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热水民间艺术协会会长王雪松: “我有义务为发掘保护传承民间文化作贡献”
让民俗文化活态传承
从2005年起,王雪松便着手恢复传统嫁娶民俗“哭嫁”,回访、召集那些还懂“哭嫁”习俗的村民,组成一个类似“戏班子”的队伍,班子里有“媒婆”“媳妇”“吹拉弹唱乐队”“抬轿人”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整个“哭嫁”习俗原汁原味地还原再现,并将其作为兴隆民俗村一个固定演出展示项目,呈献给所有来访的游客,让游客以体验者的身份参与到“哭嫁”表演中,切身体验“哭嫁”习俗的悠久魅力。2005年,隆重的“哭嫁”展演在兴隆民俗村举行。当时,凤凰卫视记者前来采访,并制作了专题片《正月里走进客家源》,为广大观众揭开了客家民俗文化之源的神秘面纱。该报道引发的轰动效应,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兴隆民俗村的旅游事业办得红红火火,“哭嫁”习俗在与旅游结合的过程中得以传承,当地村民依靠文旅融合项目也得到了实惠。“现在,兴隆民俗村随着旅游开发,村民拥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也推动了村里更多村民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传承民俗文化,形成了良性循环。”王雪松说道。“哭嫁”文化与旅游结合下的活态传承,受到了游客、市场的认可和接受,更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王雪松指出,客家锣鼓板是和平县客家传统民俗中用于操办红白事必不可少的演奏项目,过去逢年过节,村民常常要演奏客家锣鼓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锣鼓板民俗却渐渐被淡忘了。
为引起当地村民对客家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王雪松走访了多个村,收集、整理客家锣鼓板的曲调、曲谱,意图将其传承、发展下去。他从中发现了以“三炮头”“周胜安”“七星板”为主的三种曲调。由于过去的客家锣鼓板几乎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很难进行普及和传承。王雪松便找来会唱曲调的村民进行还原,并与真正做音乐的一帮人一起,将晦涩难懂的曲调按四声部重新谱曲,整理出后人可演奏、可传唱的乐谱。在王雪松的努力下,2018年,和平客家锣鼓板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活态传承打下了坚实基础。
50多年客家文化寻根路
20世纪60年代,王雪松在接触和平客家采茶戏的时候,凭借他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发现了其与江西赣南的客家采茶戏在曲牌、曲调演绎上有所区别。过去大家都知道和平的客家采茶戏是民国37年间传自江西赣南。时至今日,同根同源的和平客家采茶戏竟有了如此大的差异,他认为可能是在传承过程中融入了和平客家当地的民俗文化。抱着这样的想法,王雪松开始了一段长达50多年的客家采茶戏文化的漫漫寻根路。
王雪松先从搜集资料入手,搜集了当年客家采茶戏传入和平的历史材料,在和平县志中发现了踪迹,找到了重要的历史佐证,并发现和平客家采茶戏是融入、糅合了客家山歌的曲调,在当地有了创新性的传承与发展。随后,王雪松开始到村里挖掘已经成型的和平客家采茶戏。经走访收集,目前,他已发现了春牛调、上山调、打鱼调等13种客家采茶调,这正反映了客家采茶戏在和平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加入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元素,从而形成了如今具有和平特色的客家采茶戏。
50多年来,王雪松一直致力于证明和平客家采茶戏与江西赣南采茶戏的不同。他不仅仅满足于“寻根溯源”,而是进一步完善和平客家采茶戏的剧目,通过创作出更多具有当地特色、人文风情、时代背景的作品来延伸和平客家采茶戏的发展脉络。
据了解,王雪松独立创作了《三借》《软中硬》《案发之后》《偷米》《灾中情》等系列客家采茶戏佳作,并通过送戏下乡、进校园、文艺演出等形式,不断将客家采茶戏普及、推广给更多的河源人,也通过将客家采茶戏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戏叙事、以戏达理,借采茶戏这种新型的文艺表现形式,向观众传播保绿水青山万年长、军民情鱼水情、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潮流、人生哲理的主旨,在群众中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日前,年近7旬的王雪松表示,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放心地将文化大旗交给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接触、喜欢戏曲,我希望尽力向他们推广(民俗文化),让客家民俗文化能够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记者徐精华通讯员彭文杰在“6·10”“6·12”特大洪灾中,和平县部分中小学校不同程度受灾,为确保各受灾学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