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人民医院创新思维谋发展 打造粤东北部区域医疗中心

河源日报 2019-01-30 07:54

■市人民医院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成为河源市医疗界的标杆。■市人民医院博士工作站,提升了医院核心竞争力。■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实施的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手术,解决了患者腰腿痛大难题。■日前,市人民医院正式挂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018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二届粤东北地区脊柱脊髓损伤论坛”在市人民医院举办。日前,市人民医院正式挂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在岗的2名博士首批进入博士工作站,此举意味着该院实施“人才兴院、科技强院”战略取得了新突破,医院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市人民医院紧紧围绕“卫生强市”要求,创新思维谋发展,以建设现代高水平三甲医院,打造粤东北部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全面推进医院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促进医教研协调发展,为实现广东省“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推动河源建设“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提供强有力的医疗卫生保障。

◎人才立院,实现综合实力大提升

人才是发展之本,更是医院工作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市人民医院在两届领导班子的努力下,全面推动医院加强与高校、省级医院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如挂牌成立暨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暨南大学附属河源医院,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建立转化医学实验室等。

该院设立人才基金40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博士及学科带头人,加强人才培训,目前已成功引进博士3名,且两名博士已到岗上班;招聘硕士生9名,副高职称1名,聘用高级职称17名(正高职称3名)。

市人民医院对绩效分配方案进行了较大改革。优化和加强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将医疗质量与绩效考核结果相挂钩,待遇向临床一线、临床骨干和专家及高风险技术岗位等倾斜,重点提高了技术性项目的绩效奖励标准,明显提高了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该院实行定岗定编、职称评聘改革。按照全省岗位设置管理有关控制目标要求,对全院各个岗位进行了科学合理设置。针对职数有限的实际情况,医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对临床医技专业增加后备职数,扩大了职称上升空间。

目前,市人民医院在职职工15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43人,具有高级职称249人(其中正高职称55人)、博士学历4人、硕士学历89人。

◎科技兴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市人民医院多措并举,促进科研创新。

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通过加强与高校、省级医院合作,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等工作上取得了新的发展。2018年12月,市人民医院正式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成为吸引、集聚青年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可有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努力搭建科研和教学平台。市人民医院为提升科研和教学能力,拟建立的医学转化实验室、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等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进入基础建设阶段。探索柔性引进高端科研团队的方法和路径,正与暨南大学及附属第一医院部分科研团队进行洽谈。

设立科研基金200万元。该院通过科研立项和资助的方式,大力促进科研水平提高,推进学科建设。据统计,2018年,市人民医院获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3项;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2项;省卫生计生适宜技术入库项目申报1项;完成2017年度卫生计生适宜技术推广7项;获批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17项;发表论文74篇,其中SCI论文2篇,北大核心期刊3篇,CSCD1篇。

◎管理治院,医院业务稳步提升

挂号要排队,就诊要等候,但这些如今在市人民医院都不是难事。记者从该院了解到,近年来,该院陆续推出了多种挂号方式,其中新媒体预约途径达4种,市民通过电话、网络、微信、自助服务终端机等方式预约挂号,该院实施能在预约时间段内前往医院就诊,大大缩短了就医时间。

在医生开出检查、治疗处方后,市民还可以在自助机上选择微信支付宝或银联卡缴费,随后直接去相应科室做各种检查或到药房领取药物。如有检查项目,还可以在自助打印机上打印检验结果。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媒体挂号方式的推出,是信息化建设与优化服务流程的深度融合,减少了挂号、缴费、拿检验结果的排队时间,既提升了患者就诊满意度,又提高了医院诊疗质量和诊疗效率。

优化服务流程,是市人民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该院始终大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把服务放在管理的第一位,通过增加信息化投入、推行“弹性工作排班”,延时、错峰服务、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等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服务效率,医院业务得到稳步增长。

据统计,2018年,该院门急诊部接诊8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出院46665人,同比增长23.5%;手术18483人次,同比增长25.7%,其中三、四级手术7837人次,占42.4%。售药占比31.1%,同比下降2.66个百分点。

◎品牌建院,医院影响力不断扩大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人民医院不断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尤其是内科大楼建成后,多个学科进入组建科,医院规模得到扩大。随着内科大楼的投入使用,内分泌科、血液科、介入血管心脏外科、烧伤整形科、肛肠科成为独立专科,其中内分泌科和血液科独立建科;全科医学科(老年病科)设立了特诊病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增加了新病区,向亚专科发展。

在组建新学科的同时,该院进一步巩固提升优势专业学科。一方面以优先购买设备和优先培养专业人才为重要抓手,不断巩固和发展现有省重点专科骨科、神经内科;另一方面,根据医院学科实力和发展情况,加大对心血管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的培育力度,将人才、资金向上述科室倾斜,致力打造省高水平专科。

此外,该院鼓励技术创新,全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3项,实施了大弹簧圈替代支架破裂动脉瘤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国产百仁思三尖瓣成形环植入、长节段胸椎管内肿瘤切除术、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手术、脑干血肿穿刺外引流、腔镜甲状腺癌根治、颅神经MR成像等一批新技术项目,使心血管介入术、脑血管介入术、综合血管介入、腹腔镜技术、内镜技术等成为医院品牌技术项目,2018年,该院实施心血管介入手术1226例,脑血管介入手术360例、普外腹腔镜手术超2000例,结直肠癌手术实现全面微创化,胃肠道肿瘤微创手术达100例,甲状腺微创手术达250例,泌尿腔镜手术680例,乳腺微创手术400多例。

