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老年性耳聋不当一回事东埔医院提醒,应听取医生建议是否需要配助听器

河源日报 2019-09-20 07:43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会饱受听力衰退的困扰。大部分人都觉得老人听力差一点是正常的,耳背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甚至有些老人听力极差也还不当一回事。

“遇到"鸡同鸭讲"的状况要注意,有可能患上老年性耳聋了。”河源东埔医院提醒,老年性耳聋,指60岁以上的人群在没有其他诱因的情况下发生耳聋的症状。属于听觉器官功能衰退,听的能力逐日下降,一开始听力下降程度轻的时候不明显,安静的环境下正常对话没有问题,嘈杂环境下多重复几次也能沟通,当听力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安静环境下需要多次重复也很难辨识语言,就会出现“鸡同鸭讲”的状况,在嘈杂环境中例如市场、茶楼即使和身边的人交流都有困难。

老人在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就需要选配助听器了。一是听力不集中。部分早期耳聋患者首先感到的是听觉注意力的变化。比如,时间稍长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聆听对方说话上。二是说话声音变大。有些人明显感觉到听到的声音不够大,因此经常将手拢在耳后,以增大接收的声音。三是耳鸣眩晕。耳鸣和眩晕往往是耳聋的信号。四是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打电话时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

然而,有些老人却觉得戴助听器就说明“聋了”,还有人认为戴助听器会导致听力下降。事实上,助听器只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聆听,相反,不佩戴助听器反而会导致听力下降越来越快。另外,老人不要图省事,在双耳均有听力损失的情况下只戴一个助听器,不仅影响聆听效果,还会导致听声音缺乏方向感,使佩戴助听器的耳朵听力下降更快。

专家提醒,老人配助听器,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听取医生的建议是否需要配助听器。

需注意的是,配助听器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和适应。一些人刚开始戴的时候会有些不适应,一些人戴上助听器后会觉得特别吵,还有人会觉得听到的声音变了,这都是需要适应的,所以初戴助听器的老人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黄欣廖瑞华)

新闻推荐

江东新区定下“三确保一力争”年度目标 确保扶贫工作走在河源市前列

近期,河源江东新区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加温、再推进。该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