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的基础更牢 进的势头更强 上半年河源市经济发展亮点扫描

河源日报 2019-08-02 07:19

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推动全市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上半年,河源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1.96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24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位列粤北生态发展区第1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2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位列粤北生态发展区第2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84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位列粤北生态发展区第3位,其中,基础设施完成建设投资106.57亿元,同比增长29.6%。

一串串翔实的数据、一个个看得见的变化,让人们感受到河源经济运行稳的基础更牢、进的势头更加强劲。

农业经济指标稳中有增

今年上半年,河源市雨水天气增多,尤其是遭遇两次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洪水袭击,使河源市农业经济损失惨重,但河源市农业经济各项指标仍保持稳中有增态势。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37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7%,农林牧渔增加值3782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2元,同比增长8.7%。

在渔业生产上,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19091吨,同比增长2%,其中淡水捕捞651吨,淡水养殖18440吨。此外,河源市2018年、2019年获批的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快河源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大中型企业发挥稳增长主引擎作用,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29亿元,同比增长5.3%。大中型企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8.97亿元,增长7.1%,增速比第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1和3.8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贡献率达8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

制造业仍是河源市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上半年,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6.65亿元,增长7.2%,增速比全市高出1.9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增加值36.43亿元,增长1.7%,重工业增加值93.86亿元,增长7%,增速比全市高出1.7个百分点。

河源市工业经济发展更加科学,投资项目“含金量”更高。上半年,全市开展技改项目65个,完成技改投资34.8亿元,同比增长8.8%,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名13位。其中部分县区做到了成倍增长,江东新区、东源县和平县分别增长8.8倍、5.4倍和3.4倍。

消费市场全面升温

零售业是促进消费、解决就业、增加财税收入、提升经济活力的重要力量和支点,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24亿元,同比增长7.5%,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增速位列粤北生态发展区第1位、全省第9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河源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市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加强。下一步,河源市还将促进常规消费,开展春夏秋冬四季常态化消费促进月、“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巩固常规消费力;同时还在促进汽车消费、推动电商消费、提升消费载体等方面下工夫,让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招商引资亮点纷呈

上半年,全市入库项目83个,计划投资总额约999.24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72个,超10亿元项目19个。新签约项目70个,合同投资总额约968.53亿元。

上半年,河源市积极开展经贸活动。1月4日,举办河源(深圳)主题招商推介会,诚邀深圳各行业的200多位企业家参加了会议。3月28日至29日,河源市联合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举办2019年河源全球路演招商推介会(东莞站、深圳站),约300名企业家代表参会,签约意向投资项目59个,预计总投资约125.3亿元,预计产值约158亿元。5月20日,河源市举办系列经贸活动,总投资达1400多亿元的57个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记者敖海冲)

上半年河源市主要经济指标

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501.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70.84亿元,同比增长4.8%。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29亿元,同比增长5.3%。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24亿元,同比增长7.5%,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82亿元,同比增长4.9%。

制图/小小

新闻推荐

河源市整治以国家机关名义进行宣传行为 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本报讯记者张平通讯员张奕聪近期,针对个别商家利用国家机关名义发布广告、推销商品等情况,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