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船塘黄沙村 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

河源日报 2019-02-28 07:34

东源县船塘镇黄沙村贫困人员在党员陈伟东经营的果园里务工资料图走进东源县船塘镇黄沙村,市委外办驻村第一书记廖海林遥指远方的一处山林说,这是村里党员创建的黄沙村木棉花生态观光园基地,去年10月至12月的开花时节,就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了黄沙村旅游产业发展,入股的贫困户也能从中分一杯羹。

东源县船塘镇黄沙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98人,全村有党员76人。廖海林说,自2017年开展“抓党建强治理促脱贫示范村”创建工作以来,村党支部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出台了党员挂钩联系贫困户制度,评选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产业发展带头党员,着力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解决村内矛盾和环境卫生等问题。

结对帮扶贫困户

贫困户廖泽生致力发展种养业。与其结对帮扶的党员廖健说,主要是帮助他制定脱贫发展规划,在村里种植板栗,养牛,发展腐竹加工,帮助销售豆腐、腐竹等农产品,帮助他和家人购买社会保险,资助孩子上学等。廖泽生说,他以前在市区打零工,收入低。自从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他就在家发展种养业,家庭人均年收入从3800元提高到1.1万元。

据介绍,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黄沙村党支部制定出台了党员挂钩联系贫困户制度,要求每名党员挂钩联系1户贫困户,每年慰问贫困户2次以上,帮助解决1个到2个实际生产生活问题。廖海林说,实行该制度,旨在让党员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加大抓党建强治理促脱贫助振兴的力度。

黄沙村为了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提升政治建设水平,通过上党课、支部学习会,专题学习培训等方式,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从体现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增强党组织在决策时的话语权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巩固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健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规章制度,推动了党内工作规范运行。

党员做脱贫致富领路人

黄沙村木棉花生态观光园基地由党员朱国强创办。据介绍,该基地还成立东源县领航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地102亩,集有机绿色农作物种植、特色养殖、农产品销售、观光旅游、农家餐厅于一体。去年10月至12月,基地木棉花开、落英缤纷,每天吸引大量游客特别是珠三角的游客前来观赏,在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朱国强和其他贫困户带来了收益。

廖海林介绍说,为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黄沙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初,经村党支部与驻村工作队商议,结合黄沙村实际情况,确定2名发展产业愿望强烈、有一定号召力和组织能力、且能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党员作为产业发展带头人,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为其选定产业项目,制定发展计划。

去年7月,村党支部与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决定投入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27万元,采用“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旅游”经营模式,吸收有劳动力的19户贫困户入股东源县领航种植专业合作社,每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收益2000元,可连续5年分红。同时,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就业和农产品销售问题。

2016年10月,村党支部与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决定成立东胜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由党员陈伟东牵头经营;由深圳盐田区帮扶单位投入20万元,创建东胜生态百香果产业精准扶贫基地30亩。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公司”的方式运营,动员44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平均每户贫困户每年分红1200元,可连续5年分红。

打造文明和谐美丽黄沙村

廖海林说,为了营造村内发展环境,将黄沙村打造成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村党支部把加强村内社会稳定当作一切工作的重点,注重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为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不管是群众主动反映的问题,还是支部委员了解到的矛盾,党员干部都会想方设法解决。同时,成立调解矛盾工作队,把村干部作为调解矛盾纠纷的第一梯队,明确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3名“两委”干部是调解纠纷的主要责任人,76名党员、33名村民代表是调解队的成员,把“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三点连成一线,负责协助调处村里的矛盾纠纷。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村党支部发挥桥头堡作用,带动全村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由党员干部带头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垃圾,同时走进家家户户宣传环卫整治工作意义,在全村形成了“黄沙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将全村划成4个区,每名村“两委”班子成员负责一个片区,每名党员负责6户农户,重点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公路沿线、村道等处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每周一下午还开展清洁卫生党群志愿服务行动。同时,投入300多万元对村道进行硬化,投入60万元安装LED路灯230盏。制定出台了门前“三包”制度,村委会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农户责任。配备密封式垃圾收集桶100个、环卫人员4人,采取“户集、村收、镇运”的联动方式,确保村内垃圾不过夜。(本报记者曾俊霖)

新闻推荐

忧!东源上莞一女村民离奇与家人失联

○本报讯记者苏勇军17日,东源县上莞镇中心村村民陈国流向本报记者报料称,他老婆莫梅英在2月2日早上骑着摩托车上山挖五指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