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产业 一村一风景源城区高质量推进精准脱贫成效显著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多年来,源城区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积极探索扶贫工作新举措,使全区农村发展朝着党的十九大关于农村建设总目标迈进。尤其是近两年来,源城区和深圳市大鹏新区齐心协力抓扶贫,以产业大会战、扶贫攻坚战为抓手,按照扶真贫、真脱贫、不返贫、保基本、求突破、可持续的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技能扶贫、教育扶贫、“互联网+扶贫”和党建扶贫等扶贫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大帮扶工作格局,加快推进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脱贫步伐,绘出源城脱贫致富的新画卷。
一个贫困村的华丽转身
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小坑村民小组的刘运辉,每天都要去两趟后山山坡上的鸡舍给鸡喂食。
“我的鸡喂的饲料环保,每天都在山里跑,养足180天才出栏。”指着满地散养的走地鸡,刘运辉对鸡的肉质很有信心。40岁的刘运辉是陂角村的贫困户,以前靠种地和干些杂活,勉强维持全家生计。
2016年,深圳大鹏新区大鹏街道办事处的驻村工作队进陂角村帮扶。根据陂角村山林地多的特点和村民有养鸡传统,工作队决定向贫困户提供鸡苗和技术,带领村民养鸡,刘运辉是帮扶对象之一。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刘运辉成为该村4个养殖大户之一。去年,刘运辉养鸡3000多只,收入近10万元。
为了解决土鸡的销路,工作队帮助村民注册了“小坑土鸡”品牌,提高陂角村土鸡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还引入“互联网+精准帮扶”的方法拓展销路:一方面通过线下销售,把贫困户的土鸡和鸡蛋等农副产品定点销往大鹏扶贫超市和河源食品企业;另一方面通过电商渠道进行线上销售。
刘运辉通过养鸡已经脱贫,家里盖起了3层的小洋房。除了贫困户稳定脱贫,村集体也实现了“华丽转身”:2016年,陂角村的集体收入只有6.8万元;3年后,已经突破百万元大关了,村集体收入在埔前镇5个省定贫困村居首位。
据了解,陂角村的集体收益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将65%的帮扶资金入股大鹏—源城产业园和购买市农商行股份,目前总共投入854万元入股,这两个项目每年给村里带来70万元收入(包括给村民的分红在内);二是依托经济合作社推广“小坑土鸡”等农特产品,增加集体收入。
这几年,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累计投入了近2000万元建设资金,使陂角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观:升级改造了村道并安装了80盏路灯,新建小坑自来水工程和村自来水泵站加压工程,维修了莲塘小山塘水库、小坑水库,建好了台风灾后宣传墙和宣传栏;随着公交车进村以及旅游大道的完工,村里的交通环境和出行的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不仅村民看到了村庄的改变,外界对此也高度认可——陂角村成为河源市唯一一个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的村庄。这意味着,今后,文化和旅游部将依托旅游规划建设单位、创意设计机构、培训机构、媒体渠道、投融资机构等各方资源,在旅游规划、创意下乡、人才培训、宣传推广、投融资支持等方面,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精品项目予以支持;同时鼓励各地利用各类资金渠道,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支持。
成立全市首个村级创业园打造脱贫“造血”器
在埔前镇双头村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以下简称创业园),几乎每个月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以当地村民为主。负责对接这项业务的创业园总经理刘伟雄告诉记者,除了上课,还会带乡亲们去龙岭工业园实地参观,“开开眼界,看看人家都怎么干的”。
开展各种培训,只是创业园诸多业务中的一项。从2017年5月运营以来,创业园取得了各界有目共睹的成绩。作为一个以专业公司运营、村集体经济参与、集产品实体展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创业融资、生活配套等集成性服务,针对电子商务产业链打造的一个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创业园开园以来收到村民入园创业意向书84份(其中有贫困户26户35人),已签订入园的企业20家、创业项目20项,聚集的创业产品共有1359种;已签订供货商23家;已签订第三方服务机构5家。2018年1月至7月,创业园开展新春交流会、电商运营食品讲座、手机摄影技巧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电子商务和创业技能培训班、连平鹰嘴蜜桃助农销售等活动达20场次,举办培训活动16场次,足迹遍及市委党校、河源高新区管委会、源城区龙岭工业园、埔前镇中小学校,培训人数达到713人次;此外,连平鹰嘴蜜桃助农销售活动甚是火爆,短短10天,鹰嘴蜜桃销售收入达15万元。
