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河源鸡”送上深圳人餐桌 深河指挥部致力打造河源农产品品牌
深圳南山(连平)深汇通产业园启圳公司生产线。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朱良骏 秦小艳
养鸡能致富,加入合作社就能脱贫。
在紫金县义容镇南洋村,赖智生的养鸡规模达到2万只,每季肉鸡上市可带来近10万元收入,他也因此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2017年,原本在县城做生意的赖智生在驻村第一书记以及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返乡创业,成为温氏合作家庭农场主,承接“温氏鸡”扶贫产业项目,当年毛收入即达7万多元。发家致富后的赖智生进一步扩大规模成立生旺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动聘请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获取雇佣报酬。
赖春华是生旺合作社的一名成员,除了在合作社领取固定劳务工资外,每月还能领取合作社分红约2000元。“现在我们不但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全家生活有了保障,孩子上学的费用也不用愁了。”赖春华说。
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下大力气改变河源农业产业“小、弱、散、低”的现状,探索“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等模式,有效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和长效脱贫。如今,温氏养鸡项目正在河源各县区全面推广。在连平县富乐村,当地贫困户因为温氏扶贫养鸡项目不仅实现了脱贫,还由此迈上发家致富之路。
说到吃鸡,深圳人首先想到的清远鸡、湛江鸡。如今,指挥部致力将“河源鸡”送上深圳人的餐桌。去年,指挥部专门赴河北、浙江等地考察扶贫项目,并走访调研河源160多个贫困村,结合实际引入了温氏养鸡、德青源金鸡、天翔达鸽业等近20家国家、省农业龙头企业落地,并推动家顺康禽业、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支持叶鲜生等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物流园+珠三角消费市场”串珠成链。
同时,指挥部还引入江小白创意团队,对河源特色农产品进行策划包装、市场推广,做大做强“紫金蝉茶”品牌。采用“区块链+精准扶贫”等新技术,对茶叶等农副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溯源,提升河源农副产品出品标准。
新闻推荐
点击广东高质量的宜居生活,也要从细节抓起。比如,对道路、建筑的整洁度,也要有所追求。像“广州公布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