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保磊:奔波寻亲一线的“打拐战士”
●警星档案:卢保磊,男,1972年2月出生,1997年转业入警,现任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一级警员。从警以来,卢保磊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人民警察。
■ 徐文畅 施冰凌 文/图
“几岁被拐”“有没有儿时的记忆”“家乡有无特色或者特别的建筑物”“身上有没有胎记,小时候有没有受伤”……奔波在寻亲路上的“打拐战士”卢保磊以敏锐的观察力,成功解救众多被拐儿童与家人团圆。
2018年1月的一天,黄某报案请求查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但黄某被拐时年纪尚小,记忆模糊,仅得知自己是在广州被买来的。卢保磊敏锐地发现黄某的右脸上有胎记痕迹,于是立即询问黄某身体上还有什么明显特征。黄某方才提起自己小时候右脸有胎记,长大后做激光手术去掉了,并称小时候左脚背面有一刀疤。
就靠着胎记和刀疤这两条线索,卢保磊展开了大量的检索排查,最后发现黄某与1994年广州的一起被拐案例高度相似。最终,通过采集血样比对,卢保磊终于成功找到了黄某的亲生父母,帮助被拐24年之久的黄某与家人团圆。他还曾通过发现被拐人员幼时被狗咬伤的线索,仅用20分钟时间,就成功协助外地公安机关帮助一名被拐26年的男子找到了亲生父母。
在拐卖案件中,找到孩子并不是最后的终点,唯有使犯罪嫌疑人落网,才能避免更多的悲剧。1995年夏天,盐田发生一起拐卖儿童案,因当时线索未明,技术有限,久侦未破。2015年5月,市局开展积案攻坚。卢保磊拓宽侦查思维,将其中一名被拐儿童万某的双胞胎哥哥的照片进行排查比对,发现与河源罗某的照片有极大的相似度,经进一步核查,最终确认罗某正是1995年在盐田区被拐的万某。
经循线侦查,卢保磊带领专案组成员历经25天,辗转五地市,行程7000公里,终于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并带破数宗拐卖儿童案件。
案件侦结后,卢保磊依然对这些破镜重圆的家庭给予很多关注。2016年11月,卢保磊及同事成功侦破宝安王某被拐专案,被拐卖达20年之久的王某终于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办案过程中,卢保磊了解到多年来该夫妇为寻找孩子几乎变卖所有,如今已家徒四壁,于是他自掏腰包为这个家庭捐款一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俊霖通讯员程子跞近日,河源市举办广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河源)专题讲座。河源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