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幕后人 本报记者采访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奠基人刘宇辉
②对于许多乘坐飞机的旅客,飞行安全有刘宇辉团队的功劳。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奠基人刘宇辉。
随着春节临近,各地机场迎来出行高峰。1月21日春运启动以来,南航每日执行的航班在2000班次上下,日均运送旅客约30万人次。为了保障广大旅客安全顺利出行,每天都有无数南航人在坚守岗位,其中更是有许多不为旅客了解的“幕后英雄”。
1月25日,记者走进南航机务维修控制中心大厅,看到南航机务工程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宇辉和一线工程师们站在大屏幕前,密切关注着南航航班传回的数据。
据了解,刘宇辉带领着团队成员自主研发我国第一套自有知识产权的“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这套系统可监控南航所有正在执飞的飞机,实时了解飞机运行当中的所有情况,确保旅客安全、便捷地抵达目的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妍通讯员南宣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旭阳
大屏幕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种不同的小点,每一个点就是一架正在空中飞行的南航飞机,不同颜色代表着飞机不同的健康状态。“绿色代表飞机在地面健康状况良好,蓝色代表飞机在空中健康状况良好,黄色代表飞机出现了警告信息。”刘宇辉说:“凡是在屏幕内显示的飞机,我们都能通过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直观地看到它的"健康情况"”。
南航机务工程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宇辉是这套“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的研发者。昨日,他在机务维修控制中心大厅向记者分享了这套系统背后的研发心路。
过去,中国民航的飞机都是采用事后维修的方式,等飞机落地后才开始进行检查和维护,不仅耗时耗力,对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数据也无法监控。在这种背景下,更先进的飞机管理系统成为当时迫切的需求。
“当听到"飞机健康管理"这个概念时,我们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刘宇辉说,在2000年,他第一次看到飞机制造原厂留下的两张“飞机健康管理”系统宣传单后,就产生了研发新系统的念头。
致力于“飞机健康管理”研发
早在2000年,飞机健康管理系统刚刚问世。实时监控一架飞机的健康状况,一小时就要20美元,按照一架飞机一天飞行10小时计算,100架飞机,一天就需要2万美元。这仅是使用权,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飞机制造原厂手中。想要自行研发掌握这一高端技术,难度超乎想象。
当年,连电脑都还未普及,飞机飞行数据的传输和应用对当时的中国民航来说是一个完全空白的领域,这些都让研发之路显得困难重重、无从下手。为了找到入门诀窍,刘宇辉翻烂了一本本厚重的与飞机数据相关的原厂手册和几乎所有原版飞行数据链资料,想要从中破解“飞机语言”与人类语言所对应的“译码规则”,建立起系统初始模型,而这一翻就是三年。
三年间,刘宇辉及其团队还经常穿插在飞机可靠性、发动机性能、工程支援的现场,与经验丰富的机务工程师们一起实践故障排除,从中研究飞机数据的传输原理。
万米高空的飞机不再是信息孤岛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以南航波音777为原型的“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上线了。
这意味着,发动机性能监控的工程师和飞行员再也不用每日大量地人工录入数据,通过“远程诊断”系统就可以自动获取飞机的飞行状态和故障信息。
波音777“远诊”模块的投产无疑是开创性的进展,然而对刘宇辉团队来说,后续机型的远程诊断系统开发,并没有因此“顺理成章”。“远诊”系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引入一个新的机型,就意味着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开发,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更新,升级开发的工作就得继续下去。
2004年,为了解决波音747飞机数据频繁掉包的问题,刘宇辉和他的团队在半年时间里,往返飞机执管基地深圳十多次。时值盛夏,机库温度高达40几摄氏度,刘宇辉和兄弟们就蹲在没有空调的飞机驾驶舱和电子舱中调试设备,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衣服全部湿透了,汗一直流到裤脚。
“远程诊断”兼容全部南航飞机
2006年4月19日,具有南航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属国内首创。
有了原型系统只是第一步。截至2018年底,南航经营的飞机包括波音787、777、737系列,空客380、330、320系列等型号客货运输飞机超过800架,也是中国唯一运营空客A380的航空公司。这些客机的数据处理系统更为庞大而复杂,由于每种飞机机型的电子元件和计算机系统都有所不同,有些机型还来自不同的制造商,给系统处理实际问题增加了难度。
根据每种机型,刘宇辉带领团队搭建了不同的系统模块。如今,南航“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已能兼容包括B787、A380等的全部南航飞机,拥有多项独有技术,属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每年至少能节省数十万美元的技术服务费。
春运面孔
新春走基层
值班员:有些话一天要说一万遍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卢梦谦通讯员杨鹏、石智慧)2019年春运正在进行中,广州北站为京广线上中间站,而作为行车指挥中心的信号楼,在春运更显繁忙。
当走进它的时候,瞬间就被各种电话铃声及对讲机里发出的讲话声“淹没”,墙上“立岗落标安全可控”的警示标语特别醒目。20台液晶显示屏按前后顺序错落布置,屏幕上显示着本站及相邻两个车站的站场、股道示意图,密密麻麻的列车不停地闪烁着。
1月21日上午11时30分,车站值班员罗智鹏左手刚放下挂断的座机电话,右手还紧紧地抓着与调度联系的调度台讲话筒。他身后的调度台里不断地传来声音“临客开行较多,各站加强组织,确保正点……”“客车3064次旅客乘降完毕没有?”
