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挖出宝?“龙蛋”变石蛋 赣深高铁河源段工地发现数百枚形似“窝状恐龙蛋”的石蛋 经专家鉴定实为结核石
现场:数百枚“石蛋”嵌在砂砾岩层里
据河源恐龙博物馆馆长杜衍礼介绍,该馆接到赣深高铁河源江东新区一工地负责人的报告电话,称其施工队员在江东新区临江镇山下岭高铁285段第六灌注桥墩工地的护坡中间,发现大量形似恐龙蛋化石的窝状“石蛋”。因为高铁工期紧,挖掘渠道半坡需要覆盖垫实,因而邀请该馆化石研究工作人员及时鉴定,以便做好工地临时保护工作。
杜衍礼称,该馆接报后,立即指派馆员黄华乐等人驱车赶往现场勘查“石蛋”。到达工地现场后,黄华乐等人与施工人员一起爬上护坡,发现嵌在岩石层形似恐龙蛋化石的“石蛋”,其蛋状球体表面有花纹,且布满粗细不一的条纹,每枚蛋状球体大小形态不同,排在一起的蛋状球体呈窝状分布,部分蛋状球体外壳破裂,外层酷似鸡蛋外壳,内质则像煮熟的蛋黄形状,如果不认真辨别细看,这些“石蛋”确实酷似窝状“恐龙蛋”。
该馆工作人员经对现场已挖取多枚石蛋散体研究,结合现场周边矿物质的分析,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原恐龙博物馆馆长、恐龙蛋化石鉴定专家黄东鉴定,初步认定这种外表形似“恐龙蛋”的球体“石蛋”,是经过热力烘烤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结核石,并非“恐龙蛋化石”。
黄东称,结核石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地质环境,它记载着河源古气候、古地理以及古代地层演变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杜衍礼告诉记者,由于发现的结核石数量多,鉴于其科考价值和赣深高铁的建设,该馆工作人员当天提取了10余枚“结核石”,作为地方地质的科学研究使用以及在河源恐龙博物馆展出,今后将提供给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辨别和观赏。据悉,为加快赣深高铁河源段的桥墩建设进度,现场挖出的其余“结核石”昨已被施工人员悉数回土填埋。
“恐龙蛋”与结核石的区别
黄东称,分辨结核石和恐龙蛋化石,首先要看当地的地质条件是否符合生成恐龙蛋化石的基本要素。“河源具备恐龙蛋化石的形成条件,因此关键是对两者进行区分。”黄东说。
结核石:
其形成可能是远古时代的一块石头,在滚动过程中粘上了松土,后由于地质运动和挤压形成类似蛋的结构;其形成于距今2.5亿年至5.4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也称为“铁胆石”。
“结核石”的形成多数在河流中的砂砾岩层完成,同一处地方也可形成大量“窝状”结核石。它的外形有点像鸡鸭蛋,这才有人将它误认为“恐龙蛋化石”。
恐龙蛋化石:
形态有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等多种形状,化石的大小悬殊,可呈窝状产出,排列有序,蛋壳的外表面光滑或具点线饰纹,“恐龙蛋”的表面有一层指甲厚、略带线纹的光洁皮壳,敲一块皮壳拿至鼻前可闻到一股淡淡的鱼腥气味。
从岩层看,“恐龙蛋”一般嵌在红砂岩层。
黄东表示,“恐龙蛋”放在10倍放大镜观察,可肉眼看到细密的网状龟裂纹,蛋壳内部比较疏松;而结核石则质地较实,肉眼无法看到细密龟裂纹的“蛋壳”。
新闻推荐
河源市正德中学八(4)班刘梓钦指导老师杨薇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已是暮春了。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忽然想起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