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百名优秀供电人集结 展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风貌

河源日报 2019-07-12 08:55

■客户经理在检查变电箱■供电人员连夜抢修线路■供电工作人员爬电线杆检修线路■“优秀贡献奖”获得者何阳桂坐船去抄电表■2019年度河源“百名优秀供电人”经验分享活动中,现场表彰了百名优秀供电员工。本报记者 杨坚 摄■供电工作人员不惧洪水,赴灾区抢修线路。■“网络人气奖”获得者朱衍常为村民解决用电问题■为了防止被蚊虫叮咬,在山林中工作要穿上防护服。让万家灯火通明是他们的信念,全力保障供电是他们的责任。风里雨里,守护一方光明。他们用劳动与奉献谱写出一曲光明之歌,他们就是最可爱的河源供电人。在现代生活中,电能无处不在,她就像一个神奇的精灵,让漫漫长夜充满光亮和色泽,让平淡生活如七彩霓虹,所到之处,尽披华彩。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河源供电人“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鼓励全市电力员工以先进为榜样,河源市文明办、南方电网广东河源供电局以及河源日报社根据《河源市2019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点》,在基层工作人员中评选出100名优秀供电人。

据了解,此次“百名优秀供电人”评选活动是2019年河源“最美人物”评选活动之一。接下来,市文明办将在全市范围开展河源“最美人物”评选活动。

百名优秀供电人受表彰

7月11日下午,2019年度河源“百名优秀供电人”经验分享活动在市图书馆举行,以表彰优秀,树立典范,展示河源供电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鼓励全市供电系统员工以先进为榜样。

活动先后公布并表彰了40名“优秀贡献奖”供电员工(含客户经理20名、设备主人20名)、40名“网络人气奖”供电员工、10名“优秀党员客户经理”和10名“优秀党员设备主人”。

活动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表彰先进,以发挥“优秀供电人”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号召广大员工向先进看齐,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百名优秀供电人”爱岗敬业故事总浏览量超百万人次

据了解,河源日报社从3月25日起,共派出6名记者深入五县一区各乡镇供电所,对全市优秀基层供电人进行挖掘、采访与拍摄。历时3个月,先后推出优秀客户经理、设备主人特别报道共15期。

时间跨度近3个月,记者走访了全市62个供电所,合计总路程将近8000公里,跟随基层供电人体验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挖掘他们背后感人肺腑的故事。

全市优秀基层供电人典型故事在《河源日报》、河源日报微生活、河源晚报公众号、学习强国、源河客户端、河源网、河源新闻网、河源文明网、万绿湖等平台刊发宣传,报道数量达100多篇,总浏览量超过100万人次,形成全媒体、全天候、地毯式宣传态势,图文视频并茂,效果显著。其中,为期14天的两轮网络投票评选活动,累计投票6.2万人,访问量高达85万。

风里雨里,基层供电人一次又一次翻山越岭,一遍又一遍地对山间线路进行检查,只为把电安全输送到千家万户中。

6月21日,“河源日报微生活”平台发起“优秀供电人”投票活动。分别推出2019年度河源“优秀供电人”评选之优秀党员客户经理、2019年度河源“优秀供电人”评选之优秀党员设备主人的投票活动。

主办方综合投票结果及内部多个标准进行复核,以考评复核分数为依据,在参选的100名优秀供电人中评选出10名优秀党员客户经理、10名优秀党员设备主人。同时分设优秀贡献奖(客户经理20名、设备主人20名)和网络人气奖(客户经理20名、设备主人20名)。

百名优秀供电人典型代表掠影

百名优秀供电人其中的典型代表何阳桂和朱衍常是河源市众多优秀供电人的缩影。在2019年度河源“百名优秀供电人”经验分享活动中,何阳桂获评“优秀贡献奖”供电员工,朱衍常获评“网络人气奖”供电员工。

“优秀贡献奖”供电员工何阳桂

何阳桂是东源县半江镇樟溪人,1999年进入半江镇供电所工作,现任东源县涧头中心供电所的客户经理。他服务的范围囊括半江镇9个行政村,锡场镇3个行政村,但由于很多原村民已移民搬迁外流,12个行政村仅有1300户人家零散地分布在新丰江的中上游。作为一名客户经理,他肩负起那一带的电力巡线、抢修和检修工作,坐船进山,面对无数艰难险阻,这一干就是20年。

何阳桂所管辖的12个行政村中,其中8个行政村都要坐船到达,除樟溪村、积洞村外,其他村落往返一趟光坐船就要花上4个小时。

数不清走过多少条泥泞山道,记不起打湿过几件工作服,穿坏过几双鞋......坐船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舒服,夏天暴晒着,冬天寒风刺骨地吹着,但他始终无悔地坚持着。

“村民需要我,翻山跨河也值得。”何阳桂说。

“网络人气奖”供电员工朱衍常

“去村里走得多了,连村民家的狗都混熟了。”这是朱衍常供电职业生涯生动的写照。

“老朱,赶紧来我家看看,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家的供电开关跳闸后就一直合不上去了。”朱衍常时常接到村民的救急电话。

“好的,我马上来。”挂了电话的朱衍常,立马背上工具包,戴上头盔,骑着摩托车赶往村民家中。这一幕幕经常发生在东源县骆湖中心供电所。

老旧的摩托车、蓝色的工作服、崎岖的山路,从1999年起,朱衍常从东源县骆湖供电所的抄表员做起,20年里,他一直穿梭在骆湖镇的村道街巷,往来于镇上的各村各户。

朱衍常负责的片区囊括骆湖镇上欧村、致富村、下欧村和小水村等多个复杂偏远的区域,服务客户数量1500余户。其中致富村是所辖区域内路程最远、道路最烂的片区,距离供电所13公里,各方面工作都比较难做。电工出身的他,天生就有着一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主动揽下这个片区,一干就是十几年。

“以前抄表都要扛着梯子,带着干粮,走乡串村,每家每户记录电表上的数字,被村民家的狗咬过两次。”回想起过去十几年里的抄表经历,朱衍常笑着说。对于没有再被狗咬的原因,朱衍常总结道:“去村里走得多了,村民家里的狗都混熟了。”穿行过无数村道,朱衍常已经换了两辆摩托车,对于各个村落位置,他就像一张“活地图”,哪怕是十几公里开外,他也能清楚地记得每家每户的具体位置。

文/图本报记者张平黄欣邹力通讯员徐猛

新闻推荐

河源市今日仍有明显降水

○本报讯记者高芳芳通讯员于平最近几天,河源市又经受了连续降雨考验,今日仍有明显降水。9日8时至昨日8时,河源市南部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