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海青: 选用好食材 赢得回头客
邹海青在市区龙兴味源食府做厨师,是一名年轻的“老”厨师。说他年轻,是因为他是“90”后;说他“老”,是因为他已经有13年的厨师经历。在他的朋友圈里,少有从事厨师职业的青年人,亲戚朋友们对他的厨艺都赞不绝口。邹海青说,现在他擅长做生焗类的客家菜,这类菜对火候把握比较讲究,稍微不注意就会煳了,目前来餐厅消费的都是熟客,邹海青对他们的口味习惯都比较了解,也会根据顾客的口味作些许调整。
只有掌握每道工序才能全面发展
15岁初中毕业后,邹海青就外出打工。他说,刚开始,和朋友学开挖掘机,但感觉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半年后,在一名做餐饮工作的朋友引荐下,他到东莞学厨。“当时朋友跟我说,每个人都要吃饭,做餐饮不会被淘汰,做厨师比较有发展前途。”邹海青笑着说,刚开始自己也没有目标,认为朋友说得有道理,就跟着他去做餐饮了,结果一做就是13年。
“刚开始,都是先观察师傅们如何做菜,从宰鱼、切菜等基本活做起。”邹海青说,只要你想学、认真学,师傅们就会教你,自己有不懂的地方,也会请教师傅,让师傅指点一二。“学厨,就要把做菜的每道工序熟悉掌握,这样才能全面发展自己。”邹海青说,厨房的工作,洗菜、切菜、做菜、调料等工序,都要学半年以上才能熟练。
根据食客需求
烹出不同口味菜肴
今年,辗转东莞、浙江、惠州等地的邹海青决定回老家工作,在龙兴味源食府做厨师。“刚开始,他还不愿意,我跟他说,也快30岁的人了,在外面闯荡也不是长久之计。回到河源,工作稳定后就可以成家。”龙兴味源食府负责人陈少军说,“邹海青之前也在食府工作过,但后来又去外地发展。今年,一方面出于餐厅发展需要,一方面邹海青做的菜符合我和食客的口味,所以我就再请他回来工作。”
陈少军说,邹海青年轻,做事利落,对厨房工作很熟悉,一个人能够干差不多2个人的活,做出的菜也符合食客的口味,餐厅换了几位厨师,他是比较符合餐厅发展需求的。
“邹海青最擅长做生焗类客家菜,比如生焗鱼头、生焗鸡等。”陈少军说,他是比较用心的厨师,对菜的火候把握恰到好处,会根据不同食客需求,烹调不同口味的菜肴,所以很多回头客来餐厅点名要吃他做的菜。同时,他也会从网上学习一些新菜式,再结合河源客家人的喜好,做一些创新菜肴。
坚持用好食材做新鲜菜
当前,河源市正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做大做强客家菜。邹海青说,对于我们年轻厨师而言,通过实施河源市“粤菜师傅”工程,厨师的地位提高了,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希望通过这项工程,能够与更多的本地厨师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厨艺,传承和创新河源客家菜。
陈少军说,目前,餐饮行业的菜式和口味相差不大,都比较大众化。所以要想有竞争力,就要在食材上做文章,也就是要保证食材新鲜、质量好,要挑选绿色天然的食材,鸡鸭鹅要现宰现做,这样才能赢得回头客。
陈少军开餐馆只有3年时间,刚开始经历过创业艰难期,但他认为只要坚持用好食材、做新鲜菜,食客自然会慕名而来。“客人们来吃饭,我都不主动发名片,只要他们觉得味道不错,就会主动向我要名片,通过口口相传,餐厅的名气自然就传开了。”陈少军说。
本报记者曾俊霖
新闻推荐
江东新区激发助推乡村振兴的“组织动能” 全域开启“党建+为村”新模式
■雅色村部分党员到市档案馆开展党课活动(江东新区乡村振兴办供图)【开篇语】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