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主任钟国兴 血压飙升仍奋战在救灾一线

河源日报 2019-07-10 07:03

“6·10”、“6·12”洪灾发生后,有一个人特别忙碌,他与单位其他同事全天24小时值班待命、统计物资需求、搬运物资、协调请求省支援、深入一线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受灾群众需求,以一位幕后工作者的身份,扮演着“搬运工”、“值班员”、“联络员”、“保管员”、“调查员”等多个角色,先后协调完成2万多件救灾物资发放任务,将棉被、毛毯、衣服、绒裤、帐篷、大米等物资送到灾区人民手中,尽最大努力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得到保障。他就是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主任钟国兴。

连续劳累过度

血压发出报警信号

“点数、核对、装车、出发。”6月11日早晨6时,钟国兴在头一天晚接到发放救灾物资紧急任务后,一夜未眠。凭着多年应急救灾积累的经验,他连夜协调物资运输车、搬运工,并清点仓库内物资数量,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任务太紧急,很难请到多名搬运工。”钟国兴说,早晨6时多需装车,搬运工不够,为了节省时间,他和同事亲自上阵,和搬运工一起搬运物资装车。“一个折叠床100多斤,来来回回搬运不下10次。”随后,他又将第一批由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发出的195床毛巾被、196床棉被、290件绒衣裤、折叠床于当日上午10时送到连平。发放完第一批物资后,钟国兴紧接着处理各县区及应急管理部门发来的救灾物资需求函,对当前仓库储备量进行预算后,立刻向上级反映河源市储备救灾物资不能满足灾区需求的情况。经批准,钟国兴及时联系省应急管理厅,请求支援。6月11日、12日两日,省厅下拨的450顶帐篷、400张折叠床、7100床毛巾被、6200条毛巾被等第二批救灾物资,被直接送到连平县龙川县等灾区,及时缓解了灾区人民生活需求。

“神经真的是高度紧绷,当时时间就是生命啊!”据钟国兴回忆,6月11日至12日,他都在整理及时数据、联系相关部门、协调救灾物资发放,并24小时值班待命。由于身体和精神受到持续高压,诱发了高血压等旧病,出现了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等症状。经检测,他的血压飙升至180。领导和同事们得知后,急忙劝说钟国兴回家休息。6月14日至20日,经联系协调,省、市又分别发出两批救灾物资到各灾区,四批共发放棉被、毛巾被、毛毯、衣裤、帐篷、应急灯救灾物资近2万件。

边检查边汇总数据

为救灾提供准确依据

“您好!请问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是否全部领到?”6月13日,在家做短暂休息后的钟国兴再次主动请缨,与市发改部门调查组一行来到连平县上坪镇受灾严重地区,通过走访群众、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救灾物资进行检查发放,了解受灾群众的需求。自6月13日后,钟国兴无数次往返于连平县、龙川县、和平县各受灾村组之间,查勘灾情,统计救灾物资需求数量,指挥发放帐篷、衣被、食物等救灾物资。针对各县区灾民需求及市应急管理部门要求,市发改部门立刻采购米、油、面粉、面盆、水桶等生活必需品,并及时发放到各灾区。

其间,救灾物资钱款调运、发放等各类情况汇总至钟国兴手头上,他每天都要一边检查,一边将这些情况汇总后写出报告,为政府作出救灾工作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从6月11日接到第一批救灾物资发放任务开始,直到6月20日,除了每日三餐和几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外,没有休息,他都一直坚守在救灾工作第一线。偶尔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他仅仅是简单地报个平安就挂断电话。据他介绍,目前,灾区群众的救灾物资基本发放到位,能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同时,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已做好科学规划,储备了新的一批救灾物资。(本报记者刘昕)

新闻推荐

河源市部分银行增加电子回单业务办理渠道

记者了解到,近日,河源市部分银行增加了电子回单业务办理渠道。据悉,建设银行河源分行在微信渠道开通个人交易明细电子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