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保“河源市苏杨村补充医疗保险项目”,切实践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深圳国寿以实际行动助力扶贫攻坚

深圳特区报 2019-07-10 06:26

深圳国寿前往河源市上莞镇苏杨村进行帮扶慰问,并举行了“河源市苏杨村补充医疗保险项目”签约仪式。

深圳国寿为竹塘村捐赠2万元用于“文化粮仓”项目建设。

深圳国寿莅临竹塘村开展党建活动。

深圳国寿为深圳保险业定点扶贫村建设国寿大道,改善生活环境。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近日,在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带领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国寿)前往河源市上莞镇苏杨村进行帮扶慰问,并举行“河源市苏杨村补充医疗保险项目”签约仪式。

助力精准扶贫 为1800名村民提供6年风险保障

苏杨村位于河源市东源县北部最边远的山区。在当地,不仅存在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农村普遍问题,还存在着贫困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等现实困难。

据了解,“河源市苏杨村补充医疗保险项目”是由苏杨村村委作为保险投保人,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和保理协会共同出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两家央企共同承保的一个精准扶贫保险项目,将为1800多名村民提供为期6年的风险保障。深圳国寿作为主要承保单位,承保了本项目51%的份额。

深圳国寿相关负责人表示,本项目将针对苏杨村村民每人补充医疗保险金额10万元,用于解决大病后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问题。

根据2015-2017年河源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及赔付的经验数据来看,河源城乡居民年人均发生符合医保范围的医疗费用超过20万元,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仅能覆盖60%左右。通过本项目保障方案补充,医疗报销覆盖比例平均能提升20%-30%,将大大降低困难人群的个人承担医疗费用支出,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经济压力。

创新扶贫方式 政企结合共筑扶贫医疗保障网

众所周知,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是针对所有城乡居民的“普惠制”保障制度,只有将补充医疗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有机结合,让三者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才能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进一步筑牢织密扶贫医疗的保障网。

据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河源市苏杨村补充医疗保险项目”实施的补充医疗保险,就是针对精准扶贫的目标对象等特殊群体建立的“特惠制”补充医疗保障。该项目将通过保险方案锁定扶贫对象范围,向苏杨村居民购买提供针对性的扶贫保险产品和多层次的保险服务,对确实需要帮扶的“愁看病”、“看不起病”的贫困群众进行精准补偿,避免扶贫资金“撒胡椒面”、“大水漫灌”,切实提高扶贫实施的精准度、有效性和科学性。

该项目有效借助商业保险力量,能够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解决村民因病返贫问题。

可以说,既是一次政府与保险机构联合,将商保补充医疗保险与精准扶贫的制度性有机结合的创新范例,也是深圳国寿不忘初心、牢记始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闪亮注脚。

践行央企使命 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

深圳国寿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深圳国寿不仅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积极作为、主动担当,更高度强调扶贫与党建工作的融合力度,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各项精准扶贫举措的有效落地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深圳国寿从资金帮扶、保险帮扶以及活动帮扶三方面助力深圳保险业扶贫攻坚,已为深圳保险业定点扶贫村捐赠5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建设国寿大道,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捐赠建设“党群会议室”和“文化粮仓”,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为贫困村民办理保险保障,缓解医疗负担;为当地小学捐建图书室,完成当地小学食堂改造、教室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改善学习生活环境。

可以说,深圳国寿在开展一系列协助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帮扶、扶贫扶智、捐资捐物等行动时,既践行了央企责任与使命,为助推扶贫攻坚贡献了一份力量,也向社会展现了国寿担当,向公众传递了国寿温暖。

新闻推荐

深圳到河源今起增开城际列车

晶报讯记者从广铁集团了解到,7月10日起,河源火车站增开两趟往深圳、广州东站的始发城际列车,每天往返开行。这是河源第一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