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军分区牢记使命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抢险救援复产重建冲锋在前
灾情发生后,河源军分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与市、县区两级三防指挥部共同组织并积极参加抗洪抢险行动,先后派出干部职工179人次、民兵1330人次、抢险车278台次、冲锋舟(橡皮艇)41艘次,共解救转移群众3983人,转运物资1210余吨。同时,协调申请74集团军特战74旅出动官兵282人、抢险车28辆、冲锋舟(橡皮艇)20艘,转移解救群众358人;74集团军工兵旅出动官兵200人、推土机4台、装载机3台、挖掘机3台、冲锋舟(橡皮艇)24艘。
组织官兵民兵
解救受困群众
6月10日,强降雨袭击连平上坪、内莞等镇。该县人民武装部接到救援命令后,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奔赴上坪镇灾区展开救援行动。该县人民武装部干部职工先后到达上坪镇新陂村、新镇村、下洞村、莞中村进行救援。在4场救援行动中,该县人民武装部科学施救、靠前指挥,不畏艰险,连续作战,先后利用冲锋舟、橡皮艇、徒步涉水等方式,30多次进入受灾村庄,挨家逐户进行搜救,成功解救300多名被洪水围困村民,转移遇难群众1人。他们的救援行动不仅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还展示出铁血军人的气魄,更体现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担当精神。
6月13日凌晨,龙川遭遇暴雨袭击,多个镇出现大面积洪涝灾害,其中贝岭镇受灾最为严重,多条道路阻断,上盘村、米贝村等村的多处房屋被泥石流、山体滑坡掩埋。深夜,暴雨如注。该县人民武装部军事科科长储红升从睡梦中被电话叫醒,连夜召集22名民兵应急队员,赶往龙川县麻布岗镇集结救援。
救援群众刻不容缓。22名民兵应急队员冒着大雨,踏上了险峻的山路,摸黑从麻布岗镇赶到灾区。“老人家,这里不安全,我们带您离开!”储红升对一位惊魂未定的老奶奶说。泥石流冲进她家的房屋,储红升极力劝说带她转移。可是,看着自己居住了一辈子的房子,老奶奶舍不得离开。经过多次劝导,老奶奶终于答应转移。随后,在储红升等人的协助下,老奶奶顺利转移到贝岭镇安置点。从凌晨到下午4时,该县武装部干部职工一刻都没休息,共转移群众30多人。
全市官兵民兵
积极投入灾后复产
灾情发生后,全市民兵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及河源军分区号召,迅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灾后复产工作中,帮助灾区群众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6月14日,市直机关工委向市直民兵组织发布倡议书,倡议民兵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灾后复产工作中,充分发挥民兵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民兵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天,市直工委组织民兵应急队员共70多人,赶往龙川县老隆镇果园新村清理淤泥,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6月18日至21日,市直工委先后组织市直机关200多名民兵,分两批赶赴连平县上坪镇,参与灾后重建救援工作。民兵应急队由市直机关医疗卫生、通信水电、国资交通与新闻媒体等单位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各施所长,团结协作。面对洪水肆虐后的狼藉一片,民兵们钻进被泥砂掩埋房屋清理淤泥,跳入泥浆中疏通河道,协力清障打通道路,帮助受灾地区迅速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东源民兵队伍来了,紫金民兵应急分队来了,源城民兵也来了!连日来,在重灾区连平县上坪、龙川贝岭镇,奋战在灾区的民兵,给予灾区群众极大的鼓舞。铲淤泥、疏水沟、清民房、运垃圾,参加灾后复产的民兵们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战斗作风,干得热火朝天,展现出新时代民兵的良好精神风貌。此外,各地民兵应急分队还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积极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得到了全市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据统计,全市各县区共出动民兵3429人次,共清理道路泥石约33.5公里、河道约5.31公里、水沟约23.9公里、倒塌房屋3380平方米、垃圾淤泥1136车、田地30亩,帮助群众清理住宅110余户。
在此次抗洪抢险救灾中,河源军分区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科学高效用兵、全力以赴抢险,以坚强的政治素质、过硬的军事能力、顽强的战斗作风,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
(本报记者欧阳瓒通讯员周普)
新闻推荐
河源高新区 再掀提效破局建设高潮4个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类项目集中动工
■河源高新区滨江大道改造工程冯晓铭摄○本报讯记者敖海冲通讯员李晓26日,河源高新区举行提效破局产业配套及城建类项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