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政策效应 振兴实体经济

河源日报 2019-04-24 07:56

□郝晓楠

近日,河源市频传有关实体经济的利好消息。在15日召开的全市金企对接授信活动上,市各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授信达到1603亿元。日前,河源的“实体经济新十条”又重磅出台,送出33个政策“大礼包”,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连番行动,充分释放出市委、市政府全力扶持实体经济的信心与决心,对于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具有重要意义。

“实干兴邦,实业救国”。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就会越强。今年是河源振兴发展提效破局之年。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要实现振兴发展提效破局,振兴实体经济是关键中的关键。

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近年来,河源市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生产成本提升、发展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偏低、动力转换滞后、融资困难重重等因素叠加,导致一些企业减产或停产,给河源市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振兴实体经济,不仅需要企业树立信心,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更需要党委政府打好政策和服务“组合拳”,与企业一同共度时艰,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细数此次河源市出台的“实体经济新十条”,可谓亮点纷呈,十个方面的33项政策,涉及减税降负、财税金融、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指向精准、具体实在,条条都有“真金白银”。一条条实打实的政策、一项项看得见的实惠,凸显了党委政府扶持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坚定决心,有效提振了企业扎根河源发展的信心。

不过,政策出台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振兴实体经济,关键要放大政策效应,释放政策红利。首先,要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出台的政策万不能束之高阁,而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向企业决策层进行面对面宣传阐释,提高企业决策层对政策的知晓度和使用度。其次,要精准施策、切忌“大水漫灌”。要不断提高政策实施的精细化水平,确保33项政策精准到企业、精准到问题,做到靶向治疗、有的放矢,真正让好政策及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三,要把“保姆式”服务“送上门”。坚持“基层吹哨、部门报到”,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对政策实施效果、服务企业情况进行评估调查,及时修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政策是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好的红利。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和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支持政策的叠加效应,形成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良好氛围,努力争创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新优势,为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因改革而生 因改革而兴 改革精品落地开花 观湖人民共享成果

观湖以改革创新思维,推出协同共治平安建设模式。龙华新闻记者陈建华摄观湖街道以改革创新精神走出一条古村保护与文化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