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似钢 信心如磐 河源市打响复产重建攻坚战,再建美好家园
洪水可以冲毁我们的家园和村庄,但冲不垮我们的精神和意志!
洪水退去,受灾地区满目疮痍,复产重建这场新的战役已然打响:争分夺秒打通道路、修复受损电力、通信、将受灾群众转移到临时安置点,急如星火的八方驰援,无私奉献的爱心汇聚……在“6·10”“6·12”两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洪灾中遭受重创的河源,正以如钢的信念、如磐的信心,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恢复灾区的基本生产,拉开复产重建的大幕。
军民齐行动
恢复基本生活秩序
“6·10”“6·12”洪灾,河源市88个受灾乡镇(街道)、38.7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5785间,直接经济损失37.41亿元。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市委市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作出了部署:“抢险、排险除险、恢复群众基本生活、恢复灾区基本生产、灾后重建”五个阶段工作互相交织。在整个抢险救灾过程中,各个区域五个阶段工作各有不同的重点、相互交织。
党旗飘扬在复产重建最前沿。洪灾过后,河源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市动员、全员投入、全力以赴,各部门开展“深入群众守初心、救灾复产担使命”活动,在节假日正常上班,帮助受灾群众修复基本生活基础设施,保障受灾群众物资供应。
6月15日,重灾区连平县开展了“救灾复产、勇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3000多名武警官兵、党员干部深入上坪、内莞、陂头镇等灾区一线帮助受灾群众清淤泥、清路障、清洁家园等工作。在完成抢险救援任务后,武警河源支队再次派出100名兵力,进入连平县受灾最严重的上坪镇三洞村帮助灾民清淤复产。为帮助受灾地区迅速恢复生活生产,河源军分区统一组织1000多名官兵和民兵,驰援连平县和龙川县重灾区。
在和平县热水镇下径村,村里的供水、供电、通信已恢复正常,中断道路已打通,村民们正忙着购置生产设施和复产作业,灾后复产工作有序进行。在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村民转移安置点贝岭中学,乡亲们正在聊天和看电视,秩序井然。不少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在为灾民服务,嘘寒问暖,从6月13日开始,他们就分批来到这里,先后有300多名村民被安置在这里。
100多支专业队伍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治、消毒杀虫、健康监测、饮用水卫生监测、水灾卫生疫病防控等工作。目前,灾区未发现因水灾所致的疫情、聚集性病例和食源性疾病。
加快重修被损毁的4条道路、54座桥梁、66个堤坝、3180处灌渠,尽快恢复灾区基本生产条件。
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市委市政府始终放在心上、干在手上:持续强化食物、饮用水、医药用品等急需物资供应,重点妥善安排好“6·10”“6·12”两次灾害中的51135名转移人口、新一轮强降雨中的34672名转移人口生活,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加强285个集中转移安置点安全检查、消杀防疫工作,尽快把被转移群众转入招待所、住宅等条件较好的场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众志成城复产重建
四面八方的支援纷纷赶来,复产重建的号角愈加嘹亮。
央企来了!6月25日,在龙川县贝岭镇,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水电九局)驰援400公里,从深圳派出大型机械设备疏通堵塞的道路、河道。
在重灾区连平县上坪镇,中铁一局应急抢险队通宵达旦作业,成功抢修G105显村村塌方段,确保了国道畅通。
对口帮扶队来了!近日,深圳市南山区派驻连平县工作组联合27个省定贫困村的60多名帮扶干部,到上坪镇布联村开展“救灾复产、勇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帮助受灾群众清扫街道上的淤泥、杂物,冲洗道路。在此次抗洪救灾过程中,深圳派驻河源的近300名帮扶干部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参与疏散、转移、安置受困群众等工作。深圳路桥集团驻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潘新东说:“我已经把米贝村当成自己的家乡,遭遇这样的天灾,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和村民共渡难关。”
下转4版上接1版
省专家来了!广东省农科院派出专家组考察河源市连平、龙川、东源等受灾现场,针对鹰嘴桃和柑橘排涝、水产养殖水质调控及设施修筑、大型猪场和鸽场灾后养殖关键环节管控、水稻花生蔬菜葡萄等农作物灾后田间管理等提出了系列切实可行、高效实用的解决方案,帮助河源市农业加快恢复生产。
四面八方的爱心力量正汇聚成灾后复产重建的强大合力。
我们紧紧在一起
高标准重建美好家园
重建家园,时不我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广大灾区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韧的毅力、勤劳的双手,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大席河环绕的连平县内莞镇显村村,原本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2000多平方米的大广场、1.8公里沿河景观道路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美丽乡村建设初建成效,而这场天灾让这一切化为泡影,显村村民户均损失约5万元,是内莞镇受灾较为严重的村之一。显村村村主任黄志标表示,村里将重新修复沿河道路等基础设施,继续发展特色民宿、特色水果、特色旅游、特色体验、特色文化等乡村特色产业,将显村村打造成生态宜居、产业振兴的精品村。
龙川县龙母镇聚勇白鸽养殖公司在本次洪灾中直接经济损失达2900多万元,其中种鸽损失价值达220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已经成立了灾后自救工作领导小组,鸽场在领导小组的指挥协调下,迅速组织养鸽户抱团,对受灾的栏舍被淹死的鸽子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场地进行清理、立体全方位消毒灭源处理,尽快采购种鸽,及时恢复生产。
复产重建,必须攻坚。我们将加快重修被损毁的4条道路、54座桥梁、66个堤坝、3180处灌渠,尽快恢复灾区基本生产条件。继续深入开展“深入群众守初心、救灾复产担使命”活动和抢险救灾专项巡察活动,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灾区,全市动员、带领群众对10730.7亩农田、60382平方米养殖场进行抢种、改种、补种,引导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提高群众收入。紧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四好农村路”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四沿三区”乡村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建设,科学规划灾区和全倒户、房屋受损户的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休戚与共,风雨同舟。洪灾已渐渐远去,紧张有序的灾后复产仍在进行中,曾经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河源人民,正满怀信心地建设新农村、新家园,走向新生活。
新闻推荐
陈苏伟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宏连通讯员邱发平横渡英吉利海峡、横渡美国西部卡特琳娜海峡、环纽约曼哈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