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基层供电工作者 河源50名优秀设备主人事迹巡礼(四)

河源日报 2019-07-08 07:14

徐立志曾伟峰罗振平戴世昌黄春辉刘伟标吕威成袁月荣马达平朱仲华徐立志

(和平供电局下车中心供电所)

辛苦我一人

点亮千万家

自1999年进入供电所工作以来,今年50岁的老党员徐立志一直牢记中国南方电网“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的企业精神,坚守在边远山区,任劳任怨。“全长58.8公里,63台变压器,总负荷3646千伏安,水泥杆564根,铁塔51座。”徐立志对自己负责巡查的雪峰711线、河岭乙线以及兴隆710线供电线路情况如数家珍。

有一年除夕,下车镇出现罕见的低温天气,由于天冷,村民用电负荷比较大,变电器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当时徐立志一家正准备吃年夜饭,刚拿起筷子,就接到所里电话通知,称杨梅台变被烧毁需抢修。他二话没说,放下筷子就出发,一直干到晚上9点多终于使该片区全面恢复通电,这才匆匆忙忙回家跟家人团聚。

曾伟峰

(和平供电局阳明供电所)

做人老实

做事踏实

作为和平供电局阳明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班员,今年47岁的曾伟峰从事电力工作已有20多年,但他时刻保持在军营练就的铁骨铮铮的硬汉作风。曾伟峰老家在和平彭寨,后来进入兵营锻炼,离开兵营后到当地水电站工作5年,之后到和平县阳明供电所从事配电运维工作,一干就是18个春秋。他做人老实,做事更是踏实认真,他那铁骨铮铮的硬汉作风,从昔日的军营一直保持到现在。

2008年南方遭遇罕见雪灾,和平县城受灾很严重。由于气温低,居民用电量大,变电器长时期超负荷运行,致多地出现故障,和平阳明供电所全员出动,日夜抢修。曾伟峰说,当时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一有故障,马上就投入抢修,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那年春节他们年夜饭也没有和家人一起吃,一直在灾区抢修。

罗振平

(源城供电局埔前供电所)

爱管“闲事”

的热心人

罗振平是源城供电局埔前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的班员,平时主要负责电缆的维护工作。今年55岁的他已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坚守了34年。身为党员,罗振平事事以身作则,跟年轻队员一起在风雨中抢修线路。此外,他还是个爱管“闲事”的热心人。

有一次,罗振平巡线过程中碰到一起漏电事故,位于埔前大道附近祥和酒店侧边的电线不知何故突然冒起了火花。按分工,小区电线着火并不属于罗振平的工作范畴,不过罗振平立即下车查看电线冒火花的原因。查明原因后,罗振平就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爬到发生故障的电线杆上,熟练地排除故障,解决这一问题仅用了不到10分钟。在巡查电缆或出任务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用户叫罗振平帮忙查看家里的线路故障,他都会帮忙修理。

戴世昌

(龙川供电局铁场供电所)

为居民清除

“定时炸弹”

戴世昌是龙川供电局铁场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班长,日常工作主要是维护和巡视铁场镇10千伏高压线。据了解,龙川县铁场镇10千伏线路大多分布在丛山密林中,遇到刮风下雨时,一些超高树木、毛竹就很容易碰到电线,造成供电线路故障。

戴世昌表示,树木部分枝叶接近或高过电力线路,容易出现树竹碰线、树枝放电问题,造成线路跳闸,严重危及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令人头痛的是,这些速生桉大多是当地居民的经济作物,在清障过程中,大多居民是理解的,也有少部分居民会认为这是在侵犯私人财产,不仅阻止日常维护,还在电网周围种上了速生桉。在戴世昌与其他运维班成员的耐心解释下,部分原本坚持己见的居民态度也渐渐缓和下来,转而积极配合他们进行清障工作。

黄春辉

(龙川供电局田心供电所)

给供电线路治病的“赤脚医生”

黄春辉是龙川供电局田心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班长,负责田心10千伏线路的维护与巡视工作。“人民电业为人民”是黄春辉在采访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作为党员,他也一直在身体力行践行着这句话。

几年前,黄春辉因乔迁新居,当天请了众多亲戚来家里吃饭庆贺,菜刚做好,他就接到了一位居民打来的报障电话,说家里的空气机开关坏了,发不出电,请他过来看一下。挂断电话后,黄春辉随即备齐安全工器具,跟亲戚们说了一声抱歉后,就匆忙赶去处理了。等到修复完毕,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这位居民看黄春辉忙了一个下午,想留他在家吃饭,以示感谢,因为家里还有客人,他婉言谢绝了。等他回到家里时,亲戚们都走了,饭菜也凉了,黄春辉只好重新热了热再吃。

