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穿越八千年而来 漆艺流光 大美不言

羊城晚报 2019-05-27 15:23

剔红漆器是拍卖场上的亮点

岭南图腾》程智漆艺作品

竹胎犀皮漆茶则(洪乙栋作品)

柴烧+莳绘茶盏(洪乙栋作品)

国家一级文物仿制品《仿唐金银平脱髹漆秘色瓷碗》法门寺博物馆收藏 2014年(程智姜捷)

文/羊城晚报记者 施沛霖

图/受访者提供

“滴漆入土,千年不坏。”自古以来,就有“髹漆成器”之说。匠人采割漆树天然液体提炼成色漆,髹涂在器物胎骨上,经反复髹漆荫干打磨然后推光方成器。漆器温润浑厚、华丽庄严,任凭时光如梭,也无法剥夺其迷人的幽光,非现代化学涂料所能企及。天然大漆的包容性,又能令它与无数材料巧妙结合,造就无限可能性。

漆器自新石器时代起源,发展至宋元,已至炉火纯青之境。明万历人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讲到宋人的雕红漆器,以朱漆厚堆之数十层,“雕法之工,雕镂之巧,俨若图画”,其夺目可观,传世甚少。

历史悠久,考究复杂的髹漆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漆器在国内的收藏市场一直属于小众门类,热度与陶瓷不可同日而语。近年,随着学术界、收藏界、漆艺行业对漆器之美的不断推广和发掘,越来越多人开始将视线投向这种充满人文情怀的器物。去年3月,广东省传统漆艺工作站成立,对广东传统漆艺进行更系统的传承和研究。去年底,“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是上博首次系统完整地展出馆藏漆器。而就在本月12日,学术界代表及21位中国漆艺传承人聚首清华大学,举行了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筹备大会,共图漆艺发展大计。

在接受本版采访中,漆艺大师程智和青年漆艺家洪乙栋都表示,随着文化自信和大国工匠精神的弘扬,漆艺正面临近代以来最好的生存状态,受到各界的重视。那么,漆器是否能成为收藏界的又一只“潜力股”?值得持续关注。

漆艺历史:千文万华

杨明在《髹饰录》注释中,漫谈历代漆器工艺时,用“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来慨叹漆器技艺发展至明代已是品种繁多,使人目不暇接的盛状。《髹饰录》中,漆器达14类之多,而明代之后,漆艺的发展也未停下步伐。“千文万华”四字,正可以概括中国漆器艺术的丰富与多元。

羊城晚报记者:作为一门根植于东方具有浓郁民族性的艺术,漆艺有着怎样悠久和辉煌的历史?

程智:东方有三大传统艺术,水墨和陶瓷是众所周知的,但漆艺知道的人不多,它却是三者中历史最长的。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和“漆弓”上,有天然植物漆的残迹,经专家考证髹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

洪乙栋:中国漆艺源远流长,第一个高峰是在先秦。春秋战国时代的漆器艺术达到了很高的审美高度。到了秦汉特别是汉代,中国漆艺进入了鼎盛时期。唐代漆器尽显大国盛世风范,镶螺钿技法、金银平脱技法、剔红技法、脱胎漆器等工艺异彩纷呈。宋代以瓷器著称,但漆器艺术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明清以来漆器制作技术不断提升,扬州的镶螺钿和百宝嵌技法、福州的脱胎漆器技法、北京的雕漆技法等都有新的发展。这一时代在漆学理论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明代中晚期诞生了迄今唯一的漆学专著《髹饰录》。

羊城晚报记者:我国有哪些漆器的传统产区?广东漆艺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程智:先说我国的传统产漆基地,主要有四个:湖北恩施的毛坝,重庆城口、陕西安康和贵州毕节。而漆艺的手工基地有:江苏扬州周边、福建福州、北京(历史上宫廷造办处有许多能工巧匠,其中不乏漆工)、山西平遥、甘肃天水、四川成都和重庆,江西的鄱阳地区,广东阳江市,以上地区都有非遗传承人,有国家级和省市级的。广东的漆艺在汉代及清代也曾辉煌过。近现代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有点滞后。值得一提的是,两三百年前的广州十三行外销漆器在历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征,值得关注和研究。

羊城晚报记者:听说程智老师近期正在撰写《广东髹漆简史》,对广东漆艺的发展变化作了详尽全面的调研发掘,有什么新发现、新观点?

