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绿水篇20 东江名镇佗城 百粤首邑二千年
图:本报记者冯晓铭
佗城,是史料记载中岭南最早建立的城邑之一。
据《淮南子·人间训》《史记·南越列传》等史书记载,现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为龙川首任县令赵佗所建。
佗城,是2000多年来东江中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
佗城既是赵佗兴王之地,又是秦代中原文化南下与百越文化汇融之地。自赵佗为龙川令在佗城驻军施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佗城一直为龙川县治所在地,曾为龙川郡和循州的郡治州所。
2000多年的建埠史,让佗城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考古发现的建城前的新石器遗址牛背岭、坑子里,建城后的秦时古城基、越王井、赵佗故居、马前岗等遗址,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循州治所,明清时期的城隍庙、越王庙、孔庙、东河、仙塔桥、新塔、考棚旧址及古建筑等遗址,仅收录在《河源市文化遗产普查汇编·龙川县卷》里的佗城各类文物就有128处。来到这里的人们,不经意间就能触碰到一段久远的历史。佗城,因此成为199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壹
赵佗筑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的一天,南越龙川,一位年经的将领一身戎装,兀立在一道并不雄伟的山梁上,打量着脚下这片土地和人民。
他此时的职务是大秦帝国龙川令——帝国政权在这片疆域上的代表。此时,那些身披布帛的当地越人,也许正暗中打量着这位陌生的将军。
“此地可为我龙川县治所。”经过多日的实地勘察,赵佗将手向前一挥,指向一片“阻山带河,四面平旷”之地,这个地方,正是今日之佗城。
赵佗建城的同年,其上司任嚣亦修筑古番禺城,即今广州。佗城与广州,成为“同年”建立的城市。
在那个交通极其不便的年代,远在大秦帝国的赵佗和他的大军是怎么来到遥远的佗城的?
通过水路。
为了探寻赵佗入粤路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谭元亨曾到江西、福建实地考察。他认为,沟通长江、珠江水系的西线在灵渠,东线便在龙川以北江西南部。赣江注入鄱阳湖连接长江,余干则在湖的一侧,溯赣江而上,入其支流贡水,往南则是贡水支流桃江,经信丰等与安远著名古圩——鹤子圩仅咫尺之隔。而鹤子圩在定南水上,定南水又汇入了东江,由此便可直达龙川。从余干、南康(信丰之西)经贝岭到龙川,主要是水路,一旦到了龙川,便可以将此处作为中转站,大批物资便可以进入广东腹地。其实,这条东线在唐宋元明清年间,就是一条交通大动脉。
自汉代以来,东江一直是联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清末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引《明统志》说“湖汉水”水系状况时称:“又二百五十里,至广东县界,为东江。谚曰:"赣江九十九条河,却有一条通博罗",谓此水也。”
龙川是2200多年前以水路交通为主的联系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
这是中央党校教授王子今经考证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赣江通道与东江通道古来可以沟通,而龙川在这一交通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江西安远,北流的所谓安远水(今称濂江)与南流的寻乌水和定南水上游之间,直线距离不过20公里左右。从龙川向南,则可以直接通达番禺(今广州)的深阔水道。
古龙川面积极辽阔,必须寻一个在军事和交通上最佳之处作为县治。
在嶅山脚下的嶅湖东面,“阻山带河,四面平旷,登山望景,惟此为中”,北有嶅山,南临大江,利用水道,可达县辖绝大部分地区。再者,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是筑城的好地方。
在明万历《龙川县志》卷二地理志里,有一则“论”曰:“龙川,秦县名,历代沿革不一,今复仍其旧,盖其地为岭表要枢,佗之霸业,实由此起。”