◎改革强院,为病人双向转诊搭建平台

2018年11月16日,由市卫计局主办、市人民医院承办的河源市创伤救治中心暨创伤急救专科联盟成立。市人民医院与市120指挥中心等32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建河源市创伤急救服务体系,旨在确保创伤急救机构能作出快速响应、科学调度和高效使用医疗资源。

自此,由市人民医院牵头构建的河源市医联体,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联盟规模已呈现。据了解,2017年9月28日,该院与全市31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部分乡镇、私营医院签订建立医联体协议,建立以医院为龙头的河源综合医院医联体,为病人双向转诊搭建了平台。去年4月以来,该院牵头先后成立了河源市胸痛中心及专科联盟、卒中中心及专科联盟、骨科专科联盟、医学影像专科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及创伤急救专科联盟。日前,该院还与11家基层医院、民营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与各县区医疗机构建立了胸痛中心微信交流平台和卒中中心微信交流平台,共同开展协同救治工作。

据统计,胸痛中心自成立以来,收治胸痛患者94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46例,通过区域协同救治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实施急诊冠脉介入诊疗124人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手术的时间逐渐接近国家认证标准。卒中中心自成立以来,全年开展溶血性神经介入226例,实施静脉内溶栓152例,急诊介入手术的患者38例,平均DNT时间缩短至50分钟,已达到国家认证标准。

市人民医院新技术链接

1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

2018年3月底,紫金的小冼不慎被手雷管炸伤右手拇指和食指。由于送院时伤指的骨骼和肌腱外露,软组织已损毁,无法再植。经专家会诊,该院骨一科决定采取分期修复方案,前期对伤口进行清创,进行拇指外展功能重建,并取右边游离股前外皮肤,对缺损的区域进行皮瓣修复;待伤口愈合后,二期进行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并用“瘦身”后的右踇趾,成功再造了患者的右手大拇指。

如今,这个从脚上“搬家”到手上的拇指成功“安家”了,小冼的伤口也渐渐愈合,经过锻炼,具有伸、屈、对掌及捏握功能。据悉,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实施的这例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将患者的脚趾甲、皮肤、神经移植到受损的右手拇指并存活,恢复了原有的外观和功能,在河源市尚属首例,填补了该领域技术空白。

2CTO病变介入治疗

家住市区的古先生多年来一直为胸闷、气短所扰,后被确诊为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其中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CTO病变)、左回旋支近中段狭窄95%、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90%。古先生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了两次介入手术,顺利开通了3条血管,恢复正常生活。

CTO病变是指冠状动脉持续闭塞的时间大于3个月的病变。由于闭塞时间长,且经常合并钙化、迂曲,手术过程中难以找到闭塞的血管通路,即使找到通路后,钢丝导管过去了,但需要扩张的球囊也有可能放不进去,所以开通难度大、手术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被称为冠脉介入领域“尚未被攻克的最后堡垒”。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自2017年开展此类手术以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已为数十位CTO患者开通慢性闭塞血管,为冠心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办法,这也标志着心血管内科在CTO介入领域的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

3脑干出血穿刺外引流术

脑出血属神经外科急危重症之一,而脑干出血是最凶险的部位类型,一直被认为是手术禁区,一旦发病,几乎被医学界判“死刑”。2018年初,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位脑干出血患者实施河源首例脑干出血穿刺外引流术,填补了此类患者手术救治的空白。

这位急性脑干出血患者被送到医院时已陷入深度昏迷状态,脑干出血量约18毫升,病情十分危急,死亡率高达九成。经会诊,神经外科的医务人员通过方体数字化脑内血肿三维定位原理,确定脑干在颅骨两侧的投影,确认从后脑表面穿刺点进针,终于置管成功,精准地引流出暗黑色的积血。

据了解,术后第一天,这位患者已恢复自主呼吸,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3天,脑干血肿已基本引流出来,拔除了引流管。如今,患者正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4NOSES技术

2018年初,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完成了一例微创中的微创技术——NOSES术。74岁的患者黄女士因患结肠癌,接受了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NOSES)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切口创伤。

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上的疗效已经得到认可,但美中不足的是,术中还需要开一个3到5厘米的辅助切口,用于肿块标本的取出。相比之下,NOSES术将切除的结肠病变标本从肛门取出,腹部无辅助切口,术后腹壁仅存留几处微小的戳卡疤痕,最大程度做到了微创。

据悉,该技术的成功使用,为河源地区的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手段。术后第一天,患者就恢复排气,开始饮水,第二天即吃粥半流饮食,并可下床活动,已顺利出院。

组稿:彭冲吴拓吴珊摄影:冯晓铭

新闻推荐

海南今年将部分实施自贸港政策

新华社海口1月27日电(记者吴茂辉、刘邓)记者27日从海南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获悉,2019年,海南将抓紧自贸港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