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农业 带动 和平革命老区人民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张平
九连山“小延安”、林寨古建筑群等等,近年来,和平县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与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借助旅游资源带来的人气发展特色农业,走出旅游+农业融合发展路子,带领革命老区村民增收致富。
古寨镇:以红色教育基地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在九连山下的和平县古寨镇嶂下村,蕴藏着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解放战争时期嶂下村一直是中共和东分区工委、和东行政委员会驻地,也曾经是粤赣边支队六团团部及《大众报》报社所在地,在和东区革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6年9月,中共九连临时工委决定公开旗帜开展武装斗争,在嶂下村建立大本营进行革命活动。他们在村中陆续设立武器装备库、红色救护站、《大众报》报社、训练广场等,嶂下村由此成为和东游击队的根据地。
嶂下村作为当年和东地区的指挥大本营和战略后方,孕育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和平全境乃至九连地区的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个地方继承和发扬了延安精神,是延安的缩小版,"小延安"的声名就传播开了。”古寨镇委副书记曹杰介绍。
2017年,和平县投入360多万元对九连“小延安”部分革命遗址进行修缮,目前初具教育学习和参观旅游功能。2018年6月,和平县首个“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和“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在此挂牌成立;2017年11月,“和平县反腐倡廉传统教育基地”在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挂牌成立。
据统计,2017年7月和2018年7月,嶂下村共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随着九连“小延安”的参观人数增多,红色旅游成功带动嶂下村及周边村子经济发展,随之带动蜂蜜、葡萄、百香果、皇帝柑、茶叶、有机蔬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畅销。据统计,2018年,嶂下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上年度的1万元增至1.5万元。
古寨镇镇长王凡麟表示,目前全镇已形成养鱼、养蜂和种植百香果、葡萄、皇帝柑、茶叶、有机蔬菜等“红色+绿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下转4版紧接1版
古寨镇将以红色教育基地为引擎,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共同发展特色农业,促进老区人民经济增收、脱贫奔康。
林寨镇:以客家古村资源为依托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基地
位于林寨镇的林寨古村拥有2000多年历史,遗存着古巷、古井、古墙、古道、古寺、古亭、古桥、古树等“老八古”文物旧址,已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广东省7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林寨古村现存有24幢建筑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大部分为具有典型客家风格的四角楼,屋内到处可见石雕、木雕等艺术装饰,雕刻手法精湛。
自2010年起,林寨古村落以“东江商埠、客家水乡、田园古堡”为形象定位,当地政府按修旧如旧原则,投入4600万元,完成首期保护性开发工程。该工程涵盖景区土地规划及设计、修建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公厕、展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消防设施等配套设施,使景区的面貌和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同时推动林寨古村落成为中国首批传统村落。
林寨古村的发展变化直接带来的影响是来该村观光旅游的人多了、创业就业的人多了、村民的收入高了、邻里纠纷少了、村民的日子红火了。
林寨镇镇长肖小和表示,林寨镇除了以保护开发古村落资源为契机、发展旅游业外,还打造与古村旅游相配套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着力把林寨镇打造成旅游强镇。
据介绍,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规划占地170亩,集特色种植、生态种植、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包括建设农业休闲、农业风景、生态养殖、绿意山水休闲和大棚种植等功能区。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林寨镇旅游经济发展,同时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和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司徒潮满 俯下身沉下心扎下根 抓党建促脱贫惠民生
■司徒潮满到田间帮助贫困户收割稻谷本报记者胡剑廷摄8月初,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双夏”结束——早造水稻获得好收成,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