清代梁廷楠也持此说。他在《南越五主传·先主传》里便认为,赵佗“以龙川县为兴王地”。
复旦大学教授钱林书认为,赵佗之所以在龙川县西南的东江西岸筑城(今佗城)为治所,交通方便是最重要的因素,可利用东江水道直达南海郡县治番禺,也可以通往整个东江流域。
赵佗所筑之土城,城垣周长约800多米,东至老城街,南至县前街,西至城头,北至北角塘。宋熙宁年间(1069年至1077年),扩建为周长2400米的火砖城,城墙高5米,宽1米,设5个城门,城池外围开有护城河。
至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另在老城北新建一城曰“新城”。嘉靖十八年(1539年)扩建上五里城、下五里城、下廓城为附城,后为战火所毁。民国二十八年(1939),时国民党政府拆毁城墙,辟为环城公路。抗战时期,广州沦陷后,广东省国民政府部分机关曾一度迁往佗城办公。
自从赵佗到埠以来,佗城作为东江军事重镇的地位,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过。
嶅湖原有水面约300亩,大致自东江岸大路田至雷公坳处。到了明清时,沧海桑田,嶅湖干涸成为农田,至今犹是。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纪念赵佗,龙川城改名为佗城。
贰
“据上流而抚治之,一雄镇也”
佗城处在东江流域和韩江流域分界处,是两江流域的交通要冲。苏辙在《龙川略志》中曾提到,佗城“东接潮梅,西连汀赣,据上流而抚治之,一雄镇也”。
早在赵佗到龙川任县令的几千上万年前,佗城这块地方,就已是古龙川先民生活、生产的家园。从佗城塔西村坑子里遗址发现的文物中,还找到了古龙川与华东存在着一种文化上联系的证据,倘若是佗城不处在便捷水路要冲,这样的交流是很难做到的。
站在遗址上四望,近处有东江,不远处便是佗城,一片绵延不断的小山丘,一些坟墓零星地散落在周围。
坑子里遗址属新石器时期遗址,是1956年考古发现的,1962年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发现的鸡形壶、细把豆(一种容器)、圈足罐等陶器,从新石器时期到商周、战国时期都有,时间跨度很长。
这种鸡形壶在粤东发现较多,除了在普宁后山遗址中发现之外,粤东揭阳、五华、龙川、南澳、饶平、和平、连平、深圳也有零星出土,华东上海、浙江地区也有发现。
“从发掘出来的这些器物看,说明古龙川与华东地区存在着一种文化上的联系。”原广东文物考古所副所长、研究员邱立诚说。
1983年发现的佗城四甲上印村牛背岭新石器文化遗址,其陶片(器)纹饰及石器制作工艺,与在坑子里所发现的器物基本相同。这个遗址距今4000多年。
这古已有之的在人口、生产力与交通等方面的良好基础,使赵佗把疆域广阔的古龙川县治所放在佗城,成为了必然。
叁
宋代佗城为广东九大望县之一
虽然古龙川县是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最早设置的县,但直到唐代,东江流域仍是岭南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
在唐代,虽然人们对所设的县都叫“县”,但分上、中、中下、下4个等级,以户数也就是人口来划分,6000户以上的,属上县;6000户至2000户的为中县,2000户至1000户的为中下县,不满1000户的为下县,河源、雷乡(即龙川)及归善、博罗等9县同属中下县,已是今天广东省内88县中户数较多的县份了——当时属上县和中县的也不过有14个。
在宋代,龙川县的人口增加了不少。当时县的等级,除京畿外,1万户以上的为望县,7000户以上的为紧县,5000户以上的为上县;龙川在宋时已属望县,户数1万户以上,为广东9个望县之一,比属中县(3000户以上)的东莞、归善、博罗高出3个等级。(司徒尚纪、许桂灵《文化视野下赵佗在东江龙川经略》)
赵佗南下大军的一部分,以及随后2000多年里陆续从中原、闽赣及广东省迁来佗城的移民,留在了这座位于东江之滨的小城里,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近年对佗城镇调查统计数据显示,4.1万人的佗城镇竟拥有姓氏179个,其中该镇仅有2000多人的佗城村竟有140个姓,远远超过了我国此前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宁村发现的87个姓氏。
肆
两千年东江商贸中心
佗城是个水量充沛的城镇。