刘伟标

(东源供电局骆湖中心供电所)

不言苦累

默默付出

1999年参加工作的刘伟标,一直从事线路运维工作,从2018年开始兼任配网工作,成为骆湖供电所配运班班员兼规划及工程业务员,管辖线路总长155.89千米。

其辖区内山峦叠嶂,道路崎岖,大部分供电设施设置在崇山峻岭之中。面对这些困难,他毫无怨言。由于运维工作强度大,人员缺乏,而且全年无休,他除了要处理一些业务外,还要做好抢修、技改等工作。长此以往,练就了他“立足岗位、不言苦累、默默付出”的品格和作风。

多年来,刘伟标坚守配网这块小阵地,以精湛娴熟的技术、敬业肯干的精神,赢得了同事和广大客户的尊敬和赞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每次他都是冲锋在前,曾多次获得东源供电局先进劳动者称号。

吕威成

(东源供电局船塘中心供电所)

一双“铁脚”

走四方

42岁的吕威成是东源县船塘中心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班长,从成为配电运维员起,吕威成就以一双“铁脚”走遍十里八乡的山野田里巡查线路,一干就是22年。

“我们所的管辖范围大,多数分布在船塘、上莞等地,这些线路阡陌纵横在田野和高山间,对于我们线路运维工作来说,难度比较大。”吕威成说。

多年来的巡线工作,使吕威成养成了主动学习、善于钻研的习惯。自2017年开始,所里引入了无人机巡线技术,他通过学习,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

身为一名老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吕威成总是以身作则,为做好配电运维工作,他干活细心谨慎,责任心强,经常无偿加班加点地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以便应对巡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袁月荣

(东源供电局船塘中心供电所)

27年用心

做好一件事

27年来,为了保一方供电正常,东源供电局船塘中心供电所的配电业务员袁月荣,一步一个脚印走在上莞和船塘的电力运维路上,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奋斗的乐章。

作为配电业务员,袁月荣要负责船塘和上莞20多公里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27年的工作中,他从一个对电力知识知之甚少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业务能手,成为别人眼中的老师傅。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仍然经常和年轻同事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地抢修供电线路。

在所里,袁月荣还有一个外号,叫“老牛”,在同事们看来,袁月荣从不轻易喊累,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接到报障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前往抢修复电,这正是任劳任怨的“老牛”精神。

马达平

(源城供电局高埔供电所)

用热忱和真情

点亮万家灯火

马达平是源城供电局高埔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班长,同时也是一名老党员。16年来,他带着配电运维班,行走于每一个抢修点,高新区的万家灯光,凝聚着马达平为之付出的心血。

2013年,台风“天兔”袭击河源市。那夜2点,马达平接到市调度紧急电话,告知110千伏榄坝站一处线路跳闸。马达平立即组织班员赶往故障点进行排查。他在暴风雨中摸排了半小时,发现故障是支线开关上接线耳被风吹断所致。第二天,天还没亮,马达平就带着班员赶到故障点进行抢修,早上8点,他们顺利完成了抢修任务,为居民恢复了供电。

马达平说,他热爱供电事业,乐意为之奋斗一生。

朱仲华

(东源供电局灯塔中心供电所)

做灯塔供电

的“点灯人”

“铃铃铃”,一阵电话声响了起来:灯塔镇柯木村三联小组有个电箱着火。接到电话后,东源供电局灯塔供电所配电运维班副班长朱仲华即刻赶往事故地,很快查出故障原因,故障排除后,朱仲华长舒了一口气。

才40岁出头的他已经从事电力行业23年了。一身工装四季穿在身,他代表一个产业工人对自身岗位的无限热爱。

在工作中,朱仲华以身作则,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每次将排障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他监督辖区内配网工程施工,创造了灯塔中心供电所自建所以来安全生产零事故的佳绩。

凭借着这样一份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朱仲华成为了同事们的良师益友,更是用户眼里不可或缺的“点灯人”。

本报记者黄欣邹力文/图

新闻推荐

黄河出现今年第2号洪水

据新华社郑州7月4日电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获悉,受黄河源区持续降雨及龙羊峡至兰州区间降雨影响,黄河干流唐乃亥站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