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人大代表林顶兴 心系群众履职尽责 情系家乡助力发展
河水清澈见底,河边干净整洁,这是紫金县蓝塘镇半径村河道的真实状况。村民林锦标说,自从村里建了垃圾收集池,有专车专人收集垃圾,村民都自觉地将垃圾倒进垃圾池,垃圾随手乱丢的现象少了,河道又恢复了儿时的清澈。
与半径村河道一样,河源市农村很多河道变得越来越清澈了。这一成果的取得,除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外,还与千千万万为河道整治贡献力量的人分不开,林顶兴就是其中一位。
自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林顶兴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心系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系广大群众生活冷暖,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牢记党恩
推进农村垃圾治理
多年前,农村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河边堆满了垃圾,河水变得混浊不堪。看到儿时戏水的河道不再清澈,林顶兴心里十分着急。
当选市人大代表后,林顶兴立马开展调研,并于2013年提出了《关于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建议》,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垃圾处理制度和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该建议提交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河源市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并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基本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做到了河长体系全覆盖、河长巡河常态化。
林顶兴表示,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如今,农村河道大变样,不仅“路边、河边、塘边”很少见到垃圾,河水也变得清澈了,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心系家乡
助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一名党员,早年在深圳创业的林顶兴,在事业有成之后,始终心系党恩,心系家乡建设。多年来,林顶兴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同时,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大力支持半径村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自2011年至今,林顶兴每年护士节都会到我们卫生院看望医生,捐资表彰优秀医务工作者。”蓝塘镇中心卫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不仅如此,在扩建蓝塘中心卫生院时,林顶兴还为该院捐建了连心桥、两部医院专用电梯、一部救护车和护土服,并捐资定期邀请省级大医院的专家教授到蓝塘镇开展义诊,为百姓看病送药。
由于地形复杂,半径村被一座大山和两条河流阻隔,群众出行十分不便。林顶兴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改变半径村交通落后局面。除上级拨付的配套资金外,林顶兴自筹资金100多万元,支持半径村村道和自然村道路以及衔接邻镇村的道路建设,让40多公里的村道铺上了水泥路。2017年,他筹资120万元,将半径村原本3.5米宽的4公里村道拓宽至5米,全面改善和提升半径村交通条件,为群众安全顺畅出行铺路建桥。
“要致富,先修路。”林顶兴说,之前,制约半径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交通。如今,村里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让村民脱贫致富步伐越来越快。
情牵百姓
听民声解民困暖民心
“村里家庭困难的小孩能考上大学,都是林顶兴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半径村的许多村民特别感激林顶兴,在他们心中,林顶兴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
2008年,一场大洪水将半径村两座桥冲毁,群众出行受困。林顶兴第一时间与上级交通部门联系,争取立项重建,并自己承担建桥配套缺额资金80多万元,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多年来,无论是捐资建校、修路,还是捐资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林顶兴都在努力为家乡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生产条件。在他看来,群众的呼声就是人大代表努力的方向。他表示,今后将继续履职尽责,广泛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诉求,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贴心人。
(本报记者田红秀通讯员吴贺敏)
新闻推荐
昨日,河源市“5·20”系列经贸活动在江东新区举办,一大批项目集中签约、奠基、动工、投产,标志着河源市再一次掀起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