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 中职院校德育教育途径微探

河源日报 2019-08-13 06:47
□赵晶

伴随着“互联网+”这一形态的出现,我国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非常大的便利。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视野不再局限在课内,而是可以突破时间、地点的局限。因此,中职院校在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也应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保障德育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一、“互联网+”时代对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转变授课方式。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在“互联网+”的导向下,引入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如,通过互联网技术,德育教师的地位得到提升,师生、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得到了加强,为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提升教师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传播、共享速度变得非常快,导致一些中职生受到不良信息和思想的侵袭,因此,在中职院校开展好德育教育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新形势下,中职院校负责德育教育课的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满足时代需求,上好德育教育课,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互联网+”时代下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开展途径

(一)基于“互联网+”,增强德育教育成效。

首先,中职院校应该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强化对学生的德育引导,借助正确的理论导向,促使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使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其次,在德育教育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应充分借助“互联网+”这一形态,开展好资源推广、德育宣传。另外,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开展一些有奖问答活动,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阅读一些德育资料等,在潜移默化中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最后,德育教师还能充分借助“互联网+”进行充电,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德育教育资料,并可以借助一些现代技术,如多媒体、微视频等,将搜集到的德育教育资料制作成幻灯片和课件,便于在德育教育中进行运用,增强教育的感染力,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成效。

(二)基于“互联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德育教育的实际推进当中,身为一名中职教师,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科学的思想和观念,顺应德育教育发展趋势,在德育教育实际开展中为学生引入一些新事物、新资源等,使德育教育开展得焕然一新,使德育教育成效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推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例如,在德育教育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最新发生的、具有重大社会反响的、学生们关心关注的事件,如老人摔倒了扶不扶、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等,将这些资料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组织学生一起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件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辩等综合素质。

(三)基于“互联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实际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德育教育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例如,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引入一些德育教育故事,用真人真事带给学生更多的触动,使学生从故事的主人公身上学到一些良好品质等,增强德育教育成效,达到教学目的。

(四)基于“互联网+”,落实德育教育工作。

互联网为师生、学生间的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提供了便利。因此,中职教师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建立班级微信群,定期分享一些资讯。这样便于师生、学生之间进行及时交流,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地引导和教育等。

综上所述,每一所中职院校都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在“互联网+”的时代背影下,中职院校在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和优势,创新德育教育工作方式,增强德育教育成效。

(作者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新闻推荐

河源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灾区察民情听诉求 多份建议直击短板 把好农村建房科学关

“6·10”“6·12”特大洪灾过后,河源市各级人大代表纷纷行动,以实际行动为灾后复产重建工作建言谋策。调研后,多名人大代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