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 欢度元宵佳节 河源市学校元宵节活动精彩纷呈

河源日报 2019-02-21 07:37

前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当天下午,河源市各学校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闹”元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欢度元宵佳节。记者在市二小、市三小看到,学校根据中、高、低年级的实际情况,通过举办说元宵知风俗、诵唱元宵、制作花灯、包汤圆、猜灯谜、赏花灯等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在玩乐中了解元宵习俗,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做花灯猜灯谜

传统文化学起来

昨日的市三小显得格外喜庆,走廊、教室里都挂满了花灯,犹如一个红色的海洋。在学校花灯集中展示区,300多盏花灯随风舞动,花灯下洋溢着数百张写满兴奋的笑脸。“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学生们正三五成群地穿梭在花灯间,或仰起头,或踮起脚尖,或伸长脖子,认真地阅读系在花灯底下的谜面。他们时而皱眉思考,时而低声讨论,时而欢呼尖叫。“我猜出1个了。”“我已经猜出3个了。”猜出谜底的学生兴奋地奔走相告,呈现一派喜庆欢乐景象。

市三小老师告诉记者,挂在校园里的3000多盏花灯,是学校每一位学生及其家长的劳动成果。记者看到,花灯大多以“红包”为原材料,经过学生和家长奇思妙想的制作,制成了造型各异的花灯。除了传统造型的花灯外,还有小猪等造型花灯。该校二(5)班学生钟炜晴的作品就是一盏“猪”造型花灯。看着自己的作品,钟炜晴开心地告诉记者,这盏花灯是自己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的,花灯创意是妈妈的,爸爸负责猪身体部分的制作,自己则负责猪眼睛、猪嘴巴和猪尾巴的制作。钟炜晴说,制作花灯很有意思,不仅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了解花灯知识,一起制作,还可以在学校进行展示,是件开心的事情。希望学校以后多举办这样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

跟钟炜晴一样,市二小二(5)班学生刘镕蜻昨天也做了一盏花灯。不同的是,她的花灯是在学校跟自己的同学共同完成的,而且,她还当起了“小老师”。当天,刘镕蜻与小伙伴分工合作,有的折利市袋,有的撕双面胶,有的负责粘贴,在顺利完成花灯制作后,孩子们开心地举起花灯,大声喊道:“我们完成了,元宵节快乐!”孩子们说,虽然花灯没有市场上卖的好看,但是亲手制作的是最珍贵的,要把这盏花灯送给最喜欢的老师。在市二小,除了做花灯赏猜灯谜外,四年级和六年级的部分学生还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包起了汤圆,虽然最后的“战果”或大或小、或扁或尖、或圆或长,双手及脸上也沾满了面粉,但孩子们依然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并开心地将亲手包的汤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记者看到,除了做花灯、猜灯谜、包汤圆,不少学校还通过PPT、有奖问答、诗朗诵、快板表演、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对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传说、元宵节的习俗等有了更深的了解。

以活动为载体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如果不是和孩子一起做花灯,也许这辈子我也不会做一次花灯。”市三小一学生家长说,这些年,通过孩子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他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该家长说,如今的孩子对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了解得一清二楚,反倒是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多开展传统文化活动非常有必要,可以让孩子多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多了解传统文化。

记者从各学校了解到,近年来,河源市各中小学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每逢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学校都会精心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感知、熟悉传统文化。各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的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好传统节日教育,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帮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参与中探究节日民俗文化内涵,感受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同时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延续。各学校表示,今后将继续将传统文化元素渗入到教学工作中,并将其与育人理念相结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未成年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使民俗文化之根更牢固地根植在学生心中,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

(本报记者谢少娜冯晓铭)

新闻推荐

高新区2企业获评省科普教育基地

○本报讯记者邓燕琴通讯员罗珊日前,省科协公布了2019——2023年“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名单,位于河源高新区的广东红棉乐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