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 坚守60载 做好乡村振兴“助推器”

南方日报 2019-09-27 07:22

省农科院专家到基层现场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受到农户的欢迎。省农科院供图

走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二楼,黄耀祥院士的铜像映入眼帘——这座铜像与黄耀祥纪念馆同时落成于今年6月底。

正是70年前,黄耀祥来到广东省农业试验场——省农科院的前身工作。10年后,黄耀祥和他的团队培育出了第一个经人工杂交育成的矮杆籼稻品种“广场矮”,使水稻单产每亩从250公斤提高到400—500公斤,实现了水稻生产第一次质的飞跃。黄耀祥也从此拥有了“半矮秆水稻之父”之美名。

这是省农科院熠熠生辉的历史书篇中的一个章节,该院自1960年成立至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前列的省级农科院,为广东的“三农”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朝着全面建设高水平农科院迈进。

●南方日报记者黄进实习生杨锦英通讯员邹文平

科技为本遍地开花

创新火炬代代传承

1960年5月,省农科院挂牌成立时,全院还只有粮食作物系、经济作物系、植保系等“七系、两组、一室”,仅100多位工作人员。

当时,省农科院仅仅专注于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研究,已经挑起了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的重任。以黄耀祥为首的广东农科人开创水稻矮化育种,引领了“第一次绿色革命”。

在此基础上,省农科院的“水稻人”继承先辈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又在超级稻育种和水稻栽培生产领域开荒拓土。目前,省农科院水稻所已育成天优998、五优308、金农丝苗、合美占、吉丰优1002等20个超级稻品种,占同期我国超级稻品种总数的15.27%,优质稻育种、超级稻育种、稻种资源收集保存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多个品种成果转让超1000万元。

而上世纪80年代省农科院水稻所引进与创新的水稻抛秧技术,则改变了广东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植模式。水稻抛秧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栽培简单化、省工增效。迄今,水稻抛秧技术仍是广东等华南稻作区水稻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

科研创新的火炬,在代代广东农科人的手中传递。

随着时代变迁,省农科院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研究范围不断拓宽。如今,省农科院发展成为拥有水稻、果树、蔬菜等共计15个研究方向的专业与学科齐全的省级综合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成就遍地开花。

2015年,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张名位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营养代餐食品创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说到立项的产业背景时,张名位表达了他的愿景:“我们就是要创设中国人自己的"营养代餐"。”

这也是省农科院雄心壮志的冰山一角——设施农业、果蔬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等研究;土壤修复、废弃物利用、基因研究;“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控、非洲猪瘟防控、动物多向营养需要标准的建立……上百个科技平台、近2000项科技成果,省农科院以自己独有的科技智力,支撑着广东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成绩代表过去,重任仍在前方。”广东省农科院院长陆华忠在谈到省农科院60年的殷殷耕耘和硕硕收获时感叹:“我们将抓住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的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1+1+9"战略部署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围绕富民兴村产业,找准科技创新着力点,为广东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服务三农深入基层

科技薪火处处燎原

省农科院的大门前的石碑上,“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八字宗旨格外醒目——多年来,省农科院始终将“科技”与“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将科技创新的终点落实到“人”本身。

2016年,省农科院投资组建广东金颖农业科技孵化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农业科技孵化,为全省农业科技人员和企业提供全要素的创新创业服务。目前,共有100多家农业企业进驻院创新大楼,2016年以来,成果转让合同375项,合同金额2.06亿元。

除了切实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省农科院还着眼全局,精准对接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给各地特色产业园提供“保姆式”的科技服务,省农科院组建了全产业链专家服务团队95个,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截至目前,省农科院服务产业园项目合同经费7000多万元、到账4000多万元。

此外,省农科院致力于打破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将科技红利带到每一位农民身边。行走在广东省乡村各地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就是省农科院散布到基层一线的“最后一公里”接线员。

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冯作舒2017年来到东源县三洞村,就不走了。

利用专业知识,冯作舒培育出高成活率、高品质的“双高”胡须鸡,并打开了销售市场,助推当地养殖户脱贫致富。三洞村驻村第一书记许志农向记者赞叹冯作舒的敬业:每次购进新鸡苗时,冯作舒就住在村里全程给予养殖技术指导,每年驻村达4个月以上,为当地农户提供科技服务。

对此,冯作舒表示:“科技特派员就要扮演科技"保姆"角色,做好服务工作。”他还向当地农民承诺:“我用10年时间,教你们做到人们想要的那个样子。”

这些“接地气”的政策措施,让农业科技在广东大地上活泛出勃勃生机,更直接充实了广东农民的钱袋子——各项科技扶贫行动、人才支持计划、农业培训的广泛开展、新技术和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使科技成果转化覆盖全省90.5%的行政区域,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广东省农科院对口帮扶的湛江雷州市企水镇洪排村,全村原有64户贫困户228人,如今已全部实现脱贫。

见证观察

“世界上最有经验的育种家”黄耀祥

广州市天河区翰景街8号,一栋两层的楼房坐落在一片高楼林立的闹市中,在二楼的外墙壁上,挂着写有“望稻楼”三个绿色繁体字的牌匾。

这块牌匾是1988年春挂上去的。30年前,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农科院水稻遗传综合技术育种研究室主任黄耀祥曾站在这栋楼上,360度欣赏在田间生长的水稻,“望稻楼”由此而来。

望稻楼所在地曾是广东省农业试验场。在这里,黄耀祥及其团队创造了水稻矮化育种的奇迹。

从1955年起,黄耀祥利用“矮仔占4号”,与生产上推广的高秆品种“广场13”杂交与系选,1959年,他终于培育出第一个经人工杂交育成的矮秆籼稻品种“广场矮”。“广场矮”的育成,使水稻单产每亩由250公斤提高到400—450公斤,实现了水稻生产第一次质的飞跃。

上世纪60—70年代,由矮化育种带来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被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事实上,真正的矮化育种始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育种家黄耀祥。“广场矮”培育成功,比国际上曾经轰动一时的、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1966年育成的被称为“奇迹稻”的“IR8号”还早了7年。

国际水稻研究所称他为“半矮秆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育种系主任库希博士赞誉他是“世界上最有经验的育种家”。

开创矮化育种后,黄耀祥又研究提出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逐步把矮化育种推向前进。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黄耀祥水稻育种的贡献:

从1959年通过人工杂交育成第一个半矮秆品种“广场矮”,到1999年的40年间,黄耀祥院士带领团队主持培育了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就有60多个,累计种植面积达115亿亩以上,为社会增产2100亿公斤,增值2100亿元。

矮化育种60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计推广矮秆籼稻良种175亿亩以上,在高秆品种基础上增产稻谷累计高达17500亿公斤以上。

黄耀祥是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计划的发起人之一,促成我国1996年正式启动“中国超级稻选育及其栽培体系研究”重大研究项目,拉开了倍受国内外关注的中国超级稻研究的帷幕。他育成的“胜泰1号”2005年被农业部遴选为我国首批超级稻示范品种之一。

新闻推荐

7万吨延安苹果南下,中秋丰富广东人的餐桌300元认养一棵果树助农民致富

今年延安苹果大丰收。通讯员供图这个中秋开始,将有近7万吨延安苹果陆续入市,丰富广东人的餐桌。仅9月7日一天,延安苹果产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