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河源的绿水青山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被授予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被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面对荣誉,该科科长杨智辉平静地说:河源的生态环境好了,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褒奖。
河源是广东省重要生态屏障,是东江重要水源地,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香港同胞及东江下游4000多万群众饮水安全的重任。作为河源的环保先锋,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心用情用功守护河源的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持续为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保驾护航。
在综合科和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河源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新丰江水库、东江干流河源段水质分别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和Ⅱ类标准,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100%,集中式饮用水质量达标率为100%。2018年,河源市水环境质量保持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全省排名第二;2019年第一季度,河源市地表水考核断面综合指数全省排名第一,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全省排名第一;2014年至2017年,河源市连续4年在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中获评“优秀”。
坚守环境保护底线
助推绿色发展
综合科4名党员公务员在工作中注重发挥环境保护的引领和优化生态环境作用,推动河源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坚守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初步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积极编制“三线一单”,努力建立全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格局。
该科针对全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以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为抓手,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地指导各县区采用PPP模式,建设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解决短期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资金不足瓶颈。截至2019年4月底,全市已有36个乡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合计处理能力36.735万吨/日,建成城镇污水管网约798公里,有253个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为“生态河源”建设减废清障铺平了道路。
多措并举
巩固优良生态环境
综合科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巩固河源绿色生态和良好资源禀赋优势,近年来积极督促环保责任落实,逐步健全河源市环境保护机制,牵头起草并实施《河源市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办法》《2018年度河源市环境保护责任暨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实施方案》,每年起草并呈请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以目标考核为导向,压实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为助力河源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综合科起草并实施了《河源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东江新丰江河源段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打好碧水保优战、蓝天保卫战、土壤防御战,巩固提升河源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
为河源融湾作贡献
综合科全体成员在工作中始终朝着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的目标努力。一方面,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管减排措施,深挖环境容量潜力,每年均完成省下达河源市的污染减排任务;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绿色发展行动,起草和实施了《河源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行动方案》,巩固培植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支撑,构建现代绿色生产生活体系,助推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记者敖海冲通讯员张勇波)
新闻推荐
“南粤执行风暴”让老赖无处遁形河源市法院执结标的156万元拘留17人
○本报讯记者刘烨华通讯员陈碧霞为严厉打击“老赖”的失信行为,8月28日,全市法院统一开展了“南粤执行风暴”大行动。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