程智:去年我与梁志钦老师开始编撰《广东髹漆简史》,这是广东省传统漆艺工作站的项目之一。梳理了从战国时期先秦两汉至现代广东漆器的发展变化脉络,弥补了广东髹漆历史的一些空白点。

例如我们考证到,在岭南地区以前就有产漆的地方,经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在河源市东源县黄村镇漆树坝和漆目嶂一带、乐昌大瑶山等地都自古产漆。

我们目前考证到的广东最早跟漆有关系的文物,是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的1972年肇庆出土的战国青铜罍,它的表面采用了错银朱漆填绘的工艺。同期出土的还有一只战国三足铜盘,出土报告显示出土时铜盘周边有一层厚厚的天然植物大漆。两者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再者,在近现代广东地区特别是广州地区制作的“广器”中,广作家具和广钟这两个载体都离不开漆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十三行的外销漆器,这个是我们在近现代发现的关于漆器的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漆艺现状:亟待走入生活

漆艺如何走入生活并在工艺上作出更多探索?专家们认为,从生活实用性到当代艺术性,漆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羊城晚报记者:今天中国的漆器技艺虽在,但离生活却有点远,更多以工艺品的形式存在。您认为漆艺应如何从博物馆、展览馆真正走入大众生活?

程智:漆器的大众认知度,已比十年前高出很多。最初的普及教育期似乎已经过去了。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现在一说到大漆,一说到漆器,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好东西,是天然环保的,是极具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

谈到漆艺如何走入生活,我觉得特别值得借鉴的是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近几年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十分成功。让文物活化,让漆艺走入生活,这是一个方向。这方面我们也作了一些尝试,比如我和法门寺博物馆合作的国家一级文物“金银平脱髹漆黄釉秘色瓷碗”的复原和文创品;与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合作的文创衍生品等。要融入生活就必须符合现在大众的生活习惯,引入现代的设计。近期我们工作室还与某汽车品牌合作,以漆工艺设计制作了五辆车的漆艺汽车内饰,其中一台漆艺车饰是从日本奈良正仓院展出的一个唐代镙钿玳瑁镶嵌的漆盒中获取灵感而设计成“鸳鸯花鸟纹螺钿镶嵌漆艺汽车内饰”;其中的图案纹样和漆工艺即从此唐代国宝文物选择提取,根据车饰配件的不同型态重新建构。我也正在尝试将漆艺丰富的技法和古琴有机融合,通过漆艺古琴推进这两大世界非遗的传承。

洪乙栋: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替代物料的丰富,漆器时至今天成为一种工艺品,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仅仅是中国,即使是有着传承及完善的手艺保护制度的日本,在当代的漆器市场中,造价昂贵的漆器也是人们日常重要节日及招待重要客人时才拿出来使用的器物。

来到当下的生活语境,站在环境生态可持续绿色发展的角度及满足人们美好生活愿景的目标出发,漆器还是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的。

漆器要走进大众生活,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是利用现代科技取代部分传统漆器全手工制胎的方式,缩短漆器制胎的时间及手工成本,而从市场价格层面,让更贴近大众生活需求的漆器产品在市场流通。

另外,从教育为基础到社会工匠培养,建立完善的传承保护制度,培养高素质工匠,保证其精品度从而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最后,注重漆器设计的当代美学及日常使用习惯。古人那种繁复华丽的工艺品风格实则已经不适合当代家居使用了,难以融入到当代家居审美品位及使用习惯。

羊城晚报记者:当代漆艺在材料、工艺方面有什么新的探索?

洪乙栋:这方面韩国和日本尝试得比较多,包括各种卡纸、牛皮纸、纸浆、纸胎等。我们现在正考虑和广州美院合作,他们有3D打印的技术,我们做脱胎漆器时,会尝试用数字3D打印技术,建模打印出来,里面可以拆卸,干透后把模拆掉就可以了。这样就能解决做胎体的时间成本太高的问题。

程智:把大漆作为一种材料,加上科技和现代设计导入工业产品里去,我觉得是一条比较好的路子。用时髦的说法是跨界融合,比如大漆跟金属、陶瓷和玻璃等不同材料的融合。漆材料本身也有一些国内的研究机构在作出改良,像西安生漆研究所和武汉国漆厂及一些大学里都有一些突破。

羊城晚报记者:您认为当代漆艺有什么发展机遇?