据勘察,佗城镇内有大大小小共18条河流,主要河流是东江,其余为小河小溪,均汇注于东江。东江由东北至西南流入佗城,从学堂、石马,流至东源县,在佗城镇的水路约15公里。(《佗城镇志》)河床平缓的东江,使佗城的水运行船风险降到很低的程度。
作为东江流域最早的城池,佗城扼水路要冲,一直以来就是相当繁荣的商埠,但秦汉时期佗城的商贸交易究竟是怎样一样状况,并无史书记载。
到了唐宋时,闽、赣、兴梅、潮汕、惠广等地的物资在此集散,佗城因此成为东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广东省东江流域治理开发专题研究》P283)佗城的东坝商埠,从唐朝起便是商业兴盛之所,是一座与城南仅有一水之隔的江心小岛。各地商人自水路来此,将山里的货物如竹、木、炭、土纸、松脂、陶瓷及其它山货带到佗城东坝商埠,又从东坝走向东江、韩江流域的各个市县、城镇。同样,外埠的商品大多经水路到达佗城。
宋元及明朝前期,因循州府设在东坝,因此东门到校场的小市街的商贩最多。现存的东坝码头旧址建于明代,长7米,有石阶15级。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遭遇洪水淹浸后,贸易渐废。嘉靖四十年(1561年)曾遭兵燹。隆庆五年(1571年)复遭水淹,民居没顶,后不可复,集市转移到南门街。民国元年(1912年)发生了一场大洪水,冲崩了东坝北岸,露出墙脚砖柱、古碗古钱,正是古循州的遗物。
清代中叶,佗城占漕运、盐运、河务三大政要之利,经济形势更是达于鼎盛。尤其是盐业,每年都能为清朝龙川县政府提供巨额税收,佗城商会正是在清代诞生的。遍布佗城的茶楼、酒楼,以及粮行、药行、布行、木材行等,使佗城有了“小广州”之誉。
1958年后,中山街开始繁荣;1964年,一场大洪水使南门街几成废墟,中山街便替代它成为新的集市中心。(《佗城镇志》)
佗城的集市圩日,一直定在农历逢三、六、九日。每天上午9时许,四方农民及商人云集市场,十分热闹。除小宗货品自由贸易外,像猪牛羊等牲畜类交易,有经纪人在中间牵线、讲价,生意也较兴隆。到了下午3时左右,人们就开始收拾东西返家,毕竟不少人是从邻近县镇的柳城、蓝口、义都、附城、老隆等地来的,路程并不短。
在清朝末年,佗城出现了“洋货”,有洋火(火柴)、火水(煤油)、洋布(布疋)、洋钉(铁钉)、洋铁桶等物,还有洋烟(鸦片)在暗中交易。
集市上流动的摊贩固然很多,固定的店铺也开了不少。到了民国时期,佗城镇内有店铺300多间,分布在南门街、东门街、西门街、百岁街、府前街等一带,有咸鱼杂货、百货布匹、酱料糖饼、茶楼旅业、药店、书店、米行、缸瓦店等等。商人来自各地,除佗城本地人外,还有福建、广州、佛山、潮州、大埔、梅县、兴宁等地的商人。
从佗城南门码头上岸,便到了南门街。南门街的老屋,大多是骑楼式的店铺。在水运发达的时代,这条街上,这些店铺里穿行着熙熙攘攘的商人和民众,摊位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各地农产品。而这些商品,大多来自那个建于明朝的南门码头。
佗城的南门至少有三个码头:南门渡码头,建于明代,长6米,有石阶15级;华光庙码头,建于清代,长8米,有石阶20多级;天后庙码头,清代所建,长5米,有石阶12级。又有大东门码头,清代所建,长5米,宽4米,有石阶12级。另有窑头水码头,建于明代,长5米,有12级石阶。大江桥渡船头码头,建于唐代,长5米,有17级台阶。
这些码头繁荣了数百年后,终于在陆路交通大发展后逐渐沉寂。
和码头一样风光不再的,还有佗城东江边上的天后宫。船运的货少了,人们也不再坐船了,便不惧风浪,也没必要去求妈祖在水上保佑自己了。
在南门街上转上一圈,很快就到了老秦街。老秦街曾用名叫县前街,皆因有段时间县衙设在此处。老秦街现在又短又小,更像一条巷子。
1949年之前,佗城一直是龙川的政治、文化以及商业的中心。新中国建立前,龙川有三个大圩镇、贸易中心,分别为佗城、老隆、贝岭,又有小圩镇27个。
在佗城这些市集屡遭洪水时,同样在东江之滨的另一座城镇,亦因历史沿革际会,龙川的商贸重心,渐渐由佗城转往该镇。这个镇名叫老隆。
新闻推荐
省河长制考核组到河源市检查 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河湖治理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高芳芳通讯员黄景生前、昨两日,省河长办副主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玮率省河长制考核组到河源市考核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