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人大代表曾令钢 为农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河源日报 2019-01-17 07:38

市第六、七届人大代表曾令钢有个昵称——“柠檬大王”,他率先在河源种植柠檬,发展柠檬产业。身为农业界的人大代表,他一直关注河源科技农业和乡村教育工作,努力为河源农业注入科技力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他带头建设乡村优质小学,致力于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化优质教育,推动河源乡村教育发展。

推动河源农业发展

2005年,在外闯荡20余年的曾令钢看中了家乡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立了河源中兴绿丰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兴绿丰),干起了农业。通过一番调研,他带领团队,在东源县顺天镇灯塔盆地开发了5000亩柠檬种植基地,填补了河源种植柠檬的空白。

当年,用传统方法种植的柠檬抵抗病害能力差,一有病害就死一片。这让曾令钢意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科技之路。于是,他创新了柠檬大棚网室免耕栽培技术,令柠檬的挂果期由传统的3年提早到2年,丰产期由5年缩短至3年,大大推动了柠檬产业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河源农业要实现快速发展也在于科技。对此,曾令钢深有体会。他说,他带领的团队一直在探索科技兴农路径,希望为河源农业发展提供经验,这也是他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该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多所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并与省农科院果树所、蚕业与农产品加工所三方共建了河源市国柠现代农业研究院,专门致力于柠檬产业的研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作为一名从事农业的人大代表,我一直关注科技农业,希望能为河源农业发展做点事,实现科技兴农。”为此,在履职期间,曾令钢提出“关于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促进乡村产业经济”的建议。在他的带领下,其公司正在建设柠檬田园综合体,旨在将自然风光、农事活动、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同时,该综合体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为基础,推动农场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户增产增值,助力河源乡村振兴。目前,曾令钢致力发展的柠檬产业已带动省内外农户4000多户种植柠檬,户均年增收2600余元。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曾令钢认为,这对于河源农业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河源农业应乘势把品牌打响、把品质做优,让河源农产品走向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大市场,他将带领自己的团队,争当河源生态农业和科技农业的“排头兵”。

为乡村教育发展鼓与呼

和平县阳明镇书塘村历书小学校园里,“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化优质教育”“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等标语引人注目。该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让人很难看出这是一所乡村小学。1995年,曾令钢牵头出资兴建历书小学,解决了当时历书村及周边村小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的问题。为了提升历书小学的办学质量,2013年,曾令钢牵头促成历书小学与市二小结对开展互助教育;为支持历书小学购置教学设备,奖励学校优秀师生,他出资成立和平县阳明镇历书奖教奖学互助教育协会,设立教育基金。

像历书小学一样,很多乡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多年来,曾令钢一方面出资支持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帮助乡村学校提升教学质量。2012年当选市人大代表以后,他先后9次走访教育部门,多次到河源市各乡村小学调研,并在市“两会”上提出“加大山区教育教师人才和资金投入”“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化优质教育”等建议,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

担任两届市人大代表以来,曾令钢尽责履职,不忘“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为河源发展鼓与呼。“人大代表这个称号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所在,是一个履职平台,意味着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曾令钢表示,将继续当好人民的“传声筒”,为老百姓发声,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本报记者张平通讯员陈伟勇)

新闻推荐

丁红都会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冯长根一行 积极牵线搭桥助力河源招才引智

○本报讯记者董伟伟昨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会见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协书记处原书记、副主...

 
相关新闻