洪乙栋:近年国家逐步出台了不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政策及艺术基金,越来越多的媒体也在挖掘宣传漆艺,目前对于漆艺来说,应该是近代中国以来最好的生存状态了。随着国民生活品质及审美的提高,也必然会带给漆艺行业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而在平面艺术发展中,在今年的巴塞尔艺术展我看到了一些当代艺术家以大漆结合其他媒介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其收藏价值及艺术价值值得关注。

可以预料,从生活实用性到当代艺术性,漆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漆艺收藏:

价值未来可期

古代漆器向来讲究“百里千刀一两漆”,漆器自古就是奢侈品。近几年在内地拍卖市场,漆器虽屡创高价,却迟迟没能异军突起。从2017年春拍起,漆器价格有所上升,漆器收藏渐渐从小众收藏走向大拍场。在漆器收藏种类中,雕漆、百宝嵌等较受宠。雕漆是“燕京八绝”之一,一件明永乐剔红双凤莲花盏托曾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3314万元港币刷新雕漆作品的拍卖纪录。纵观近年漆器的拍卖成交,高价的也多为雕漆剔红。百宝嵌也是藏家的心头好。清乾隆紫檀百宝嵌花卉宝座曾在拍卖会上以3200万落槌价成交,清乾隆百宝嵌人物故事漆器大屏风以2000万成交。古董漆器的升值潜力值得关注。

羊城晚报记者:漆艺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

程智:谈到漆器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我觉得应该首先要从历史上多去关注一下,漆器历朝历代都有。每个朝代都有显著的特征和不同工艺,比如唐代就是以金银平脱为主,把贵金属金和银打成薄片,镶嵌在一个器物上面,然后刷上大漆再去打磨。其特征就是贵金属与生漆的结合。

由于漆器的工艺非常繁杂,耗时耗工,旧时都是被皇帝、皇亲贵族和有钱人去收藏,只能他们才能买得起这些精致的漆器。在明清时代,又有一种比较奢侈的漆器出现,就是要用刀制作的漆器,首推剔红,也就是把朱红大漆一层一层地刷,几十遍后,刷到一定的厚度,再趁没有完全干透之前用刀具刻。那可想而知,它的制作时间周期之长,难度之大。这些都决定了漆器是一种奢侈的收藏品。

羊城晚报记者:您觉得漆艺最打动您的地方是什么?

程智:从技术层面,漆器分四大类,有素髹漆器(也叫单色漆器);有用笔描绘的漆器,如描金、描彩;有镶嵌的漆器,在清代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百宝嵌工艺,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玉石、玛瑙、翡翠、象牙等镶嵌上去。还有就是用刀刻的漆器。不同的漆器,有不同的美感,如果是素髹漆器,打动我的就是那种滋润、深邃的感觉。而剔红给我的美感,就是那种朱红大漆通过刀具刻出来的艺术价值。大漆的滋润感,可用古琴作比较,那种越磨越包浆的感觉,是其他的任何一种涂料,特别是化工涂料达不到的。

洪乙栋:漆艺最打动我的是它材质本身。它极具包容性,跟很多材质都能够结合,与很多本无关联的材料发生关系,并为再造与解构创造基础。无论是金属、纸壳、塑料、纤维、织物甚至水泥,它可以附着于你喜欢的几乎任何材料,产生全新的触感。

羊城晚报记者:国内的漆器收藏家比较热衷于收藏哪些类别?作为新手的话,收藏当代漆艺作品时,您认为可以从什么方向入手?

程智:据我所知,漆器收藏的大多数还是古代的,以明清年代为主,特别是清代的,因为它的量大。从工艺上说,收藏的作品,以百宝嵌、犀皮漆、雕漆等为主。

对于当代漆艺作品来说吧,我个人觉得要有学术性、原创性的。在这两个基础上还要有工艺美,要有精致的漆工艺、难度要比较高的,这样才能体现出收藏价值。

洪乙栋:现在收藏家收藏的大部分都是明清的漆器,再久一点都是在各大博物馆,民间极少。如果是一个新手,收藏当代漆器作品的话,建议还是从你喜欢的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一件漆艺作品,是可以拿来用的,不光是放在那里看的。

受访嘉宾

程智

第三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法门寺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二届漆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传统漆艺工作站副站长。

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广东卷》(广东漆器)章节撰稿人。《广东髹漆简史》编撰负责人。

洪乙栋

青年漆艺家,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作品曾多次在北京、香港、新加坡、广州等地展出。2018年在香港Soil艺廊举办了洪乙栋个人漆艺展。

新闻推荐

县政协开展专题调研 助力东源义务教育加快发展

○本报讯特约记者黄廷首通讯员梁新鹏日前,东源县政协调研组开展“加快县城义务教育(幼儿园)发展”专题调研活动,用实际行动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