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红都到新闻媒体调研 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凝聚全市上下抢险救灾复产重建的磅礴力量

河源日报 2019-06-22 06:14

○本报讯记者董伟伟昨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到河源日报社、河源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就“6·10”“6·12”洪灾宣传报道、做好下一步抢险救灾复产重建新闻宣传工作进行调研。

“6·10”“6·12”洪灾发生后,河源市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河源日报社、河源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全体采编人员全员出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客户端、公众号等平台,建立起全媒体播报机制,立体式呈现河源市灾情以及全市上下抗洪抢险救灾的行动、举措和成效,强化了正面舆论引导,彰显了媒体责任担当。

丁红都充分肯定了河源市新闻媒体关于抗洪抢险救灾复产的宣传报道工作。丁红都指出,“6·10”“6·12”洪灾发生后,河源市广大新闻工作者主动作为、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深入灾区一线,报道了一大批反映抗洪抢险救灾复产的好新闻、暖新闻,为夺取抗洪抢险救灾复产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胜利凝聚了广泛社会共识,营造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抢险救灾复产的浓厚氛围。

丁红都强调,当前河源市“抢险、排险除险、恢复群众基本生活、恢复基本生产秩序、灾后重建”五个阶段工作互相交织、交叉进行,任务更加繁重,更需要广泛的共识和支持。全市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进一步凝聚起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洪抢险救灾、开展灾后复产重建的磅礴力量。

丁红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准确、全面、客观报道灾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让社会全面深入了解河源受灾情况;要聚焦抢险救灾复产重建一线的党员干部群众,深度挖掘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成效、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汇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增强广大群众抢险救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要立足当前抢险救灾复产重建工作实际,拓宽报道思路,创新报道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不断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强化抗洪救灾公益宣传,不断提高公众的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民防灾、合力减灾、共同救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市领导彭定邦、何广延等参加活动。

新闻推荐

全市逾7.9万名学生参加中考 没有考生因受灾缺考

■昨日下午,参加中考的考生轻松走出考场。本报记者冯晓铭摄○本报讯记者谢少娜苏勇军刘烨华张平昨日,河源市2019年初中学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