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这些疾病要防范
名医档案
向启征
河源友好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医疗专业。从事内科工作53年,曾先后参加湖北省首届科技大会、全国首届消化内科峰会、湖北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并成为消化分会委员。擅长消化、呼吸、老年性疾病、肝胆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等疾病的诊治。
立秋之后,不少抵抗力弱的人开始受到疾病“偷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河源友好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向启征说,简单来说,秋季天气干燥,湿度降低,“秋燥”是人们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
由于早晚的温差大,气候干燥,人体水分缺失的很快,晨起后很多人会觉得口干舌燥,新陈代谢也变得缓慢。随之而来的是咳嗽、浑身无力,所以我们要在早晨起床后多饮水,以防血液浓度过高,特别是有高血压、脑血栓的病人要尤为注意。
同时,秋季也是胃病多发季节,有些人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医生提醒,秋季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可麻痹大意。注意防止腹部受凉。平时保持规律的进食时间,以维护胃酸分泌的节律。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病人,如有不适症状,可适当用一些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加以控制,以免使病情加重。
除了肺部疾病外,肠道疾病、呼吸疾病在秋季也开始频繁发作。此外,秋季也是流行感冒最为严重的一个季节,忽冷忽热的天气不仅让人难以适应,整个免疫系统也很难调整过来,所以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增高。
此外,立秋湿度较小、浮尘较多,花草树木开始了新一轮的新陈代谢,各种导致过敏的因素同样容易“招摇过市”,加之空气受到污染很严重,而过敏源会刺激到鼻黏膜,所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非常高。
专家提醒,夏秋交替时,大家要在适应温差的范围内,注意饮食,加强保暖,否则极易引起夏秋交替疾病。(黄欣黄焕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苏勇军近日,市红十字会为第五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江瑞明举行赴广州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仪式。据介绍,今年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