在罗智鹏联系客运广播室的时候,另一台闭塞电话里响起了尖锐的铃声,是相邻的郭塘站打过来的,与此同时座机也叮铃铃地响个不停,还有电台里应答声此起彼伏。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形容车站值班员的日常工作,再贴切不过了。这已经不是点对点的单线联系了,这是一场说开就开的运输组织会议,就这些简单又重复的话,每个班都要说近万次!”正在信号楼盯岗的行车安全员罗英聆打趣地说。
“要不间断地盯控进路、信号,决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客车更不能因为个人原因造成晚点,我们要不断地指挥列车运行与调车作业,才能确保旅客列车安全正点。”罗智鹏说。
高铁司机:练出6块腹肌和马甲线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卢梦谦通讯员严冬、陶蔚、姜利康)408万公里,全路安全行车公里数的第一。48岁的倪伟平,拥有6块腹肌和马甲线,体脂率常年保持在7.8%,没有一根白头发,很难相信这是个48岁的高铁“老司机”了。
倪伟平自1971年出生就在铁路边长大。他驶过的408万公里安全公里数相当于绕赤道100圈。创造这个纪录非常艰难——对于行车安全,广州机务段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只要触犯其中行车条例,之前的安全纪录将全部归零。408万公里,对于有些机车司机来说,可能是毕生难及的梦。
408万公里的秘诀是什么?“自律带给我自由!”倪伟平倒出了健身运动的真谛。“不喝酒、不抽烟、不熬夜、不消夜、不油腻,随身携带健腹轮和握力器,身体好了,开车就不会出问题,身边同年龄段的人根本没法比。”倪伟平自信地说。
不过,春节里的倪伟平似乎跟别人有点不一样,因为他害怕过年。他害怕一次次把妻儿“赶回”老家时,听到长者对他的责备;他害怕看到万家灯火通明时,感受到自己身影的孤独。
对于春运工作,倪伟平说:“旅客在这头,家在那头,而我就是他们回家的摆渡人”。“可能身边所有人都说我好,但总觉得家人会说我不好。”倪伟平在接受采访时苦笑着摇头道。
修车人:内燃机车安全运行靠他们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卢梦谦通讯员刘秋岸、董文建)2019年春运,在粤东千里铁道线上,每天都有五六十台内燃机车在“奔跑”。在机车运行的背后,有一群沉默而举足轻重的修车人。
茹德玖是广铁集团龙川机务段检修车间燃系组党员工长、高级技师,主要任务就是检查修理内燃机车联合调节器。
像他这样的幕后修车人,在龙川机务段一共有118人,他们按照专业要求分别对机车的各种零部件进行检查修理,源源不断为春运提供良好的机车上线运行。这些机车担当着龙川至广州、深圳、东莞,龙川至汕头、梅州等粤东多条铁路春运运输任务,机车的安全,全靠修车人一直以来的殷勤维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小玲1月13日,黎咀镇满东村发生了这样一件感人的趣事:两条蟒蛇因偷吃农户养殖家禽被抓获,当地群众不仅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