双头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凯对于这个扶贫项目甚是满意。目前,该创业园累计产值约820万元,今年1月至7月,创业园平台公司产值70多万元,收益达13万元。目前,创业园业务覆盖全市,辐射效应明显。另外,创业园直接带动本村8名贫困户创业就业,间接带动185人就业,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黄凯表示,参与扶贫工作3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志智双扶”,让村里具备自我造血功能的项目或者产业,不致于群众因为种种因素而返贫。
通过“党建+电商”新模式,不仅双头村有了一个成效显著的创业园,埔前镇还在此基础上先后建立了6个乡村电商服务站,初步形成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农村电商体系,为贫困村脱贫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一村一产业促村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在实施产业项目扶贫上,源城区制定了《源城区新时期精准扶贫项目管理制度(试行)》,对扶贫项目的申报、实施、验收等作了明确要求。截至目前,源城区已完成了投资63.96万元光伏、投资150万元的电子商务创业园、投资44万元的百香果种植和投资110万元的无花果种植等产业项目建设,并启动了总投资1200万元的大鹏——埔前扶贫特色街和总投资850万元的埔前太阳能光伏电站等产业项目。
不仅如此,源城区各级帮扶单位还针对贫困村及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帮扶措施,真正做到脱贫措施精准、项目实施精准,比如坪围村的无花果种植、陂角村的“小坑土鸡”等,全区上下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大扶贫格局。
除了产业扶贫,源城区还坚持以“精准扶贫”为抓手,严格按照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工作措施,制定了《源城区精准脱贫“三个一万”工程方案》,通过长短结合定项目,多措并举促增收,打好脱贫“组合拳”,深入推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脱贫成效明显。
据统计,源城区28个行政村现有农村人口21421户99057人。截至2019年7月31日,在脱贫攻坚战中,全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41户2365人,累计937户2350贫困人口实现预脱贫,占全区总贫困人口数的99.36%。2018年度,全区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万元,5个省定贫困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聚焦“四态”争当发展排头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推进“5村连片”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建设,是源城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点实施的项目之一。
2018年5月,源城区提出了“全域建设示范村,5村连片做标兵”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努力方向。随后,深圳市大鹏新区会同源城区共同编制了《源城区新农村示范村标兵创建标准体系》,为全力打造示范村“标兵”提供了标准化的建设和管理指引。
今年8月,源城区再一次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聚焦聚力形态、业态、生态、状态“四态”,在规划、整治、建设、管理上狠下功夫,以新思维新举措,当好全市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其重点是注重规划先行,塑造农村良好形态;注重产业支撑,打造农村良好业态;注重提优环境,营造农村良好生态;注重党建引领,激发农民良好状态。
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源城区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充分利用5个省定贫困村当中4个村(坪围村、上村村、高围村、陂角村)的连片区位优势,与相邻的埔前村联合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全力将其打造成为源城区“五朵金花”、新农村示范村的“标兵”。
目前,源城区着重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五个方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对口帮扶、脱贫攻坚和“五村示范、全域整治”行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开展新农村创建工作以来,该区累计完成10余公里村道的绿化种植、人行道铺设及乡土篱笆安装等绿化美化改造,增设了近200处标识、标牌、标线,使村道沿线景观焕然一新;注重彰显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民居风貌,选取了16栋建筑物作为“穿衣戴帽”试点工程,修缮后的乡村民居整洁亮丽、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以规划建设的“鹏城旅游大道”为主线,科学开发沿线旅游资源,致力打造“休闲旅游美丽乡村”,一幅幅民富、村美、风正的新农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组稿:本报记者何海华特约记者黄赟
新闻推荐
■近日,源城区组织召开2019年电脑随机派号定兵会议,结合实际实施“阳光征兵”,采用电脑随机派号的方式,确定今年征兵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