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扬帆 砥砺奋进 江东新区全力打造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纪实

河源日报 2019-09-26 10:12

江东新区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本报记者冯晓铭 摄核心提示

疾风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放眼江东新区全域,重点项目多点开花,城市起步区组团、产业起步区组团、高铁新城组团、特色产业组团等各个发展主战场,城市建设热火朝天,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处处洋溢着蓬勃的活力。

江东新区,承载着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打造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的光荣使命。成立5年多来,江东新区上下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奋勇开拓的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工作状态,争分夺秒搞建设,只争朝夕干事业,高水平、科学擘画“一张蓝图”,着力构建“三点三带四组团”战略发展布局,全力推进城市开发、项目建设和民生发展,砥砺奋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起步开局谋篇布局发展思路更加明晰

规划是城市开发建设的先导。

江东新区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从容建设,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优化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近年来,该区科学编制了《河源江东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江东新区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系列发展规划。去年,编制完成新区中期发展规划、城市起步区东环路以东片区控制规划、古竹东片区控制规划,配合完成高铁新城概念性规划和控规初步规划,启动产业园起步区控制规划修编工作。

去年8月,江东新区与多家规划和产业研究机构进行对接,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确定了“三点三带四组团”的战略发展布局,即以打造高铁站、航运码头、通用机场为“三点”,东江东岸生态景观产业带、都市经济产业带、东部乡村振兴产业带为“三带”,以城东街道为主阵地的城市起步区组团、以临江镇为主阵地的高铁新城组团、以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主阵地的产业起步区组团和以古竹镇为主阵地的特色产业组团,进一步优化了江东新区的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明晰了各镇街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找准了着力点。

当前,四组团分别成立了开发建设指挥部,其中特色产业组团还成立了融创、慈航项目建设管委会。各组团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实行“四轮驱动”。

平地立城核心崛起发展势头更加迅猛

“江东新区作为河源实施都市经济战略的主战场、未来城市发展核心,要坚持以城带产、以城促产,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城市发展核心。”市委书记丁红都强调。

近年来,江东新区大力实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按照市委提效破局的部署,坚定不移做大做强都市经济主体,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重大商务功能载体、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加大产业配套及民生项目建设投入,强力推进土地房屋征收,以“江东速度”推进各项工作提效破局,城市发展的“四梁八柱”雏形渐显。

以土地房屋征收为例,据统计,2018年,江东新区征收土地比上年增长49%,征收房屋建筑面积比上年增长502%。今年以来,江东新区征拆工作再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城市起步区长岗、塘寮片区土地房屋的征收任务,攻克了新区成立以来最大的征拆难题。

如今,江东城市起步区组团内,紫金桥头、胜利桥头片区综合开发等一批城市基础和功能性配套设施项目正加快实施,东江东路一期等城市起步区多条市政道路相继建成通车,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抢滩布局。

拓展平台集聚产业发展质量更加高优

机声隆隆、塔吊林立、工程车频繁穿梭……在江东新区产业园,园区扩园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加快发展的景象。

当前,江东新区园区提质增效稳步推进,今年又投入1.6亿元,完成1.1平方公里土地平整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北片区污水处理厂、园区管理中心、创新中心、园区小学、职工公寓等配套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成并逐步投入使用,产业承载力进一步提升。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是支撑新区长远发展的“源头活水”。截至今年5月20日的统计显示,江东新区累计签约项目67个,合同总投资达1416.8亿元,其中投资超50亿元项目8个,动工项目29个,投产项目11个。在今年7月底举行的河源市2019粤港工商社团投资年会上,江东新区再签约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额达100.5亿元。

东莞理工学院国际科创中心项目扎实推进,阿里巴巴广东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河源云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慈航直升机项目获批……如今,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投资的项目纷纷落户,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集群,航空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培育。

据统计,5年来,江东新区GDP、固定资产投资、财税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分别为4.0%、30.5%、40.3%、13.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发展质量更加高优。

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5年来,江东新区闯关夺隘,破除瓶颈,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完成省级改革3项、市级改革25项,使106项市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及512项县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稳步承接,江东公安分局、城东街道办、行政审批局、安监局、产业园管委会等重要机构相继获批成立,真正做到了“新区事情新区办”。

梳理纳入审批事项189项,将新开办企业审批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其中营业执照核发1个工作日办结,累计注册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0.23%,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健康成长……

当前,江东新区对标“湾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纵深推进“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试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项目前期服务、区域评估、容缺受理等制度,重点破解“准入”“准营”和“退出”机制障碍,着力营造与大湾区同等水平的营商环境,为新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增动力添活力。

倾注民生共享成果各项工作协调推进

毗邻东江,在江东新区城市起步区,按照高档小区标准建设的胜利花园一期,群众在此宜居生活。邻近碧桂园凤凰城,和平花园安置小区加快建设,产业园联新花园安置小区奠基……

“划出最好的地块给群众建安置房,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江东新区党委、管委会的庄严承诺和自觉行动。

不仅让群众住得好,住得安心,教育、医疗、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一点也未落下。

今年秋季,江东新区东岸学校、碧桂园学校、园区小学同时开学,增加学位6420个,古竹实验学校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教育资源和学位供给水平明显提升。据统计,5年来,江东新区共增加优质学位超万个。

勠力脱贫攻坚,实施产业、资产扶贫项目550个,截至今年5月底,共脱贫581户1329人,脱贫率达85.6%。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考核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深河人民医院加快建设。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公交”目标。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全民禁毒工程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力实施,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区社会保持平安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组稿:本报记者黄世军特约记者廖志良制表:黄剑锋

新闻推荐

不曾有过的惊喜 □陈振昌(河源)

惊喜是可遇不可求、突然而至的喜悦。没有策划,自自然然。正因为这样,所以偶遇惊喜,心情会特别愉悦,特别有幸福感。农历8月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