级行联动筹建了希望小学,并持续加大对扶贫工作投入力度,前两轮扶贫工作均获得市优秀称号。近3年来开展了“重走长征路·共创文明城”“关爱留守儿童”“探望希望小学”等系列社会反响良好的公益活动。
(彭冲唐国雄/文朱理科/图)
新闻推荐
河源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检查 河源市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 依法履行法定职能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本报讯记者田红秀通讯员刁海星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安排,25日和2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小聪率检查组,组织检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