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全力打好抢险救灾复产硬仗 水毁公路重建工程 力争7月底动工建设

河源日报 2019-06-24 06:57

○本报讯记者郝晓楠记者昨日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河源市加快制定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排险除险工作方案和水毁公路灾后重建工作方案,切实抓好设施隐患排查检测和水毁设施修复重建工作,全力打好抢险救灾复产硬仗。

根据部署,所有水毁项目要在7月底前完成技术方案设计,力争7月底开工建设,除重建难度大的大中型桥梁及重大边坡地质灾害点外,其他力争在今年底前完成。市交通运输部门将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和社会各界支持水毁公路修复重建工作,群策群力,共同抓好。

据了解,连日来,河源市遭遇洪灾袭击,交通基础设施遭受重创。据初步统计,全市公路路基损毁(下塌方)约33.90万立方米/93.05公里,边坡上塌方约232.37万立方米/3783处,路面损坏约36.90万平方米/118.16公里,桥梁损毁4159.2米/136座,涵洞损毁988.5米/80道,防护工程损毁27.06万立方米/578处。路线中断1145处/360条次,其中国省道中断182处/42条次,初步估算水毁损失约8.76亿元。

为做好抢险救灾复产工作,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成4个小组深入连平、龙川、东源、和平等重灾区指导开展排险除险工作,重点排查出现险情的桥梁、路基下塌方及边坡地质灾害点,以及可能对公路、桥梁安全通行特别是抢险救灾造成影响的重大隐患点;对出现险情的桥梁,依据现场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管控和处置措施。

市交通运输部门按照“轻重缓急、先通后畅、突出重点、确保通车”原则,在全面排查核实的基础上,确定修复重建任务,以主干道为重点,保证干线公路和通乡镇以上公路畅通;以清理上边坡大塌方、修复水毁下塌方和桥梁为重点,保证车辆通行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尽快修复路面和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达到畅通安全的目的。对一些仍中断的重要线路,采取重点突破的办法,力争用最短时间抢通,减少损失;对一些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被毁桥梁,一时无法修复的,采取绕行或想方设法搭建人行便桥等措施,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要。通过修复重建,确保公路路容路貌、通行能力、服务水平恢复到不低于灾前水平,切实为群众恢复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交通支撑。

新闻推荐

案值670万走私烟被查

○本报讯记者欧阳瓒通讯员马玉刚近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四大队查获一辆涉嫌非法运输烟丝大货车,控制涉案嫌疑人1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