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筑起安全壁垒 河源市消防救援人员解救转移被困群众3000多人

河源日报 2019-06-27 07:05

■6月10日,连平县上坪镇新陂村唯一通往外界的桥梁被洪水冲断,救援人员用消防梯和冲锋舟搭起一条生命通道,成功转移1500余名被困群众。本报记者 冯晓铭 通讯员 肖瑶摄当灾祸突如其来,有一种颜色,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这,就是橙色。

在“6·10”“6·12”两场特大洪灾中,连平、龙川、和平、东源相继告急!市消防救援人员闻警而动,用“橙色”在灾区筑起了一道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实防线。

他们,用“橙色”架起生命通道

灾情发生后,河源市消防救援队伍第一时间集结力量,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先后调集7个消防救援中队、1个战勤保障大队、21个专职消防队、指战员265人、舟艇10艘、消防车78辆,投入到抢险救援中。

6月10日,连平上坪镇新陂村唯一通向外界的桥梁坍塌,全村群众聚集在断桥边无法通过。生命危在旦夕,救援刻不容缓。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决定先由一名消防员利用绳索横渡到对面的桥梁处,再利用2艘橡皮艇和15米金属拉梯架等救援工具,开通两条生命通道,经过4小时奋战,该村1500余名村民成功转移至安全区域。

他们,用“橙色”飞抵“孤岛”

6月12日,连平县上坪镇三洞村唯一的进村通道被洪水、泥石流全部淹没,该村断水、断电、信号中断成为“孤岛”。村里完全失联,救援人员尝试徒步进“岛”无功而返。市消防救援支队决定成立10人的救援突击队,分两批次乘坐直升机深入“孤岛”,并与当地村干部分别向村民派送物资,耐心劝告村民撤离。最终,全村35名被困人员通过直升机有序转移至安全区域。

他们,用“橙色”持续作战

6月10日至14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龙川多地因洪灾发生山体滑坡,市消防救援支队先后抵达老隆、龙母、登云等地,救援被困群众。

在老隆镇,该镇东江酒店附近发生山体滑坡,大量泥浆冲进山下民房,屋内两人被不断涌入的泥浆掩埋。市消防救援支队龙川中队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清理泥浆,成功从淤泥中抢救出两条生命。由于山洪暴发水位激升,该镇水坑风景区路口、果园新村技工学校等地有多名群众被困在湍急的洪流中,情况危急。市消防救援支队龙川中队救生员们携带救生衣、保险绳等救援装备,涉水将被困群众逐一转移至安全区域。

他们,用“橙色”逆流而上

6月10日,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平中队接警称,热水镇南湖村因洪水导致大量村民和29名外地游客被困。接警后,该中队消防员立即赶到现场,分成3组展开救援。一组消防员利用橡皮艇对被困群众开展救援工作;一组消防员利用百米安全绳,固定两端,以每5米1名救援人员的形式,徒步逆流前行,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救援,118名受困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最后一组救援人员,徒步涉水挺进度假村,将29名被困游客转移至安全区域。

一次次危险的行动,就是“橙色”救援的有力证明。此次抢险救援,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力以赴,彰显了消防队伍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拼搏精神。

此次抢险救援,全市消防部门众志成城、逆风而上、溯流而行,开展专业救援,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和赞誉。截至目前,全市消防部门累计派出消防车500辆次、出动指战员3213人次、完成36个作业点的抢险任务、排险56处、清障69处、送水170吨、转运物资136吨、冲洗学校和街道等60余处,解救转移被困群众3000余人。

(本报记者欧阳瓒)

新闻推荐

超声检查对人体会造成影响吗?东埔医院:用于临床诊断超声检查其剂量均处安全范围之内

大多数人对超声的理解就是:怀孕了的孕妇要去做B超。而事实上,超声绝非仅用于孕妇检查胎儿,超声还可以运用到其他很多方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