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人大代表陈国富 引领农村青年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作为企业家,他大胆创新,大力发展种黄栀子、稻田养虾等新颖产业,是同行业中的翘楚;作为人大代表,他热心为民,积极履职,反映农村创业青年困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谋划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他,就是市七届人大代表陈国富。
干事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朋友眼中,陈国富是出了名的“爱折腾”,净干些“不可理喻”的事。2011年,在大部分农村青年都选择往大城市发展时,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却选择了回乡创业。这是因为他此前一次回乡探亲时,看上了在当地被称作“黄果”的黄栀子。
回到家乡后,陈国富把在村民眼中再平常不过的漫山“黄果”当成宝贝种了起来。由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种植黄栀子,加上黄栀子的经济价值较高,陈国富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陈国富的成功,让当地不少青年看到了商机,很多村民陆续返乡种植黄栀子。同时,当地政府也鼓励农户通过种植黄栀子,发展相关旅游产业等促进脱贫致富。陈国富说,一大帮年轻人返乡种植黄栀子,让留守老人和儿童得到了照顾,这是黄栀子结出的又一朵花。
黄栀子种植刚刚上轨道,陈国富又把小龙虾养到了稻田里,并带动农户走上了稻虾综合种养致富之路。目前,和平县以陈国富创办的广东七叠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在林寨镇开展“虾稻共作”生态养殖模式,合作农户遍及林寨镇及周边乡镇共10多个村,其中贫困户有300多户,极大地带动农户实现增收,大大助力了精准扶贫工作。
勤履职:为民代言服务百姓
回乡创业初尝甜果,让陈国富更加坚定在农村带领更多青年创业的信心。不过,他同时也感受到农村青年发展农业面临的一些困境。“乡村要振兴,资源、资金、人才都缺一不可。”陈国富说,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将人才留在家乡,才能将产业做大做强。因此,如何让更多的青年留在家乡或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基础,成为了陈国富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担任市人大代表后,陈国富更是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从此,陈国富的身影常常出现在田间地头或农户家里。一方面毫无保留地向农户传授种养技术,带动他们发展种养业,另一方面深入各村,积极向农户特别是年轻人解读当下与农村青年创业相关的惠农助农政策,帮助他们建立创业信心,引导他们用好政策积极创业,甚至手把手教他们填写申请材料或亲自为他们整理申请材料。
在与农户的“亲密”接触并多次走访相关部门后,陈国富收集了大家关于农村青年创业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加大农村创业青年扶持力度的建议》,希望政府从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农村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更多的农村青年创业,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陈国富说,只有产业得到发展,才能更好地将青年一代留在农村,才能实现乡村发展的持续性。
陈国富的建议,得到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各级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引导鼓励河源市农村青年大胆创业。
履好职:助力乡村振兴
进村走访,是陈国富近几年来的日常工作。家人笑他“不务正业”,身为一名企业老板,却天天往农户家跑。担任人大代表后,陈国富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心中不仅要有“小家”,更要装着“大家”。
“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是一种责任。”陈国富说,他将谨记代表职责,一方面做大做强自身企业,当好乡村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争做扶贫践行者,讲好政策,鼓励更多的农村青年创业,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道路;另一方面履职尽职,继续通过深入基层和多方走访调研,听取群众意见,把农村农业发展特别是农村青年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沟通,当好沟通桥梁。同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扩大关注范围,呼吁政府加强对古村的保护和非遗项目的申报,推动古村落保护工作,让非遗文化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本报记者谢少娜通讯员陈伟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燕琴通讯员罗珊日前,省科协公布了2019——2023年“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名单,位于河源高新区的广东红棉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