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小心别被它“缠上”专家提醒:蹚过污水后应及时洗脚
名医档案
李通城
皮肤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工作近10年,内科基础扎实,皮肤科专业知识全面,曾在广东省皮肤病医院研修,在汕尾皮肤病医院工作多年,擅长诊治各种常见真菌性、细菌性以及过敏性皮肤病。
前段时间河源市持续暴雨天气,不少市民和群众的脚都长时间浸泡在水里。河源友好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李通城提醒,大雨或洪水过后长时间蹚水可能造成“烂脚丫”等真菌感染等疾病。因下肢长时间浸泡在污泥浊水中,皮肤经常受到擦伤,破损的伤口长时间浸没在洪水中,趾缝间浸渍发白、肿胀、破溃、糜烂,甚至皮肤剥离,伴有瘙痒。
上述症状是一种皮肤真菌传染病的表现,医学上称之为“脚癣”或“足癣”。我们俗称的“烂脚丫”其实就是属于足癣中的浸渍糜烂型。因其有个特点,就是真菌在湿热的环境下特别容易繁殖,加上因为湿热,脚趾缝皮肤浸渍后防御能力下降,真菌侵入,所以就会出现瘙痒、脱皮、水疱等症状,搔抓后因为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出现糜烂溃疡疼痛这些症状。
医生提醒,污水容易诱发皮肤病,特别是有足癣的患者更应警惕,雨水湿脚时,一定要及时洗净,换上干爽鞋袜,特别是爱穿拖鞋或者光脚涉水的人更要注意。雨天出门,双脚在雨水中浸泡久了,脚缝中容易滋生细菌,造成真菌感染,严重的会引起脚部糜烂或脚癣。建议蹚过污水后,一定要记得及时洗净双脚,保持皮肤干爽,有条件的可更换干净的鞋袜。如果皮肤有创口,可先擦碘伏清洁,并对伤口进行观察,一旦发现伤口较深并且伴有出血、溃烂或化脓的症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要下水,并及时就医。
专家提醒,除了洗脚,还要避免双脚长期静止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影响了局部的血液循环,特别是有足癣等皮肤病的人群,应尽量远离阴湿的环境。外用药物:浅表性皮肤创伤可用炉甘石粉或5%的明矾炉甘石粉涂抹,也可用10%—15%的明矾溶液或3%—5%的食盐溶液、紫药水泡脚。感染严重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黄欣黄焕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昕通讯员李科近日,市文明办、市发改局(市信用办)联合发布河源市2019年首批诚信“红黑榜”名单,其中广西桂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