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不负初心 河源农商银行深情耕耘奋楫扬帆行稳致远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多次沿革的河源农商银行,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在河源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深情耕耘,在立足“三农”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业务水平稳健提升。每一个改革发展的成果,都见证了河源农商银行的梦想与荣光。
近年来,河源农商银行从讲政治的高度,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并以党建为引领,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把党建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贯穿于全行各项工作的始终,做到了改革有成效,支持有力度,创新有突破,担当有作为,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河源市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党建引领为有初心多壮志
河源农商银行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强化党的核心领导,切实落实党建责任。他们以奋楫者先的精神,倾情滋润乡村田间、惠及社区民生,助力小微企业,助推地方经济,“老树新花”再次绽放。
该行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即农村金融是党普惠“三农”的“前台窗口”,是落实党各项农村金融政策基层最后一节“输血管”。党的十八大以来,河源农商银行提出了打造“河源人自己的银行”的战略决策,牢固确立了党为核心、统揽全局的管理格局,切实发挥党委会在管理中“把方向、谋战略、抓改革、促发展、控风险”的决定作用,以党建发力,金融搭台,服务生活,文化共建,扶贫优先,推动普惠下沉,实现共建共赢,党建引领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
河源农商银行的党建工作,可以从一个小小的机制推进以窥一斑。该行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修订完善了党委会议事规则,制定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党支部达标创优活动,推行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把推进河源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代收业务,列为党委书记项目,切实解决了城乡居民缴交医疗保险难的问题;实施千行千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各党支部与当地村、社区结成“银社联学共建”,以联动带动服务走下去,以“服务向下”的措施,满足农民、社区居民对现代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在河源农商银行看到更多的是,这家银行的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高效、后劲更加充足。
持之以恒专注主业为实体
在河源农商银行看来,服务实体经济,既是服务国家战略,也是金融机构与企业共续发展的长存之道。河源农商银行的定位,就是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方向,坚守“三农”主阵地,聚焦“小微”客户群,服务实体经济,做小市场、小主体、小经济,以“真金白银”推动更多小主体、微企业成长发展。
在河源农商银行小企业专营中心,记者恰巧碰到了某公司的财务人员在办理业务,询问得知,河源农商银行推出的“简易贷”系列新产品,其特点在于服务由点及线、由线到环,解决了小微产业条线“一家融资难、家家受为难”的融资窘况,缓解了众多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该行的小微企业金融产品除小企业专营中心特色产品外,还有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社团贷款、最高额循环贷等贷款品种。
为增强实体经济的服务效能,该行出台考核激励机制,将发放小微贷款纳入支行年度绩效考评体系,按年下达任务,按季进行监测,实行绩效挂钩,组织开展“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累计走访企业2647家,促进预可贷款企业的贷款落地工作。同时,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引导信贷资源向1000万元以下特别是500万元以下贷款倾斜。2019年8月末,全行信贷余额75.18亿元,比年初增加7.2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1.72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达680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8.86亿元。
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产业园区的金融支持,是河源农商银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举措。为积极落实供给侧改革的“补短板”工作,该行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给予了和平县罗营口水电相关项目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市政府西优工程建设,对西优工程的重点项目“一通汽车城”“铭成华府”等项目累计投入3亿多元贷款支持;积极支持赣深客专重点项目建设,为确保赣深客专河源东站扩大建设规模,为其开具1亿元保函支持;因势利导,将信贷资源积极投放到市高新区、源城区龙岭工业园等,为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市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4.75亿元的贷款支持。
多策并用普惠金融为民生
进入新时代的河源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初心,深入践行普惠金融使命,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韧劲,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紧扣“为人民服务解难题”的目标,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下沉服务重心,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园区企业,深入了解“三农”和小微客户的资信状况和融资需求,加大金融供给力度,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亮出了一系列普惠新招、实招。
“悦农e贷”是河源农商银行推出的首款全流程线上办理的个人网络贷款产品。该贷款模式全流程无需人工干预,以大数据驱动进行风控决策,依托消费信贷系统、大数据平台及手机银行等载体,实现客户通过手机银行端完成贷款申请、审批、放贷、还款等全流程线上办理贷款。此贷款产品额度最高30万元,且额度可循环使用,白名单用户最快一分钟审批放款,降低了金融成本及准入门槛,实现普惠意义的小额快速贷款模式。
“阳光信贷”工程打造了一条公开透明、规范高效、互惠互利的支农绿色通道,切实改变了客户往返多次“跑”的状况,消除了客户对信贷业务不清晰、不了解的“盲点”。同时,畅通线上线下办贷通道,主动减费让利,有效解决了贷款慢、贷款贵的“痛点”,充分满足涉农信贷需求,打通了服务三农、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对比小微企业线下一般5-8个工作日办结,预评级农户线下3个工作日办结的贷款时限,“阳光信贷”白名单线上客户即审即贷缩短3-8个工作日。
电子社保卡是该行推出的社会保障卡线上使用的支付渠道,与实体社会保障卡一一对应。具有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医保结算、缴费及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功能。客户在支持电子社保卡扫码支付的医院、药店支付费用时,只需携带手机,亮出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即可完成付款,简单便捷。目前该行业务量已在全省同业机构中排名第一。
该行自主研发了“政府非税微信缴费平台”,是广东省首家与政府合作线上线下缴费平台的银行,该项目荣获2018年广东省直单位第六届职工技能大赛“优秀作品奖”。截至8月末,通过非税平台缴费20多万笔,交易金额约2亿元。
该行还开展了河源市医疗保险基金代缴业务,是全省首家代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业务的农合机构。并利用移动柜台实现在市、区社保局受理居民城乡医疗保险年度缴费业务,是全省首家实现利用移动柜台办理社保缴费业务的机构。截至8月末,该项业务累计惠及300多万民众缴费,缴费金额约6亿元。
乡村振兴勇于担当为社会
河源农商银行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更强力度、更大作为支持乡村振兴。
加强产业引领,实施龙头带动战略。该行从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出发,选择有潜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进一步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集中打造一批农业品牌,激活辖区农村经济。2019年8月末,该行支持的存量农业龙头企业3户,贷款余额7720万元。其中河源市三友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在该行的大力支持下,成长为一家集林果种植、酒类酿造、生猪养殖、猪牛屠宰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被省、市、区三级认定为“农业龙头企业”“河源市十强农业龙头企业”。
加大扶贫力度,提升金融扶贫精准度。该行成立了金融扶贫领导工作小组,研究制定精准扶贫金融服务行动计划,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对辖区的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逐村、逐户走访及宣传。截至8月末,完成辖内1582户贫困户的走访调查与信用评级工作。通过贷前调查,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开辟绿色授信审批通道,做到精准对接、高效放款。2019年8月末,该行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290笔,金额764万元。
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开展扶贫活动。该行组织开展了两期共四个项目的电商扶贫活动,推出了河源中兴绿丰沃柑、和平山角乐百香果、东江农夫阳光玫瑰葡萄、东江农夫阳光玫瑰葡萄树认养等众筹项目,累计销售商品1749单,销售额98371元,解决了农产品外销的实际问题。
河源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永伟说,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乡村振兴发展和农村金融改革,新时代的农村金融大有作为,站在新的起点上,河源农商银行将继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政策指引,持续加大支农支小、服务实体、践行普惠金融力度,进一步树立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把河源农商银行办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竞争力强的优质商业银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本报记者吴建勤通讯员张惠敏图/朱理科
新闻推荐
■东江东路与建设大道互通已通车。东江东路市政工程是江东新区城市起步区一条重要的滨江主干道,一期(职院南路至面粉厂段)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