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道重焕生机助力乡村振兴

河源日报 2019-04-17 08:02

□李文俊

4月13日,2019粤赣古驿道(东源双江段)大型徒步系列活动在东源县双江镇举行。粤赣古道河源段,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副产品吸引了大批徒步爱好者前来体验。据统计,当天双江镇吸引了1500多名徒步爱好者参加,有1000多名来自市外,可见河源粤赣古道在省内享有一定知名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中原与岭南之间,横亘着一道道崇山峻岭,常被称为“五岭”,粤赣古道位于其间,是连接起粤、赣两省的一条通道,是广东千年文明史的活化石,衍生出许多优秀的岭南文化,让岭南不再是“蛮夷之地”。现在,位于河源的粤赣古道,涉及河源市东源、连平、和平三县11镇。

随着全域旅游和户外徒步运动兴起,河源市各地通过保护、修护自然地理路径,整理、挖掘沿途风俗文化,古道重新焕发生机,既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态产品,也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动力。但是如何整合全社会资源,活化利用好粤赣古道,做到以道兴村、借道腾飞?要把握好这样三个关系:

一是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关系。都说粤赣古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到底有多少历史文化家底?时事变迁,沧海桑田,即使熟读古籍方志,恐怕现在也难说清楚。因此,建议开展粤赣古驿道沿线地域文化和特色调查,完善沿线村落沿革记录,建立粤赣古道普查数据库,搞清楚粤赣古道有多少历史文化家底。在这个基础上,设立专家委员会甄别,哪些家底只能进博物馆、进史籍?哪些家底可以活化利用、怎么利用?形成全市一盘棋,而不是各地各自为政,匆忙着手。要认识到活化的现实意义和综合效益,避免顾此失彼。

二是沿线景观建设与生产生活发展的关系。粤赣古道沿线景观建设,不仅仅是历史遗存修复,不仅仅是沿途基础设施,还要同步考虑实用性,集中力量务求取得实效并同步考虑方便古道周边百姓生活和提升生活品质。

三是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河源大地散落着许多无人知晓的古道古村落,古道沿线湖光山色、林木秀美,要让它们成为遗产流传千年,关键是把开发与保护两者的冲突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也就是说,不是无节制地开发旅游业,而是根据古道沿线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和区域环境保护能力,做好景观建设总量、游客总量、住宿餐饮服务总量的控制。当前,各地发展乡村民宿的积极性很高,需要加以规划引导,尤其要注重控制古道沿线乡村民宿总量。通过规划明示、监督实施,确保旅游发展建立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

古道活化给乡村带来发展机遇,激活了农村闲置资源,也促进了城乡之间人才、资本等要素流动、融合。笔者相信厘清好粤赣古道活化利用的关系,必将让人“流”入乡,让钱“流”进村,让道“活”起来,激发起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东源县米湖种养专业合作社挂钩帮扶贫困户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新闻追踪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曾焕阳)记者昨日从河源市东源县政府获悉,曾被《广州日报》多次报道的东源县“葛根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