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弟阿艺
□丘树宏
“百度百科”中说:堂弟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ángdì,代表着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一起长大的姊妹兄弟,分家后不算。在母系社会,从母(姨母)的男儿年幼于己者,称之为堂弟。在父系社会,从父(伯父/叔父)的男儿年幼于己者,称之为堂弟。
现在是父系社会,我的堂弟,当然是指我叔父的儿子。
他叫阿艺,30多岁。40年前,我考上大学后待在家乡的日子就很少了,因此对青少年的阿艺并不是很了解,只是阿艺前些年曾经出过很长时间的远门,甚至还闯荡到上海去创业,我开始对他有所风闻。这两年,他放弃他乡的事业回到家乡,开始从事文创产业,我才与他有了具体的联系,尤其是他居然建了一个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后,我与他的接触就更频繁起来。
他的公众号叫“连平如艺文化”。作为微信发布平台,这在我们村里,应该是第一个私人公众号,在县里也是最早的之一。我自己也比较早地建立了微信号,经常推送自己的文学和社科作品、文化活动,以及推送其他一些正能量信息。阿艺觉得感兴趣的,也会转发一些,尤其是对有关我家乡的作品和消息,他都会予以编辑和发送。前年我以文化公益的名义,为家乡创作了第一部描述县里人文历史的舞台剧台本,为县、镇、村各创作并制作了主题歌曲,并无偿赠给家乡,阿艺不遗余力地大力推介,影响极好。
阿艺从外乡回来后,并没有正式的工作,也就没有正常的收入,但他却热心于文化公益。前两年,他甚至还在村里自费办起了一家读书社,让我撰写了一副对联:“峻岭高山难挡小康志,穷乡僻壤最美读书声”。阿艺还拍摄了许多家乡的照片,制作后通过微信广为发布传播。这里面有老屋、祠堂,有大山、小河,有老人、小孩,有美食、习俗,等等,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让人读后乡情激荡、乡愁萦魂。
上个月,家乡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我赶回去了解灾情,并受县委宣传文化部门之约创作了两首抗灾诗歌,阿艺则第一时间拍摄和收集灾情照片和资料,编发一系列的微信,对外反映灾情,振奋灾民精神。今年父亲节时,阿艺又创作了“家园还在,天天父亲节”的专题信息,结合抗灾救灾的文字图片,向社会发布,反响强烈。
阿艺制作的公众号作品,正能量满满的,艺术上也十分出色。其实,因为各种原因,阿艺并没有上过大学,但他的这些作品,从思想性、社会性和艺术性来考量,与大学毕业生的水平相比毫不逊色,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想,这与他个人的文化情怀、家乡情结不无关系,也与他的自我追求、人生阅历关系深切。
文化的阿艺、阿艺的文化,其实在我们村的人文历史中可以追寻到它的蛛丝马迹,或者说完全可以从中追溯到源流。我们村处于粤赣交界的九连山区,自古交通十分闭塞,也非常贫穷,但在同样是高山峻岭、穷乡僻壤的九连山区中一直有着响亮的名声和一定的地位,清代嘉庆十四年的时候甚至还出过一位举人邱庄,新中国成立后全镇最早的大学生、恢复高考后第一个大学生,都是我们村的人。这说明我们村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这就是我们村的人文底气。
而阿艺,正是这种人文底蕴浸润出来的成果之一。期待着阿艺能保持和弘扬这种底蕴,走得更远更好,并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走。
新闻推荐
连平鹰嘴桃清甜爽脆,深受消费者喜爱,大果地头价12-15元/斤。南方农村报实习生李苑晴盛夏七月,蜜桃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