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企业帮扶河源贫困村从教育抓起 莲塘村有了幼儿园
南方日报记者谭冰梅
2018年9月1日清晨,新的学年来到了。5岁的岳岳(化名)早早就闹着起来去上学。他一改暑假期间睡懒觉的习惯,天不亮就爬起来,穿上衣服,饭都顾不得吃,就兴奋地吵着让妈妈送他去上幼儿园。
妈妈很理解岳岳的兴奋。此前这个村里没有幼儿园,岳岳一直没有学上,只能整天跟在妈妈屁股后头。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也觉得这样对岳岳不好。两年前,这个村里建成了第一个幼儿园,当时4岁的岳岳去上课几周后,很快就尝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从此,每个新学期到来,岳岳都急不可待地要去上学。
岳岳跟随妈妈来到紫金县龙窝镇莲塘村莲塘平安幼儿园,老远就看到老师们穿着整齐的园服在门口迎接大家。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来到幼儿园,像岳岳这样的大班孩子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后,欢快地步入校园;有的孩子因为是第一次报到,还有点怕,抱着家长的大腿不肯走开,老师们就耐心跟新来的孩子聊天,抚慰初次入学的不安情绪。不一会儿,幼儿园的操场就热闹起来。厨房里传来饭菜的清香,那是工作人员在为孩子们准备午餐。
这个幼儿园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在平安集团的大力帮扶下,学校的各项设施不断完善,从初期配备的厨房设施、儿童娱乐设备等基础设施,发展到后期补充建设的音体室、舞蹈室、积木间、绘本馆、种植地等场地。目前,幼儿园已有本村及邻近村落共计80名幼儿就读。
村里适龄幼儿都进了幼儿园
平安集团驻莲塘村驻村工作队长杨庆丰回忆,2016年5月,驻村工作队进驻莲塘村后,开始遍访莲塘村410户农户,对贫困户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调研期间,我们发现莲塘村位于7个自然村的中心位置,村里有大量的留守儿童,而莲塘小学正好有富余的空置教室可利用。”
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其实村里的两委对建设幼儿园谋划已久,但苦于资金欠缺而一直没有具体落实。“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平安集团多年深耕教育扶贫的经验,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幼儿园建设运营的调查研究,最终形成决定在莲塘村建设一所幼儿园的提案。”杨庆丰告诉记者,提案经莲塘村村民代表大会、村党员大会一致同意通过。
为解决莲塘村及周边适龄幼儿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平安集团投入153万元建设了这所可容纳200名儿童的幼儿园。幼儿园从筹建到运营,期间的过程和细节,都让杨庆丰记忆犹新。“幼儿园的建设筹备过程前后共用时5个月,经过22个不同部门的审批通过。”杨庆丰介绍。
2017年9月幼儿园开始试运营。经过一年的试运营,幼儿园的投入使用为村民减少幼儿教育支出20万元以上,村里适龄幼儿就读率提高到100%,原需在家照看孩子的劳动力因此得到解放。此外,幼儿园的运营还为村里增加4个就业岗位。
“智慧扶贫”见成效
“扶贫先扶智,教育从娃娃抓起。修建这个幼儿园,就是不让村里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杨庆丰说。
据其介绍,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作为平安“三村智慧扶贫工程”的重点落地地区之一,经过3年时间的不断探索,当地两个乡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初见成效。截至目前,莲塘村已完成22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社会保障兜底,17户可开发贫困户实现预脱贫,目前已经实现贫困户全面预脱贫;洋头村完成17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社会保障兜底,20户可开发贫困户实现脱贫,预计今年可实现贫困户全面预脱贫。
在医疗扶贫方面,目前两村贫困户参保率100%,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严格按政策执行。在产业扶贫方面,在平安派出的驻村干部的带头下,洋头村现已开发了红肉蜜柚种植基地、洋头寨坝地种植、“荆竹排”茶园3大产业;莲塘村开发了茶叶种植、番薯基地、桐公山种养场三大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在教育扶贫方面,不仅援建了平安莲塘幼儿园,还为洋头村小学加装了12台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引入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新闻推荐
省农业技术专家指导河源市农业灾后复产 专家田间地头开“处方”
■省农业技术专家深入连平、龙川受灾地区田间地头,为当地农业灾后复产提出建设性意见。张平摄○本报讯记者张平通讯员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